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企业国内上市板块对比与选择
1.1 国内上市板块概述
1.1.1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1.1.2 企业上市的五大板块
1.2 不同板块财务指标对比
1.2.1 主板
1.2.2 科创板
1.2.3 创业板
1.2.4 北交所
1.3 新三板挂牌财务指标
1.3.1 基础层
1.3.2 创新层
1.3.3 精选层
1.4 企业上市板块选择要点
1.4.1 行业与业务类型
1.4.2 财务指标的要求
1.4.3 核准方式的对比
1.4.4 其他因素的影响
1.5 上市公司独立性
1.5.1 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独立性的要求
1.5.2 上市公司独立性是财务规范的基石
1.6 上市公司财务独立性案例
1.6.1 控股股东控制财务管理
1.6.2 控股股东干预资金管理
1.6.3 财务人员交叉任职
1.6.4 共用财务系统
第2章 企业上市财务规范的基本要求
2.1 财务规范是企业上市的底线
2.1.1 财务不规范已成为企业上市的阻碍
2.1.2 财务不规范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现形式
2.1.3 对不同的会计要素采取不同的规范思路
2.1.4 财务规范助力企业上市
2.1.5 账实相符是财务规范的底线
2.1.6 财务规范的规则
2.2 会计准则是财务规范的核算规则
2.2.1 企业会计准则发展概述
2.2.2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
2.3 税收法律法规是财务规范的合规规则
2.3.1 我国税收法律法规概述
2.3.2 税收法律法规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2.4 审计准则是财务规范的审核规则
2.4.1 审计准则体系及审计内容
2.4.2 审计意见的四大基本类型
2.5 年报准则是财务规范的披露规则
2.5.1 年报准则概述
2.5.2 年报准则关于财务规范的要求
第3章 财务规范基准日
3.1 如何组建财务规范团队
3.1.1 财务规范团队的三种模式
3.1.2 财务规范团队组建注意事项
3.2 财务规范基准日的选择
3.2.1 股改基准日与股改审计期间
3.2.2 申报基准日与申报审计期间
3.2.3 股改基准日与申报基准日
3.2.4 财务规范基准日具体选择
3.3 决策日到财务规范基准日的工作安排
3.3.1 健全业财制度流程表格
3.3.2 设计完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
3.3.3 拟定清产核资工作计划
3.3.4 开展清产核资前期清理
3.4 财务规范基准日后的财务规范工作安排
3.4.1 清产核资
3.4.2 账实差异清理
3.5 正反向思维应对财务规范基准日账实差异
3.5.1 财务规范基准日账实差异分析
3.5.2 正向思维下的账实差异清理思路
3.5.3 反向思维下的账实差异清理思路
3.5.4 反向思维与正向思维关于账实差异清理思路的对比
3.6 原路返回思路应对规范后的反向业务
3.6.1 正向业务与反向业务
3.6.2 原路返回思路应用案例
3.7 沿用原有账套与新设账套
3.7.1 沿用原有账套的优点与不足
3.7.2 新设账套的优点与不足
3.7.3 财务软件功能深度挖掘
第4章 营业收入的规范确认
4.1 会计准则与税收法律法规关于营业收入的对比分析
4.1.1 旧收入准则关于营业收入确认的规定
4.1.2 新收入准则关于营业收入确认的规定
4.1.3 新旧收入准则关于营业收入确认的对比分析
4.1.4 税收法律法规关于营业收入确认的规定
4.1.5 新旧收入准则与税收法律法规关于营业收入确认的对比分析
4.1.6 发票开具与营业收入确认
4.2 税收法律法规的视同销售
4.2.1 增值税视同销售
4.2.2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2.3 增值税视同销售与进项税额转出的对比分析
4.2.4 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
4.3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营业收入的披露
4.3.1 审计报告中的营业收入披露
4.3.2 年度报告中的营业收入披露
4.4 营业收入核算的财务规范
4.4.1 营业收入会计科目的设置
4.4.2 营业收入常见业务的规范
4.4.3 营业收入原路返回思路的运用
4.4.4 营业收入账实差异的原因与清理
第5章 营业成本的规范配比
5.1 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配比关系
5.1.1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配比原则
5.1.2 会计规范的配比原则
5.1.3 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性原则
5.1.4 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配比关系的体现
5.1.5 毛利率指标备受关注的原因
5.2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营业成本的披露
5.2.1 审计报告中的营业成本披露
5.2.2 年度报告中的营业成本披露
5.3 生产成本与营业成本对比分析
5.3.1 产品(成品)进销存基本逻辑
5.3.2 生产成本核算基本逻辑
5.3.3 营业成本结转基本逻辑
5.4 营业成本核算的财务规范
5.4.1 营业成本会计科目的设置
5.4.2 制造业成本核算五环联动
5.4.3 营业成本常见业务的规范
5.4.4 营业成本原路返回思路的运用
5.4.5 营业成本账实差异的清理
第6章 费用的规范核算
6.1 会计准则与税收法律法规中的费用
6.1.1 会计准则中的费用
6.1.2 税收法律法规中的费用
6.1.3 会计准则与税收法律法规关于费用核算的对比分析
6.2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费用的披露
6.2.1 审计报告中的费用披露
6.2.2 年度报告中的费用披露
6.3 费用核算的财务规范
6.3.1 五大费用概述
6.3.2 费用会计科目的设置
6.3.3 费用常见业务的规范
6.3.4 费用原路返回思路的运用
6.3.5 费用账实差异的清理
第7章 货币资金的规范核算
7.1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货币资金的披露
7.1.1 审计过程中的货币资金核查
7.1.2 审计报告中的货币资金披露
7.1.3 年度报告中的货币资金披露
7.2 货币资金核算的财务规范
7.2.1 银行存款会计科目的设置
7.2.2 货币资金规范管理的基础
7.2.3 库存现金的规范管理
7.2.4 银行存款的规范管理
7.2.5 货币资金常见业务的规范
7.3 货币资金账实差异的清理
7.3.1 货币资金账户的规范清理
7.3.2 货币资金账实差异的具体清理
第8章 应收账款的规范核算
8.1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应收账款的披露
8.1.1 审计报告中的应收账款披露
8.1.2 年度报告中的应收账款披露
8.2 应收账款核算的财务规范
8.2.1 应收账款会计科目的设置
8.2.2 应收账款常见业务的规范
8.2.3 应收账款原路返回思路的运用
8.2.4 不启用预收、预付及其他应付款科目
8.3 应收账款账实差异的清理
8.3.1 以应收账款为代表的浅痕要素的差异清理
8.3.2 应收账款账实差异产生的原因
8.3.3 应收账款账实差异的核查职责
8.3.4 应收账款账实差异的核查原则
8.3.5 应收账款账实差异的核查方法
8.3.6 应收账款账实差异的核查流程
8.3.7 疑难应收账款账实差异的处置
第9章 其他应收款的规范核算
9.1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其他应收款的披露
9.1.1 审计报告中的其他应收款披露
9.1.2 年度报告中的其他应收款披露
9.2 其他应收款核算的财务规范
9.2.1 其他应收款会计科目的设置
9.2.2 其他应收款常见业务的规范
9.3 其他应收款账实差异的清理
9.3.1 其他应收款账实差异产生的原因
9.3.2 其他应收款账实差异的核查
第10章 存货的规范核算
10.1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存货的披露
10.1.1 审计报告中的存货披露
10.1.2 年度报告中的存货披露
10.2 存货核算的财务规范
10.2.1 存货会计科目的设置
10.2.2 存货名称的规范设置
10.2.3 存货常见业务的规范
10.2.4 存货原路返回思路的运用
10.2.5 存货成本核算的剖析
10.3 存货账实差异的清理
10.3.1 存货基准日的全面盘点
10.3.2 存货账实差异的核查
10.3.3 积压存货的清理
10.3.4 反向思维在存货账实差异核查中的运用
第11章 固定资产的规范核算
11.1 会计准则与税收法律法规中的固定资产
11.1.1 会计准则中的固定资产
11.1.2 税收法律法规中的固定资产
11.1.3 固定资产金额标准
11.1.4 会计准则与税收法律法规关于固定资产的对比分析
11.2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固定资产的披露
11.2.1 审计报告中的固定资产披露
11.2.2 年度报告中的固定资产披露
11.3 固定资产核算的财务规范
11.3.1 固定资产的科目设置
11.3.2 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
11.3.3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1.3.4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11.3.5 固定资产的终止确认
11.4 固定资产账实差异的清理
11.4.1 固定资产基准日的全面盘点
11.4.2 固定资产账实差异的核查
11.4.3 固定资产账实差异的处置
第12章 短期借款的规范核算
12.1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短期借款的披露
12.1.1 审计报告中的短期借款披露
12.1.2 年度报告中的短期借款披露
12.2 短期借款核算的财务规范
12.2.1 短期借款会计科目的设置
12.2.2 短期借款常见业务的规范
12.2.3 短期借款实务案例的展示
12.2.4 短期借款账实差异的清理
第13章 应付账款的规范核算
13.1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应付账款的披露
13.1.1 审计报告中的应付账款披露
13.1.2 年度报告中的应付账款披露
13.2 应付账款核算的财务规范
13.2.1 应付账款会计科目的设置
13.2.2 应付账款常见业务的规范
13.2.3 应付账款常见业务解析
13.3 应付账款账实差异的清理及会计核算
13.3.1 应付账款账实差异产生的原因
13.3.2 应付账款会计核算的基础逻辑
13.3.3 应付账款账实差异的核查
13.3.4 应付账款账实差异的处置思路
第14章 应付职工薪酬的规范核算
14.1 会计准则与税收法律法规中的职工薪酬
14.1.1 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
14.1.2 税收法律法规中的职工薪酬
14.1.3 会计准则与税收法律法规关于职工薪酬的对比分析
14.2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披露
14.2.1 审计报告中的应付职工薪酬披露
14.2.2 年度报告中的应付职工薪酬披露
14.3 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财务规范
14.3.1 从工资条看职工薪酬基本逻辑
14.3.2 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的设置
14.3.3 应付职工薪酬常见业务的规范
14.3.4 应付职工薪酬原路返回思路的运用
14.3.5 IPO审查对职工薪酬的关注
14.3.6 应付职工薪酬账实差异的清理
第15章 应交税费的规范核算
15.1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应交税费的披露
15.1.1 审计报告中的应交税费披露
15.1.2 年度报告中的应交税费披露
15.2 应交税费核算的财务规范
15.2.1 应交税费会计科目的设置
15.2.2 应交税费与费用性税金的关系
15.2.3 税金及附加与应交税费对比
15.2.4 应交税费常见业务的规范
15.2.5 应交税费账实差异的清理
第16章 现金流量的规范核算
16.1 审计报告与年度报告关于现金流量的披露
16.1.1 审计报告中的现金流量披露
16.1.2 年度报告中的现金流量披露
16.2 现金流量核算的财务规范
16.2.1 现金流量项目的设计
16.2.2 现金流量项目的规范
更新时间:2023-10-17 18: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