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情境与认知:涉身认知及其哲学探索在线阅读
会员

身体、情境与认知:涉身认知及其哲学探索

孟伟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哲学理论与流派18.1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4 13:31:48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梳理、阐述和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涉身认知的各种理解,进而对与涉身认知相关的哲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究。其内容全面系统,涉及了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发展历程、涉身认知的产生背景及其理论特征、涉身认知的现象学基础、涉身认知中的表征问题、涉身认知研究框架下的知觉、思维与社会认知等各种理论维度。本书利用了大量当代认知科学及其哲学反思的新资料,对以涉身认知为代表的当代认知科学前沿给予了较为全面的探究,对推进国内认知科学哲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孟伟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所选录的文章集中展示了当前中国学界关于西方生命政治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这些文章虽视角各异、主题不同,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生命政治理论之间的关系,故而在理论基础、现实关照、学术脉络上相互关联、彼此支撑,从整体上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生命政治批判研究的整体状况和最新成果。
    马俊峰 马乔恩主编哲学23.5万字
  • 为什么要去关注那些讨论基本问题的思想家?一扇门的打开如何引起其他门的打开或关闭?将哲学置于时代的背景下,作者与当代领衔哲学家展开对话,对谈在20世纪占据主流并延续至今的哲学流派,审视哲学的常规分支,包括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并结合相关历史去理解各流派的最新发展,进而发现思想家如何重述问题,如何看待自由、未来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寻找一条新的思考道路的尝试必然是摸索性的,这些一直在路上的思
    (英)布莱恩·麦基编哲学25万字
  • 会员
    本书研究主要涉及对南宋时期南宋时期浙江以事功之学为核心和特色的哲学思想文化(简称南宋浙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精神的研究和它对整个浙学传统和浙江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它对当代浙江和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的研究。
    朱晓鹏 赵玉强哲学30.6万字
  • 会员
    追寻政治的“是其所是”既是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学的理论旨趣,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作者认为,一种好的政治通常被设计为:能够找到一种快速创造财富并合理分配财富的经济组织方式;能够创制一种令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充分且公开表达其意志的制度安排;令每个人过一种整体性的好生活。而这一切均奠基于每一个人都拥有完整的道德人格之上。本书即是对这种政治构想的完整表述。
    晏辉哲学32.2万字
  • 会员
    本书所选录的文章集中呈现出当前中国学界关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的学术热点、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这些文章选择了不同的视角、主题、内容,深化了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之间辩证关系的讨论,在哲学基础、学术脉络、现实批判、未来旨趣等维度相互关联、彼此支撑、互为补充,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的整体状况和最新成果。
    马俊峰 马乔恩主编哲学17.6万字
  • 会员
    王充哲学思想建立在广评诸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一个既不属于儒家又不属于道家的独特的思想体系,抑或说继承了儒、道又超越了儒、道。本书以王充对先秦儒、道思想的评介为切入点,有别于学界常用的从史学、经学、文献学等维度研究王充思想,而是注重从哲学的角度考察、梳理王充对先秦儒、道思想的理解与评判、继承与发展。
    颜莉哲学15.2万字
  • 会员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以及欧洲几个国家兴起了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左派运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早期科学左派的代表人物有贝尔纳、李约瑟、穆勒以及奥本海默等。其中,贝尔纳被公认为理论上的灵魂人物,他不仅系统批判了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制度,还提出对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张,与波兰尼等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后期科学左派运动则是更广泛社会运动的组成部分,以英国的激进科学运动
    戴建平哲学18.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在对形而上学演变史的疏解基础上,对大数据、话语、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反形而上学中的现代形而上学各种表征进行系统阐述,并揭示了其生成的动力系统,最后对现代形而上学的哲学命运进行总体勾画。本书指出,现代性以虚张性与两面性逻辑,把现代形而上学推向肤浅,但其力量是空前的。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停留在哲学话语系统,现代形而上学已经与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社会关系结盟,形
    余乃忠哲学19.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西哲学比较中心主编的系列丛刊《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第9辑。本辑内容以“许苏民教授《中西比较哲学研究史》”为主题,众多专家都给予了不同视角的评论;另一些文章,从哲学、宗教等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展开文化比较研究,提出了许多卓有新意的见解,有助于拓展和深化对各自论题的认识。整个文集富有锐气,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适于有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大学各类学生阅读参考。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编哲学1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