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近代教育制度史在线阅读
会员

天津近代教育制度史

王慧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地方史志28.9万字

更新时间:2019-09-06 16:34:05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研究选取天津近代教会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留学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研究法,对以上各类教育在天津出现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期的发展进行分期研究,并对办学机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行政管理机构、师资与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力图厘清天津近代各类教育发展的脉络,总结天津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及其对当今教育的启示,进一步加深对天津教育近代化的认识。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慧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英街不仅是中国百年近代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以及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历史见证。《中英街往事:特区中的“特区”》将带领读者回忆这段历史,这是为了居安思危,以史为鉴,铭记教训和面向未来。全书伴随读者走进这条250米长,三四米宽的小街。重温小街沧桑,体验客家风情,聆听渔歌唱晚,回忆“购物天堂”,感悟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的荣辱变迁和家国情怀的故事。
    孙霄历史10.6万字
  • 会员
    1927—1937年的北平,是民国北京的“黄金时代”,名校集中,文人荟萃,作为文化都城充满迷人魅力。邓云乡成长生活于这个时期的北平,在回忆中重游这座宁静祥和的文化古城,还原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立体勾勒古城文化生活史,引人无限追想。
    邓云乡历史9.9万字
  • 会员
    位于嘉兴南缘的城南地区,从早期的江南乡村原野,蜕变为现代化新城区,成为嘉兴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从形态到格局,从功能到结构,城南的演进脉络清晰,呈现出多样性、完整性的特点。本书是由马学强教授领衔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团队所编写,以“嘉兴城南”为主题,通过对城南区域的长时段、多视角考察,丰富且拓展了嘉兴城市史研究的内容。从整个长三角区域审视,可以为江南“城南现象”“城南发展类型”提供样本。就
    马学强 叶舟等历史21.3万字
  • 会员
    以瑰丽的文学想象书写这座东海之滨的温润之州,完美呈现出其“山海交融智行天下”的城市特质。《温州传:别是一乾坤》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重要读本之一。温州的人文特色丰富多彩,既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的地域文化,也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地方风俗,还有鲜明的商业精神。这些人文特色共同构成了温州独特的城市魅力,也为这里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全书以时间为序分设十章共五十二个小专题,以人物故
    金丹霞 吴林飞 尤豆豆历史30.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1990年到2014年,是我国法治建设快速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也是陕西法院发生深刻变化、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阶段。该志书客观、全面记述了这25年间陕西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监督指导和省委正确领导、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人民法院在指导思想、司法理念、审判执行、司法改革、便民利民、队伍建设、“两庭”建设及物质装备建设、法治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情况,真实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陕西法院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地方史志72.8万字
  • 会员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全面、客观、系统记述断限内陕西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本志记述时间范围,上限从1992年起始,下限为2010年底,为了历史记述的完整性,一些地方做适当追溯。记述的地域范围,以现行陕西省行政区划为准,凡属于或涉及现行陕西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地方史志85.4万字
  • 会员
    《石泉革命老区发展史》是石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织编写的一部全面介绍石泉革命老区发展历史与现状的专著,比较详细地反映了石泉革命老区的斗争历史,革命老区的来历、革命老区的申报、革命老区的划定以及石泉在老区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石泉老区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石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成就
    吴龙晏主编地方史志22.6万字
  • 会员
    《陕西省志·水利志(1996~2015年)》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补充记述了近年来陕西省水利建设的全貌和特点,简要记述相关的自然、社会背景以及相关部门的情况,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陕西省志·水利志(1996~2015年)》编纂历经10余年,编者穷数年心血、集水利行业专家,精心研磨、勤耕不辍,于2018年底完成初稿,2019年6月通过初审,2019年12月通过终审。全志约300万字,卷首设置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地方史志63.9万字
  • 会员
    编写地方志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横山镇虽有辉煌的历史,但至今未能有一综合资料著述来全面、系统、科学地记载横山镇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本志书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突出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行业特点,综合记录横山镇人文地理、历史沿革、行政区划、自然资源、地质气候、山川河流、灾情异事、土特物产、风土人情、方言谚语、文物胜迹、政治变迁、党政活动、交通建设、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文化
    《横山镇志》编纂委员会地方史志38.6万字
  • 会员
    为了存史资政,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人大常委会决定编纂《子洲县人大志(1944.9—2020.12)》。子洲县人大常委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各项规定,科学设置《子洲县人大志(1944.9—2020.12)》篇章,全志设概述、大事记、专业志篇、附录四大部分。体裁分为述、记、传、图、表、
    《子洲县人民代表大会志》编纂委员会地方史志58.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