• 《保守主义》是卡尔·曼海姆1925年提交给海德堡大学的教授资格论文。在这部严谨的著作里,曼海姆以法国大革命以后的德国思想为典型,对现代政治中富有影响的意识形态之一,即保守主义,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本书把概念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从思想方式、与时代的关联性、与自由主义的对立与互补等方面,分析了19世纪早期德国保守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这部知识社会学的典范之作不仅提供了关于保守主义的概念性知识,而且丰富了
    社会学19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讲述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追逐一只奇怪的白兔而掉进了兔子洞,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在那里,她遇见了公爵夫人、柴郡猫、帽匠、三月兔、素甲鱼、鹰头狮……直到最后与扑克牌王后、国王发生顶撞,急得大叫起来,才大梦醒来。这部童话充满了幻想、幽默和诗意,突破了西欧传统儿童文学道德说教的刻板模式,被誉为魔幻、荒诞小说的先驱之作。
    语言文字3.7万字
    5.1万人气
  • 为什么突然间人们都在玩同一款游戏,看同一部剧,穿同一款球鞋?“传染性”不只用于形容疾病,任何一种产品、思想、信息和行为都具有传染效力,可以像病毒一样暴发式传播。量变达到临界水平而迎来质变的戏剧性时刻,就是一个“引爆点”。看似偶然的流行现象,其实有章可循。在《引爆点》中,格拉德威尔剖析了时尚风潮、商业广告、吸烟现象、儿童电视节目等社会流行潮,将“流行”抽丝剥茧,总结为三个黄金法则:个别人物法则、
    社会学16.1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生活的意义消逝,网络游戏成瘾,容貌焦虑,房子成为人生的执念……现代人在意义与虚无、功用与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反复摇摆,在“躺平”和“内卷”中无限循环。这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人类进入现代之后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这本书是对现代人生存现状和情感纠结的观察。书中盘点了15个当下热议的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个体三个角度追溯问题及其根源,把问题置于制度、秩序、文化、传统、习俗的背景下,从社会和时间的长
    社会学13.3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在潘绥铭教授的主持下,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在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三次对中国人的性生活与性关系进行了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这本书就是三次调查的结果的汇总。本书深刻地揭示出,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中国人的性生活与性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有一些很出乎人们的预料。本书囊括了“全性”(sexuality)的几乎所有方面,分为多个专题进行论述,不仅包括18~61岁的中国人的性
    人类学30万字
    5.1万人气
  • 《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是雷蒙·阿隆在冷战初期,针对当时法国特别是法国知识界的情况而作的一本法国人反思法兰西病的著作。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作者对偏爱走极端的法国知识分子本身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是研究法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知识社会学的名著。在许多情况下,深刻的思想往往采取片面的姿态,左派的作品是这样,右派的作品也是如此。所以,即使在时过几十年之后,我们再来阅读阿隆的这部著作,仍会为其
    社科总论21.7万字
    5万人气
  • 当今世界中,性无处不在。但它为什么能决定我们究竟是谁呢?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性存在,我们的性存在又是如何塑造了我们?我们对于性的态度因为女性主义、宗教和艾滋病病毒发生了哪些改变?《性存在》这本性学小百科不仅讨论了上述问题,而且探究了性规范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当今围绕性和性存在的主要争议,特别是女性主义、恋童癖、同性恋政治、性教育、优生学等概念。
    社会学7.9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通过对北边六镇豪帅群体社会地位在北朝演变的考察,就北边六镇暴动,尔朱荣集团崩溃,北魏分裂与灭亡,西魏北周关陇集团、东魏北齐统治集团内部关系,杨坚建隋等北朝后期政治史的重要问题,均提出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创新性的观点。为学界深入认识北魏离散部落、孝文帝汉化改革影响、六镇暴动的原因与性质等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途径。
    社会学23.1万字
    5万人气
  • 在本书中,福山沿着三十年前《历史的终结?》一文开启的思考路径,围绕当今的身份政治为政治秩序带来的威胁,阐述了何为身份,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它导致的政治撕裂。他提出,身份不是当代政治催生的新鲜事物,它扎根于人类灵魂中的激情、对尊严的渴求与个体独有的生活体验,随着经济现代化与社会的快速变革而兴起,取代旧的社群形式,成为人们赖以争取承认的方式;它不是恒定之物,也并非必定导致社会的分裂。
    社会学10.7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为解决中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为教师们提出的一百条建议。这些建议覆盖了具体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和如何处理作业这一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如何与家长进行协同教育等问题,还涉及教师如何促进自身发展、提高专业水平等问题,是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师生和家长们的案头工具书。
    教育16.9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广告恶俗?追随名流恶俗?带手机参加聚会也恶俗?到底什么是恶俗?恶俗与糟糕有何区别?跟愚蠢又有什么关系?如本书所说,恶俗就是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却恬不知耻;是餐馆、酒店、电影、电视、大学等各个领域充斥着的虚伪、俗艳和无知;是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本书延续了《格调》的毒舌写法,通过无情的揭露和入骨的批判,展现出现代文明社会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业欺诈时代最大的
    社会学10.3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选取王国维国学思维的经典解读,对历史、美学、哲学、文学、戏曲、古史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大师的角度关照华夏文化,文中处处显现学术之光,详尽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本书是一部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民族学13.4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当下许多人的“中产焦虑”体现为对自身社会地位的关注,以及子女教育这一社会阶层的代际再生产问题,本书从实证经验出发,详尽描述了中国超级大城市中“新社会阶层”的面孔。缓解中产阶级焦虑,从认识这一新社会阶层的产生开始……
    社会学15.3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打工女孩的故事有某些共性。在工厂里你很容易迷失自我,那里有成百上千个背景相似的姑娘:在农村出生,没念过什么书,穷。工厂是做什么的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工作带来的艰难或机遇。打工女孩的命运转折点永远是她向老板发难的时候。那一刻她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迫使这个世界将她视为一个个体。
    社会学16.5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英美学者把它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卢梭的《爱弥儿》并列。杜威不但强于教育理论,而且富于教育经验,把理论和实际贯穿起来,在教育史中既能提出新颖教育哲学,又能亲见其实施之获得成功。可以说,《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理解近百年来美国以及众多国家教育演进的钥匙。
    教育6.5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第二性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
    社会学21.1万字
    5万人气
  • 朱永新倾情作序;李希贵、哈佛大学幸福课沙哈尔教授、斯坦福大学德韦克教授郑重推荐。被公认为美国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连续被两任总统邀请,但拒绝出任美国教育部长的当代传奇教师。无数教育者学习她的教育方式,受她的精神启发和鼓舞。这部被教育界奉为经典的著作在中文版出版前便已感动、激励了众多中国读者,其英文原著长期占据豆瓣教育类图书好评排行榜Top10,评分高达9.2。本书不仅讲述了当代传奇教师马文·柯林斯在
    教育15.1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分“容易读错的字词”“容易写错的字词”和“容易用错的字词”三大部分,每部分内容的开始,都详细地介绍了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介绍了科学的区分方法,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思考和学习方法。每部分的内容中择取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并进行了适当的注释和详细、清晰的辨析,最后还附有例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区分。《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中还穿插一些趣味故事、开拓思维题目和知识解读等内
    语言文字35.2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有目标者:看清当下站位——处于什么位置、从哪里出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遵循卓越之道——知道该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如何去做;成为社会强者——清楚未来方向、对结局成竹在胸、直达心中目标。成功就是一个不断达成目标的过程,不论目标是大是小,是关乎日常还是处于人生节点,每实现一个目标,我们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来自英国首屈一指的目标大师布莱恩·梅恩,用LIFT七项原则经典阐释了设定目标后的一系列蝴蝶效应,并
    社科总论8.5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摄入33磅奶酪、70磅糖,8500克盐,是建议摄入量的两倍。这些物质并非来自餐桌上的调料瓶,而是年销量高达一万亿美元的加工食品的“贡献”。在《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中,普利策奖获得者、调查记者迈克尔·莫斯揭开了背后的故事。莫斯在书中聚焦卡夫、可口可乐、方便午餐盒、菲多利、雀巢、奥利奥、可沛利等食品,考证细致精确、令人瞠目,语言犀利有力、振聋发聩。他带读者来到科
    社会学27万字
    5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