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资产证券化中国的实践
更新时间:2019-12-27 14:07:38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资产证券化中国的实践》并不侧重于系统论述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而是重点阐释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内容。它以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为主线,通过介绍中国资产证券化的背景、剖析试点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分析各类试点项目的不同特点和做法,试图向人们说明下列相关问题:中国为什么要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国是怎样建立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制度的;中国的不良贷款证券化与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证券化区别在哪里;二者为什么不能简单作类比;中国的资产证券化的主体产品为什么是ABS而不是MBS;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前景究竟如何。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08-10-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沈炳熙
- 会员本书以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为主线,通过梳理中国资产证券化的背景、剖析试点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分析各类试点项目的不同特点和做法,试图向人们说明:中国为什么要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国是怎样建立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制度的?中国的不良贷款证券化与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证券化区别在哪里?等内容。本书第二版重点对近几年来人们对证券化的反思、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从而为人们了解和研究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金融/投资23.1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北京社启社会组织建设促进中心与南都公益基金会联合启动了“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行业扫描”调研,由7家机构将近30名调研人员用15个月的时间打造了这份反映行业发展现状的报告。本报告包含1篇总报告、4篇分报告,从“社会企业”“社会投资”“社会企业支持型机构”“政策环境”四大方面对中国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行业状况进行全景式分析和展示,为行业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管理12.8万字
- 会员21世纪以来,“金融化”已成为全球社会与经济变迁和重构的核心动力机制之一,学术界开始关注金融与社会相互影响及相互塑造的过程、机制与后果,强调就该领域展开跨学科综合研究。据此,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创办了《金融与社会》学术集刊,研究涵盖金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与经验研究、金融社会工作研究等学科领域,包括微观层面的金融素养与金融行为研究、中观层面的金融组织与金融市场研究、宏观层面的金融制度与金融的经济管理19.1万字
- 会员本书梳理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地方房地产价格、审计等因素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影响,进而研究了独特的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同时,本书也十分关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管理13.2万字
- 会员本书所载案例为中国投资咨询公司近年来在基建投融资、战略与管理及产业与投资领域的实践案例。特别是在基建投融资领域,中国投资咨询公司充分立足国内实践,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解决项目中的投融资难题,对完成国家重大经济改革任务、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案例的介绍具体而生动,不仅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参考,也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了解咨询管理8.5万字
- 会员本书系统回顾与总结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历史进程。书中介绍了各类银行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从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市场的角度详尽描述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变革;介绍了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概括中国金融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取得的光辉成就;归纳中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与金融监管体系的演进历程,并对金融危机后颇受重视的宏观审慎政策进行介绍。管理45.4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为5章,从基础的Python编程和量化金融概念出发,逐步引领读者进入金融数据分析、量化策略开发、算法交易及风险管理的高级话题;还探讨了生成式AI和ChatGPT在量化金融领域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和实用的工具。管理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