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在线阅读
会员

管理学基础

叶萍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管理一般管理学21.5万字

更新时间:2018-12-27 18:23:4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与管理者、管理思想演进、管理环境与商业伦理、管理决策、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控制工作。
上架时间:2013-11-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叶萍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转型升级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我国多数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势。对数字化转型的规划者、推动者、实践者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更需要一个包含步骤与工具、可实施的系统性框架。本书开创性地提出了“数字化管理架构师”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由七个步骤构成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方法论框架,并将管理的原则、方法与工具嵌入其中。本书将数字化转型框架拆解为七大步骤:战略驱动的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设定、数字
    郭斌 王真 谭子雁管理12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介绍企业年度经营计划与全面预算管理在实践过程中用到的工具、常遇到的问题、实施的步骤和方法。本书将方法论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图表,并通过大量案例详解操作过程,能够有效指导读者做好企业年度经营计划与全面预算管理。本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年度经营目标设计,年度经营计划设计,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前的准备工作,全面预算的编制,经营预算的编制,投资、筹资及财务预算的编制,全面预算执行控制,预算结果考核,预算
    黄玲 任康磊管理8.7万字
  • 本书是“商业模式三部曲”的总结收官之作。在前作完成对商业模式进行理论介绍、商业模式构建方法解析的基础上,本书重点介绍了商业模式测评的特殊意义,并分析商业模式测评长期以来困难重重的原因,梳理了测评商业模式的方法。通过特征识别、类别测评及强度测评,本书总结出了商业模式测评的总体路线,并对测评结果的应用进行了独到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李东管理7.1万字
  • 会员
    曾仕强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中国式管理。多年来,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愈具管理实务经验的人士,愈是对他所讲授的中国式管理产生热烈的回应。曾教授认为,21世纪是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相结合并获得发扬的时代。其中,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故此,本书强调管理是以“安人”为最终目的,因而更具有
    曾仕强管理16.9万字
  • 会员
    全书涵盖了小公司日常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并通过文字和图表阐述了小公司在自我管理、人才管理、权力管理、沟通管理、激励管理、薪酬管理、结果管理和团队管理等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全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小公司管理人员和首次接触小公司管理实务的从业人员阅读。
    岳文赫管理5万字
  • 会员
    本书总结了民营企业政治资本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理论与实证层面深入研究了国有股权在民营控股公司中的股东行为、作用机制以及经济效果。同时,本书还探讨了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对公司经济行为后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企业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作为一种调节因素,对民营企业不同类型的政治资本进行了深入分析。
    余汉 宋增基管理17.4万字
  • 进入21世纪之后,商业模式逐渐取代产品和服务成为商业竞争的主题。而且,随着互联网+风潮的推进,要想成为行业领先的“风口企业”,商业模式的成功构建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那么究竟什么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到底有哪些功能?如何做才能实现商业模式的成功构建?《商业模式构建》一书将为您解开上述谜题。“构建”一书在澄清商业模式真面目的基础上,系统解释了商业模式构建的内容与实质,并以“锚形”结构描述了商业模
    李东管理20.7万字
  • 会员
    企业价值观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和员工行为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从理论上构建一个核心价值观突出、层次分明的价值观体系是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本书对国外学者关于企业价值观的理论进行了整合,认为企业价值观体系主要包括核心价值观和一般价值观两个部分。同时,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说明企业价值观体系的设计原理,并结合既有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理论,提出企业价值观管理的步骤和方法。最后,本书以2017年的中
    张强管理9.2万字
  • 通过阅读《中式思维》一书,读者可以掌握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特点,清楚了解自己,也能掌握与中国人打交道的诀窍。《中式思维》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什么会产生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作为探讨的起点,指出西方人从西方观察地球,获得“二构成一”的观点,产生“分大于合”的理念,而中国人从东方审视地球,看出“一内涵二”,而且“合大于分”。这两种思维方式,都可能产生变形,成为“一统全局”,主张“有合
    曾仕强管理9.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