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阅读女生中文古言网
女生中文古言网
首页
现言
古言
青春
幻言
仙侠
达人推广
书架
浏览历史
登录 | 注册
首页>
中国文化>
中国仕女年画经典
会员
中国仕女年画经典
沈泓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
中国文化
6.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5-27 17:10:59
最新章节:参考书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手机扫码,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书籍简介
中华门神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沈泓历时20多年,铸就皇皇10卷“非遗-中国年画经典”系列丛书,该书是中国年画领域的经典之作,以抢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也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精品图书。
上架时间:2015-09-01 00:00:00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参考书目
附 观音菩萨年画
第捌章 其他仕女年画
沈泓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会员
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
《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是一部汇聚全球文学经典的巨作,精选了历史上众多深刻影响世界的著名文学作品。书中涵盖了《红楼梦》《聊斋志异》《史记》《儒林外史》等中国古代名著,以及其他享誉世界的文学珍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各个时代文化的代表,更在思想、艺术、语言等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齐
文化
8.4万字
会员
节日之书
《节日之书》是一本解读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知识读本和经典佳作,是知名学者余世存书写的属于中国人的“生活简史”。本书解读了春节、元宵、上巳、社日、寒食、清明、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八、年关、过年15个传统节日,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文学作品、生活方式等方面,全方位讲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情感纽带。爱情和亲情,生离和死别,
余世存
文化
9.4万字
会员
胡适哲思录:禅学指归
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本书不失为一本经典著作。
胡适
文化
17.2万字
会员
中国式礼仪
“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礼仪不仅是自身修养的部分,也是文化继承的一部分。本书从广博的中华传统礼仪中精选出“社交礼仪”“日常生活礼仪”“家庭礼仪”和“节日风俗礼仪”四个部分,通过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内容,小读者领略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魅力。
刘鹤
文化
4.8万字
会员
吕思勉讲国学:国学纲要
本书汇集了吕思勉先生《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史学与史籍》、《国学概论》、《吕思勉文史四讲》等著作中关于国学的全部内容,是民国时期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国学的开示门径之作,写就于先生的学术盛年期。其作品曾受到当时国学爱好者的大力追捧,一时有洛阳纸贵之誉。世易时移,吕先生作品的价值却历久弥新,仍对当代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吕思勉
文化
37.9万字
会员
中国人的品德
《中国人的品德》精选了傅斯年关于中国人的品德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思考,主要包括六部分:1.中国人的品德,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和政府,3.民主与自由,4.事业与人生,5.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6.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傅斯年
文化
21.3万字
会员
中国人的家风
“在今天,许多家庭都陷入了卷和焦虑的状态,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让我们知道自己和家人如何相互成全,共同面对外部环境的考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每个人的经历无法复制,但关于“家”的真理始终相通。更好的家风才能助人更好地成事。16个中国家族的传承传记,揭示百年世家传承不断的秘密。……一代人的时势权力并不重要,“家”的上升在于成员间的精神谱系。优秀家族的传承靠的不是基因,而是精神上的家
余世存
文化
12.2万字
会员
时间之书
《时间之书》是了解中国二十四节气和传统文化的入门书和经典佳作,是知名学者余世存书写的属于中国人的“时间简史”。节气是中国人生存的背景和时间,也是生产和生活的指南。本书以宏大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介绍了节气在天文、气候、农业、养生、历史、美学、哲学观念等方面的常识。节气也跟我们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和认知有关,蕴藏着中国人洞察天地的智慧和生存哲学,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参照。重温节气不仅
余世存
文化
10.8万字
会员
中国人的禅修
《中国人的禅修》主要阐述了弘一法师关于人生修养与佛学智慧的文章,是全面反映弘一大师人生境界、佛学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了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真义。书中收集的弘一法师说佛讲禅的内容,堪称全面反映弘一大师人生境界、佛学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在这本著作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有一部分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
李叔同
文化
3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