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与政策创新
更新时间:2019-01-04 23:43:01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书籍简介
为提升资源型城市土地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及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保障能力,本书基于对资源型城市的演进规律、土地利用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受损耕地整治与质量提升、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未利用土地合理开发等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路径及政策创新,以期为资源型城市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增加有效土地供给、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对策。
上架时间:2017-07-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汇集了来自经济金融领域学界与业界、决策层与监管层专家的思想精华,分析当前五大战略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并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揭示了五大战略之间的系统性与相关性。经济16.2万字
- 会员本书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姊妹篇,遴选出19个有代表性和典型特色的优秀案例汇编成书,旨在总结优秀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树立民营企业家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展示民营企业的责任情怀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带动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经济16.2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为三部分:总报告、技术报告与综合分析报告和省域报告。总报告对“全面小康”进程人民生活消费进行总体评价;技术报告与综合分析报告分别对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体系进行了阐释对省域居民总消费合计演算指数、省域居民物质消费和非物质消费分类演算指数进行了排名;省域报告则对省域名生需求景气进行了分别陈述。经济20.7万字
- 会员本书以中国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政策协调机制为主题,以环境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数量经济学方法,从环境成因新思考、环境政策多维评价、环境政策优化改革三个依次递进的方面,合理确定中国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评价环境规制政策和碳减排目标等对环境质量改善的有效性,从国内和国际视角研究优化环境相关的财税政策和责任分配方案等,为我国实现有效的环境治理提供理论支持。经济21.3万字
- 会员《颠覆性技术创新:理论与中国实践》以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对颠覆性技术的预测与产业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专利技术对颠覆性创新产业化时点进行了预测,对如何利用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促进企业创新进行了研究等。全书共12章,分为理论篇与实践篇两部分,理论篇主要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践篇主要对中国不同产业的颠覆性技术产业化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案例研究。经济13.4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一系列理论实践探索,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努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探索新常态”。运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方法,从经济增长、自主创新、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区域协调、混合所有制改革、金融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多角度全视野对当前和近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努力找到中国特色改革发展创新之路。经济18.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基于对全国22个省份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书中分析了贫困形成的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研究扶贫政策对贫困人口减贫脱困的作用;收集关于贫困的言论和贫困家庭故事;深度分析了农村发展、贫困人口易地搬迁、村落政治结构与贫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扶贫悖论的概念;提出市场导向型扶贫政策,强调通过建立城乡统一高流动性的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市场,实现贫困人口与有效率的生产要素相结合。中国经济13.6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所、阿里巴巴、一带一路的故事,力图论证四个论点:一是,全球化“内嵌”并脱胎于冷战的分裂进程中;二是,身份异质与规则同质,是中国融入世界的重大挑;三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在升高,但是中国的起飞正处于“爬升”阶段,是不确定性风险最大的时刻;四是,中国需要在自我克制与适时对外介入两者之间保持平衡。中国经济9.9万字
- 会员“旧城的再造”与“公民的生产”构成本书两个前后呼应的部分,既记录了平城全面城市化初期的两段重要历史,又展现出社会变迁中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形塑。其间,“城”与“民”的再造,体现出“中国式”的社会行动逻辑,也诠释了中国转型的独特进程。中国经济19.7万字
- 会员本书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着眼,尝试在世界经济的视域内,对经济转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以期在细致观察和深入的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对中国国情的客观认识,引发对中国结构性问题解决的思考。中国经济24.2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作者编制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以2007年为起点,以设定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值(即实现目标)为衡量标准,测度中国及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2010~2014年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和进展,描述各省份实现程度在全国的排序变化。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及30个省份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与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评价,指出各省份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实现过中国经济12.7万字
- 会员在新国际分工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全球价值链为我国集群企业获取、共享先发国家跨国企业溢出的知识资源提供了机会,我国集群企业也实现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我国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的成功构建,要求本土集群企业在由全球价值链“生产片段化”带来的创新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吸收链内高级创新要素以提升自身的知识学习速度和技术创新能力。本书从知识经济视角,探求我国集群企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以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格局中国经济1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