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十一期)在线阅读
会员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十一期)

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理论30.8万字

更新时间:2019-08-16 17:40:45 最新章节: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由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编,侧重介绍国际汉学界在中国传统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收录中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涵盖中国文学、历史、艺术、中西交流等多个领域。分为汉学论坛、文献天地、汉学人物、论著评介、研究综览、基地纪事等几部分。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研究了英国新左派如何发展出一系列关于“文化”的特殊观念,从而为后世的左翼批评理论寻找到了更为丰富而可信的对象,并提供了不同于欧洲大陆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新左派的文化观念是英国左翼在二战之后极为不利的形势下面临的多方压力以及寻求突围的冲动。新左派思想家以历史和经验的丰富性来对抗理论的抽象和还原倾向,提出了“普遍文化”“感觉结构”“文化唯物主义”等重要思想理论,丰富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从而形成了
    程祥钰文化22.1万字
  • 会员
    《文化发展论丛(中国卷)》是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汇集了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研究院所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的最新力作。2015年卷围绕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中国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等我国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江畅主编文化25万字
  •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超文化旅行者从一个此处去往另一个此处,超文化因而是一种关于此在的文化。超文化旅行者在向文化观光敞开大门的事件的超空间中旅行,因此,超文化旅行者对文化的体验就是文化—旅行。《什么是权力?》:权力有时与法律相关,有时与专断相结合。鉴于这种理论上的混乱,应当寻找一个灵活的权力概念,能够把不同的权力观念统一起来。需要制定一种权力的基本形式,通过转变内部的结构要素,从而产生出不同的
    (德)韩炳哲文化14.9万字
  • 本辑围绕三星堆文明考古发掘,邀请国内一流考古学者,对三星堆文明展开全方位研讨。本着物证优先的文化原则,上编围绕三星堆文明的起源、考古器物的文化破译展开。下编围绕文化大传统中的祭祀仪式问题展开,全方位梳理三星堆大量祭祀礼器的文化大传统脉络。上下两部分,相互贯通,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直逼21世纪中国考古发现的最令人着迷的“神权古国”——三星堆文明。
    叶舒宪 李永平主编文化23.9万字
  • 会员
    此自选集是作者多年来从事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所撰写的学术论文的结集,其中一些文章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反响,具有一定学术创新价值。文集拟分为三编,第一编“跨文化认同”。第二编“跨文化研究”。第三编“跨文化沟通”。本论文集所收入的很多成果在文化认同研究、福克纳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借鉴价值。
    李萌羽文化18.9万字
  • 会员
    《文化力研究》是由广东开放大学文化力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旨在开展文化力理论方面的研究,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力理论体系。本书是第1辑,内容涉及文化金融、文化众筹、审美文化、文化经济、文化品牌塑造、文化力与传统文化转化、文化自信等方面,从不同视角阐述了文化力的概念、内涵、外延及相关领域,对于“文化力”这个较为创新的概念进行了解读。
    蓝天主编文化12.5万字
  • 会员
    “汉学主义”是国内外华裔学者提出的一个文化理论。大致上是西方人在与中国交往中处理各种中国事物并理解纷繁复杂的中国文明时所构思并使用的一种隐性系统,其中包含观点、概念、理论、方法、范式。“汉学主义”理论立足中国的问题脉络,以对话的姿态,谦逊地把自身定位于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之外的另一种可选择的方案(而不是替代)。它彰显了不同于东方主义理论的知识贡献——不再美化对西方的对抗,转向自我反思。这个反思同时
    顾明栋 周宪主编文化28万字
  • 会员
    文化政治学是对文化的政治学研究,探讨文化的政治逻辑。本书对文化政治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有助于提升人们对文化治理和文化建设的理解,激发他们开展文化政治研究的兴趣,进而提高文化工作的能力。严格而言,目前国内没有一本文化政治学的教材或著作。本书的编写服务于文化政治学的学习需要,并为文化政治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吴理财主编文化25.3万字
  • 会员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生动地为人们展现了红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坚定理想信念、艰苦朴素、创新进取、甘于奉献等精神内涵。红色文化与雷锋精神两者相互支撑,红色文化孕育了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使红色文化焕发活力。雷锋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传承是雷锋精神弘扬的重要目标,两者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研究雷锋精神与红色文化,有利于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传统文化,使红色基因代
    贺培育 杨忠民 李晖等文化1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