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史:困扰巴尔干半岛一千五百年的火药桶在线阅读
会员

塞尔维亚史:困扰巴尔干半岛一千五百年的火药桶

(英)哈罗德·坦珀利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世界史21万字

更新时间:2020-06-24 13:17:44 最新章节:译名对照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塞尔维亚史》讲述了困扰巴尔干半岛一千五百年错综复杂的塞尔维亚史。6世纪,南部斯拉夫人南攻拜占庭帝国,是如何第一次点燃巴尔干火药桶的?是如何陆续建立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等独立公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北征巴尔干半岛与塞尔维亚帝国的灭亡存在怎样的关系?科索沃战役为什么决定了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命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如何统治塞尔维亚的?塞尔维亚是如何通过民族大起义实现独立的?俄土战争、《柏林条约》的签订是如何平衡列强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格局的?马其顿人大起义、巴尔干联盟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决战是如何影响巴尔干半岛历史走向的?为什么作者深信塞尔维亚战略位置决定了巴尔干半岛火药桶会再次被点燃?本书将详细解答。
译者:张浩
上架时间:2020-01-01 00:00:0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哈罗德·坦珀利
主页
  • 会员
    《腓特烈大帝与约瑟夫二世:18世纪的战争与外交》以中欧两位雄主腓特烈大帝与约瑟夫二世争霸为背景,以巴伐利亚公国继承战争为切入点,深入解读了欧洲主要大国参战、混战的历史。腓特烈大帝与约瑟夫二世各自的国家战略为什么存在冲突?巴伐利亚公国王位继承问题为什么成为引爆欧洲火药桶的的导火索?列强混战为什么无法彻底破坏欧洲均势?《泰申和约》建立的欧洲秩序为什么是脆弱的?俄罗斯帝国大军进入神圣罗马帝国产生了哪些历
    (英)哈罗德·坦珀利世界史13.9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这是作者继畅销书《京味九侃》、《北京段子》、《京城十案》和《动物奇案》之后的又一部“萨苏说故事”系列作品,以辛辣幽默的笔法和萨苏一贯独特的视角,讲述日本德川幕府(江户)时代将军、正室夫人以及后宫女官们勾心斗角、爱恨情仇,解析日本民族种种性格的历史通俗读物。
    萨苏历史12.5万字
  • 会员
    详细讲述了希伯莱民族从古代起源到成为世界文明重要一环的历史进程。通过对关键人物如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王和所罗门王的描绘,本书展示了希伯莱人在面对外敌和内忧时的智慧与勇气。深入分析了希伯莱人独特的信仰体系、社会结构以及他们在历史上如何坚守文化与宗教,最终在困境中不断重生。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叙事,更是一部反映人类精神与信仰力量的动人之作,适合历史与宗教爱好者深入阅读。
    时流历史8.1万字
  • 在这本演讲集中,西学大家赵林教授从5000多年前世界文明的起点讲起,以宏观而长程的视角为我们梳理世界文明的兴衰脉络,透视东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历史底蕴。我们将在书中看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达3000年的激烈碰撞,如何成为古代文明破茧重生的契机;古代文明怎样孕育子代文明;古希腊神话因何神人同性;追求物欲主义的古罗马文化如何化用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为何倡导人们寻求彼岸救赎;东方儒学为何强调和而不同
    赵林历史17.4万字
  • 会员
    一部全面回顾与剖析两次世界大战的权威历史著作。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反思,带领读者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年代,感受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与重建家园的决心。书中,作者首先概述了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与原因,包括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民族主义的兴起、经济危机的冲击等。随后,详细描绘了战争的进程与关键战役,从凡尔登绞肉机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高广深历史8.4万字
  • 1982年6月6日,黎巴嫩的边境燃起了战火,以色列兵分三路入侵黎巴嫩南部。当天深夜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诗人哈利勒·哈维手持猎枪走向自家阳台,面朝大海与学校钟楼,对准脑袋扣动了扳机。他的尸体摔出栏杆,掉到了楼下的一簇茉莉花旁。八天后,以色列军兵临贝鲁特城下。压垮哈维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仅是国家战败的耻辱,还有对整个阿拉伯民族走向复兴的绝望。半个多世纪以来,包括哈维在内的无数阿拉伯人曾为他们的世界构想过
    (美)福阿德·阿贾米历史23.7万字
  • 会员
    说到忍者,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飞天遁地、日行千里。实际上,战国时代的忍者虽然既不会用圆形的手里剑,也不会在水上行走,但在完成主君任务、变换自如地潜任何地方方面,谁也比不上他们。不留痕迹地帅气地改变历史,这就是真实的战国忍者。忍者是当时的“信息产业”,在那里汇集了当时最先的“科学技术”。本书将他们所拥有的智慧和技能一一用插图来解读,为你还原一群最真实的战国忍者。
    (日)山田雄司监修历史250字
  • 会员
    16—17世纪,中国丝绸风靡太平洋两岸,从王公贵胄的独有之物变为跨越社会阶层的“尤物”。跨洋丝绸贸易的出现,象征着全球商业网络的形成,一种世界性的物质文化随之产生。与印度洋航路相比,太平洋航路的独特之处是将明代中国与西班牙帝国直接联系在了一起。这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生丝与丝织品会在美洲市场流行?面对丝绸全球化的浪潮,明代中国和西班牙的应对有什么异同?全球世界,如何影响这两个历史悠久的
    段晓琳历史15.9万字
  • 会员
    透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具破坏性的商品——香烟,审视现代化、帝国主义、消费文化、劳资关系、企业创新、种族隔离等议题。本书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香烟的兴起与烟草行业的现代化为背景,探索全球第二大烟草公司英美烟草公司(BAT)在本土的发展及其在中国创建分公司的历史,追踪了这一时期中美烟草工业相互联系与影响的过程。作为社会组织,美国和中国香烟公司的内部情况非常复杂,人们在日常接触中必须跨越种族的差
    (美)楠·恩斯塔德历史22.9万字
  • 会员
    讲述了英国在17至19世纪成为世界头等强国的历程,其崛起与“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密切相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的崛起并非基于事先规划或激进口号,而是其民族特性如务实、保守和宽容的自然发展结果。英国文明成为当今世界的强势文明,尽管其带来的压迫和痛苦促使其他国家学习和适应,但其遗产至今仍在影响世界。
    高广深历史8.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