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献言
序言
第一章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
没有时间思维的人容易迷失人生
所有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源于早年的养育
孩子的问题多由身边的大人造就
亲自陪伴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父母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过程
家庭结构齐全不等于功能健全
家庭功能体现在父母的修为中
要孩子改变,大人要先改变自己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第二章 心理彰显人之灵魂
遗传与生理相当于“心理硬件”
人的心理遗传中包含着祖上的修为
早年养育相当于系统软件编程
心理系统有缺陷会成终身“漏洞”
意识水平标志着人的心理水准
缺少自我反思意识的人心理不成熟
跳出自我中心,才能更好地识人识己
人的许多潜意识活动常常不自知
改变认识是做思想工作的重点
让心理困扰者自我成长是心理咨询的要义
情绪是观察心理的窗口
- APP免费
情绪需要表达,更需要管理
- APP免费
情绪宜解不宜结,否则容易得“心癌”
- APP免费
个性是人的“心理名片”
- APP免费
危险人格的形成往往与家庭养育方式有关
- APP免费
第三章 心理发展有迹可循
- APP免费
谈恋爱要先了解对方的成长经历
- APP免费
怕对象不可靠,问两个问题就知道
- APP免费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即可知他是什么样的人
- APP免费
同一类人有相似的心理发展路径
- APP免费
心理发展有内在的逻辑进程
- APP免费
心理发展还呈阶梯递进的模式
- APP免费
养育的最佳时期是依恋期
- APP免费
青春期最需要父母的智慧
- APP免费
对成年子女要学会放手与接受
- APP免费
为老不尊者早就存在个性缺陷
- APP免费
第四章 心理抚养重在养心
- APP免费
养人,养身容易养心难
- APP免费
成年后的心理困扰源于心理抚养的匮乏
- APP免费
情感的心理抚养必须是无假的爱
- APP免费
母爱不可戒断,也不可替代
- APP免费
脾气的心理抚养是及时到位的照应
- APP免费
暴脾气的人多在生命初期被亏待过
- APP免费
言语的心理抚养是耳边人声丰富
- APP免费
寂寞杀手多有言语匮乏的抚养背景
- APP免费
抚养方式会影响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 APP免费
冷漠无情、自私自利的社会谁都不会幸福
- APP免费
心理抚养还会影响人的认知方式
- APP免费
为何有人智商很高却被称为书呆子
- APP免费
观念的心理抚养是为其注入心象
- APP免费
父母在意并强调的东西会成为孩子的观念
- APP免费
第五章 人性由情感唤醒
- APP免费
不幸遇到毫无人性的人会怎样
- APP免费
情感是上天为人设计的紧箍咒
- APP免费
一个人尚有情感就尚有人性
- APP免费
人性中的情感是养育而来的
- APP免费
孩子最早是靠气味来认人的
- APP免费
谈恋爱也有气味相投的现象
- APP免费
依恋是人生的第一次“恋爱”
- APP免费
依恋情感是教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 APP免费
人的情感越丰富,人性就越丰满
- APP免费
未成年人弑母多有幼年脱离母亲的背景
- APP免费
依恋母亲并不等于父爱就不重要
- APP免费
养不出情感的人是反社会人格者
- APP免费
第六章 心理教养重在品行
- APP免费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APP免费
教养的最佳时机是人的社会行为初始时期
- APP免费
心理养育需要恩威并施
- APP免费
性格取决于后天养成
- APP免费
良好的性格会让人拥有好运
- APP免费
人生的路为何越走越窄
- APP免费
眼高手低的人更容易有挫折感
- APP免费
性格如何影响人的命运
- APP免费
人生如吃葡萄:先大还是先小?
- APP免费
耐挫之心越早历练越好
- APP免费
心理弹性需要从小练就
- APP免费
适度惩罚也是一种保护
- APP免费
少年因“未成年人不判死刑”而杀人
- APP免费
第七章 性格培养决定命运
- APP免费
对三到六岁的孩子说“不”
- APP免费
用心说“不”,无言自威
- APP免费
与人沟通,学会讲理、互动
- APP免费
延迟满足练就耐性
- APP免费
诱惑训练,教其自我管理
- APP免费
与人接触,学会礼貌为先
- APP免费
与人相处,学会分享、包容
- APP免费
体力之苦练就坚韧意志
更新时间:2021-11-18 1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