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创新教育新思维在线阅读
会员

终身成长:创新教育新思维

谢小庆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教育6.6万字

更新时间:2020-11-23 18:09:06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成长”概念和成长评估模型的书。书中作者提出:对于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实现“达标”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成长”;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即使暂时“达标”有困难,仍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成长”。这种“达标+成长”的新的教育评估模型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内容上,本书通过介绍美国各州使用的几种典型成长评估模型,讨论了与成长评估有关的一些问题。本书可以帮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了解“成长”的概念,这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20-03-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谢小庆
主页
  • 会员
    在快速变化的21世纪,孩子将来从事的行业今天可能还未出现,今天的一些热门职业那时可能已经消失。孩子掌握再多的知识,也赶不上一部联网智能手机的万分之一。以往,"知识就是力量”;未来,“思维才是力量”。以往,在职场中稳操胜券的是"有知识的人”;未来,独领风骚的将是“会思考的人”,将是“有智慧的人”。怎样保证孩子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不会败于机器人?怎样帮助孩子获得职场优势?本书的回答是: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
    谢小庆社科总论19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学生一生的发展为教育目标,拓展科学课堂的宽度、广度和深度,建立科学“大课堂”。关注学习和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因素,帮助他们亲历发现与建构的过程,逐步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为,使他们能够在探索中真正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李颖社科8.7万字
  • 本书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入手,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的融合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机会的把握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对大学生企业运营与管理创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做了简要分析;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
    汪淑双社科15.6万字
  • 会员
    本书涵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设备设施信息化管理、媒体宣传、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新校区能源应用、人才住房保障、育人资源整合、校园文化营造、餐饮服务保障、会议服务新挑战等内容,结合北大后勤实际情况开展内部治理体系的研究探讨。
    张念梅 张胜群编社科19.5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高校法学专业学习背景,为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指导,涵盖了法律职业发展的16+N种可能,详细介绍了内所、外所、法院、检察院、公安、仲裁、公证、国际组织、学术科研、TMT、金融创投、生命科学、电子商务、法律培训、法律科技、投行咨询等职业选择的具体内容与需要具备的素质,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地展现了法律专业就业岗位的工作状态和流程以及职业实务部门对招聘者的能力素质要求,帮助年轻法律人打破地域限
    郑丹妮主编社科26.9万字
  • 高校思政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思政课程建设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更是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的重要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进行合理地实践规划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进而引领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自我发展。本书从两方面入手,分为介绍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的内容并按照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的思路,对高校思政教育建设的教学方法
    王静静 李丽娜 邓燕社科15.9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的统计分析,描述了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状况、求职状况、高等教育状况、个人及家庭背景状况,梳理并阐释了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落实进展情况,探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为未来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政策咨询依据和信息资料。
    岳昌君等编著社科13.1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包括十一章内容,阐述了立方核幼儿体育课程的开发背景、实践历程、内涵概述、理论基础、活动案例、游戏创编方法、教学组织方法、课堂安全防护、评价体系、创新教学活动案例以及集团实践模式介绍。
    董进霞 门晓坤 钟逸婧编著社科14.2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外国教育历史中十位教育家流传至今的永恒教育理念作出解读,以历史的、理性的视角关注每位教育家独特的贡献,同时也关注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平衡。
    陈锋 王慧敏 柯诗梦 王丹社科18.7万字
  • 会员
    本书采访了30多位在国际组织任职或实习的北大校友,通过故事、讲述、思考,多维度、多层面呈现出国际组织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职责,跨年代、跨学科、跨岗位地展现着中国人、北大人在国际舞台上的风采与贡献。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编社科1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