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施米特文集:政治的浪漫派
更新时间:2019-07-30 12:19:12 最新章节:人名译名对照表
书籍简介
“一切浪漫现象都是受非浪漫力量的控制。超然于各种限制与决断之上的人,变成了异己势力和异己决断的臣仆。”——卡尔·施米特。浪漫主义是19世纪西方的主导精神,对于思想史研究而言,政治的浪漫派问题不可小视。《政治的浪漫派》是施米特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19年,1925年再版并增加长篇序言,关注的是作为政治哲学的浪漫主义,看似思想史论著,其实针对的是现实政治问题,其用意在于表明浪漫派的“永恒交谈”与自由主义议会民主制的公开辩论基于相同的形而上学真理论。本书开浪漫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之先河,晚期的浪漫主义哲学研究(如伯林)尚不及其所达到的思想深度。施米特从德国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出发,讨论浪漫派在思想史上的位置,阐明了浪漫派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看法,并表明了它的本质是一种关于政治的趣味。本书着力在思想史的脉络里整理弥漫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精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思想史力作。
品牌:世纪文景
译者:冯克利 刘锋
上架时间:2016-02-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世纪文景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德)卡尔·施米特
最新上架
- 会员合理划分当代中国地级及以上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是提升城市公共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本书从“整体智治”,即“整体性治理”与“智慧治理”的视角出发,研究当代中国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划分及其供给问题,通过文本分析和实地考察,分析我国地级及以上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的问题,探究其生成逻辑和运行机制,最终通过四个实践案例,探讨基于“整体智治”的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务机制构建,并从行政理念、组织结构、体制政治15.6万字
- 会员社会主义思潮是在近代中国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中发生的。在早期,其进步的光芒被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遮蔽了,在中晚期,其虚幻性突显,逐渐背离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遭到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批判。本书以无政府主义、中国社会党、民生主义等流派形成的两次社会主义思潮为研究主线,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传入中国的背景、条件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分析了第一次、第二次社会主义思潮的思想主旨与基本特征,对社会主义思政治18.1万字
- 会员本书以权力关系在历史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分析视角,研探了先秦、秦汉时期最高统治者及精英思想家对国家权力顶层设计及其运行方式的思考,揭示了这一时期国家统治思想形成的内在理路和外在表现,对于深化早期中国国家统治思想的认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政治20.9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对基础理论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廓清“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各种目标表述都内涵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框架之中,“省直管县”体制内涵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减少地方政府层级,改变投射在层级之上的权力与资源分配格局,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公共服务统筹权上移”,达到通过促进县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同时,本书以浙江、河南、贵州三个代表省份的“省直管县”体政治15.2万字
- 会员本书在总结古今学者研究先秦服制的基础上,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围绕先秦服制的内涵、起源、发展演变、历史影响,以及服制与中国早期国家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揭示服制所蕴含的国家认同内涵与社会治理功能,详细论述了服制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结构初建的关系、服制与夏代王权国家的建构、商代内外服职官的具体构成与职能作用、商周之际服制演变与国家认同的转变、服制与西周国家认同建构的关系、周代五服制的国家形态及发展变迁等政治38.5万字
- 会员制度概念与制度研究是社会科学各领域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重要内容。政治学的制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制度主义政治学逐渐成为当代政治制度研究的主导性分析范式与研究方法。本书考察政治制度的内涵、本质、特征及类型,归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历史和范围,为阐明政治制度分析的一般原理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脉络作出铺垫。本书探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组织分析制度主义、建构制度主政治19.7万字
- 会员本书为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学术年刊,精选国内国家发展问题一流专家学者未公开发表之学术成果,聚焦于本年度国家发展战略前沿,深入探讨相关的现实与理论问题,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辩。作为学术年刊,本书更注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当前现实问题、焦点问题的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其发展大势,进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政治18.1万字
- 会员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遭受突发自然灾害的困扰,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运用的新场域。本文首先论述了这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接着分析这一研究的重要概念及理论,然后,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现实的视角研究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重点研究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最后研究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政治18.6万字
- 会员本书以个案研究的形式,从纵横两方面对唐玄宗时期政治思想进行了梳理。从纵向上,就唐玄宗时期政治思想与唐太宗时期、高宗李治及武则天时期的治国思想及其执政理念和具体实践进行比较,着重就唐玄宗对唐代前期政治思想及其实践的反思与探索进行阐述;以时间为序,对唐玄宗时期政治集团、儒家与道家和道教的信徒群体以及知识群体中重要代表性人物的政治思想展开论述。从横向上,对唐玄宗时期政治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政治3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