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编委会
前言
政治学研究的层次与视野
政治学将进入一个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适度分家、平行发展的阶段
政治科学研究要注重“两个层次”和“一个视野”
政治科学研究应通过大量的经验性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在观念中重建政治实践、政治发展的“现场”,“再现”政治实践和发展过程
要处理好“政治语言”和“学术语言”两者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回顾与展望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回顾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辉煌成就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未来展望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 怎样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哪些基本理论观点
三 怎样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
四 要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研究
当前中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观念与路径
一 调查概况
二 数据分析
三 对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研究报告(2006—2011)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学术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的研究进展
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研究进展
马克思、恩格斯与政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马克思的政治发展观论析
一 政治发展的经济逻辑
二 政治发展的途径表达
三 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
四 政治发展的政权设计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研究现状、问题及现实意义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中的问题
三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
一 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总体性统治的反叛
三 人类解放理论实现方式的苏联模式及其深刻教训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探寻实现人类解放的新途径
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新思想的实质
一
二
三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贡献
一 马克思语境中的社会跨越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跨越发展理论
三 毛泽东对社会跨越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
国家·阶级·和谐社会
一 人与社会
二 社会与国家
三 阶级与国家
四 国家消亡与和谐社会
马克思阶级理论与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一 马克思阶级理论及其现代发展
二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3]
三 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可能
四 马克思阶级理论的现实意义
政治学视角下的财富分配问题
国家视阈里的中国边疆观念
一 边疆观念在历史上的形成和演变
二 民族国家构建与边疆观念的调整
三 发展环境改变与边疆观念的重构
四 中国边疆观念的“变”与“不变”
参与民主与协商民主之辨
一 参与民主与协商民主的联系
二 参与民主与协商民主间的区别
三 参与性协商民主的可行性论证
中国的协商治理与人权实现
一 协商治理的政治属性
二 协商治理的前提基础
三 协商治理的基本特点
四 协商治理与人权实现
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协商民主思想初见雏形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思想基本形成
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协商民主思想丰富与发展
论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选择与建构
一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 必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实现发展党内民主和促进党的团结统一
三 必须坚持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务公开、促进民主决策、推进差额选举和民主选拔、加强民主监督等制度,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塑形
一 与社会革命相契合的民主发展路向
二 与革命到执政转换相契合的民主发展路向
三 与现代社会治理相契合的民主发展路向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民主建设思想的价值诉求及当代启示
一 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
二 民主与集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 民主与专政相反相成
四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相互依存
五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民主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
论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
一 民主政治有鲜明的政治性
二 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表现为一个过程
三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的选举思想及其启示
一 选举是一种政治形式,其性质取决于产生它的经济基础
二 选举要实现民主需要一定的条件
三 普选权的结果取决于具体国情
四 选举的意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的
五 马克思恩格斯选举思想的启示
中国之理:党的先进性决定中国发展前途
一 先进性:中国党和国家建设的根本
二 党与人民:先进性建设的基础与使命
三 执政能力:以先进性为取向的执政能力发展体系
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中国经验及其理性审视
一 现代化与政治发展:执政党建设与国家建设的战略性互动
二 市场化与社会转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背景与新挑战
三 转型中的战略调适:执政党自身的理性化与民主化
四 政党现代化:执政党建设的核心目标取向
五 结论
西方主要国家政治选举与政党制度关系分析
一 西方主要国家政治选举的价值意义和一般原则
二 西方主要国家政党制度与选举制度相互影响
三 西方主要国家政治选举实施效果及其对民主政治品质的影响
中国政党制度功能探析
一 中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功能
二 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功能
试论列宁关于保持执政党纯洁性的最初探索
一 党员领导干部要克服官僚主义,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保持作风的纯洁性
二 无产阶级政党要防止腐败变质,始终加强党的建设,保持组织的纯洁性
三 社会主义国家要置身于监督之下,始终加强廉政建设,保持政治的纯洁性
执政党建设前沿问题研究
一 研究政党运作的基本原理,深化对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二 把握执政党的基本特点,探索推进执政党建设的途径
三 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解决执政党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
试论毛泽东政治思想的理论品格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 继承与超越、借鉴与批评的科学态度
三 一切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价值旨向
四 锐意创新、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
“八二宪法”与中国政治发展
一 公共权力结构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二 公民的基本权利
三 基层民主的地位
四 党与法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框架
更好地实现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大力推进协商民主
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实现途径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来越显示出巨大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二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一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考察
二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三 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的特点
二 邓小平对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高度重视
三 邓小平对人权和国权关系的精辟分析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宪政问题
一 宪政的历史由来、基本内涵及其阶级实质
二 对主张中国实行宪政的几个主要观点的分析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认识问题
一 有没有普世价值
二 “普世价值”只能是一种有限度的价值统一
三 为什么人类会有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四 “普世价值”能成为标签吗,“普世价值”能为某一民族某一国家所独创吗
五 中国应该为丰富人类的共同价值做出自己的贡献
剖析以“后30年”否定“前30年”的错误倾向
一 片面“厚今薄古”
二 误导改革开放
三 根源于庸俗生产力论
新自由主义的危害
新自由主义推行彻底的私有制,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主权
警惕和抵制新自由主义的干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东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发掘
一 被定格的“东方专制主义”
二 被遮蔽的“东方自由主义”
三 被提升的东方自由主义
政治观革新:理论解构与自主建构
西方政治观演变与政治观的现代化问题
中国传统政治观的双重属性与“革命思维”的必然逻辑
新政治观的形成:解构扬弃——自主适应——自然生长
20世纪民主理论之争及其启示
一 “民主”概念的冠名权之争
二 民主主体上的精英与大众之争
三 民主行为的参与还是限制之争
四 民主价值的自由与平等之争
五 民主理论之争的启示
建构一种超越“左”“右”的民主观
一 古典政体理论的遗产
二 政体理论的意识形态化
三 认识政体的新视野
四 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
五 结语:让过程还原真相
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本质,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基本原则
二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三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出现新的剥削阶级,就不是社会主义,就会走到资本主义邪路上去
四 富裕起来后,财富怎样分配,怎样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案、各种方法加以解决的中心课题
五 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心骨地位,是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剖析
一 共同富裕思想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
二 共同富裕或贫富差距程度的衡量
三 提升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两条重要路径
论平等的三种形态及相互关系
一 作为思想观念的平等
二 作为运动的平等
三 作为制度的平等
四 平等思想、平等运动、平等制度的辩证关系
多党制下的政治性腐败
威权体制下行政性腐败多发
多元民主体制下政治性腐败多发
后记
更新时间:2019-08-16 19: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