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原生态” 的幻象: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剑川石宝山歌会研究
更新时间:2019-07-22 14:55:09 最新章节:出版后记
书籍简介
作为学术热词和社会关注点,“原生态”产生自当代中国本土语境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情下。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原生态”更多地、特别地与西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当代发展关联的社会事实,值得学术探讨。本书的石宝山歌会田野调查持续了两年。探讨了学术理论话语以何种伦理立场观察生活、以何种方式描写生活和如何发现生活本身的价值等现代民俗学学科基础问题,由是,作为知识生产者,才有参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力量。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分为三部分,“节气研究”主要包括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海外传播,二十四节气歌谣谚语的流变及其与农业民俗的关系,二十四节气的现代保护等内容;“农具研究”主要包括民具学的发展研究,通过实例研究农具与农民、与民俗的关系等;“乡土景观研究”主要包括日本乡土景观研究方法及对中国乡土景观研究的借鉴意义,太湖东部平原“浜村相依”、哈尼族梯田文化、兴化垛田等方面的实例研究。文化25.2万字
- 会员狐仙到底是正是邪?为何它既能带来财富与好运,又能引发灾难与恐惧?时隔13年再版的中国民俗奇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揭示了“狐仙崇拜”文化背后隐藏的民众诉求:清代文人笔记中,男狐常常化身英俊的“胡郎”专门魅惑世家小姐,结局总是被棒打鸳鸯,仿佛一场寒门士子想要入赘豪门的逆袭梦;一位女子在婚礼前夜突然被狐精附身,借狐精之口勇敢地拒绝包办婚姻,上演一场超时空的古代版女性“自由宣言”;而在明清乡野,狐仙附身文化1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