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现代司法精神医学:兼论与伦理学相关问题
更新时间:2020-05-18 16:44:29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资料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本专业的其他专著有所不同:1.编者在30多年来学科发展史中首次阐明了司法精神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构架、主要特征、与医学及临床精神医学伦理学的异同,以及伦理学在司法精神鉴定中的重要性等问题,以期促使司法精神医学能够按照自身学科既定的目的和方向发展。2.编者拥有丰富的执业经验,在此基础上首次针对这些学科理论体系问题在本书中提出了修正意见,并阐述了修正的必要性、依据和方法。3.编者在30多年来学科发展史中首次编写了各类司法精神鉴定所需要的客观化、标准化的“司法心理测验”,包括检测伪装精神障碍、各种法律能力、伤病前智力推断、各类精神障碍影响社会功能、精神障碍者的暴力危险行为等领域的司法心理评估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以方便读者在鉴定实践中使用。4.编者在本书中对精神损伤与伤残鉴定各个环节作了详细阐述,包括精神损伤与伤残鉴定中的“甄别伪装”、“器质性精神病理综合征的诊断”“损伤或伤残标准使用及等级评估”“伤病关系及伤害因素参与的评定”“医疗护理依赖于三期评定”等五大关键任务的相关问题及其鉴定方法,不仅能使已经从事司法精神医学工作多年的老工作者有新的收获,也会让刚步入这支队伍的新成员一目了然。5.编者在撰写本书时,特别注重用实际案例来说明理论知识,几乎在鉴定的各个门类、常见问题、疑难问题的解答中均附有实际案例加以说明,密切结合鉴定实践,避免了空谈理论,充分“接地气”,让使用者得心应手。6.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比较犯难的问题在鉴定意见书的撰写与复核上,如何妥当地解决这一问题,本书编者专门阐述了司法鉴定意见书的撰写与复核技术方法,以供读者参考。总之,本书编者结合平素全国范围内诸多鉴定人提出的鉴定相关问题,并积几十年鉴定经验为一体精心编写了这本书,以期能作为读者日常工作的参考书。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高北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新西兰独特的意外事故综合补偿机制的历史演进为核心,呈现了新西兰《意外事故补偿法》(ACA2001)的全貌,同时纳入对澳大利亚、瑞典、美国和日本等四个典型国家的意外事故救济机制的历史和比较考察。通过历史和比较的考察,旨在以他山之玉为我国现有意外事故所致人身伤害的救济机制的整合和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思路。法律29.8万字
- 会员本书内容包括专业学习初期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应试方法;专业学习不同时期的包括家庭作业、研讨课论文、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博士学位论文在内的论文写作方法;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文献检索、文献引用技能等,介绍了法学院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法律23.1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对“架构”这一网络法原初概念的重新理解,解释数字生产方式的出现如何推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和政策调整,“架构”不仅是规制性手段,也是生产性空间,集中代表了数字生产方式需要法律保护的核心利益,围绕这一利益诉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生产过程和控制过程的一体两面,以及互联网从开放走向封闭的内在逻辑。法律26.6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编着眼中日学术交流,不但描述了日本刑法乃至国际刑法的历史与现状,追忆了中日刑法学交流中中方的重要推手“北高南马”(高铭暄、马克昌),思考了对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带来奇点临近时法律学者的使命;下编着眼历史流变中的中日关系,作者用历史的、比较的、系统的方法,对中日关系及东亚发展作出梳理和展望,表达了作者对中日置身其中的亚洲特别是东亚未来的关注,以及对亚洲、对人类当下及未来命运的法律8.4万字
- 会员本书集中回答了什么是社科法学,展示了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作者对社科法学从追随到反思再到自觉的过程,由此形成了对社科法学的系统性思考。本书着力对法律的社会科学、法律中的社会科学、法学的知识社会学三种知识类型进行研究,采取总分模式,共分为四编。法律28.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