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38辑/2019年·秋)在线阅读
会员

文化研究(第38辑/2019年·秋)

周宪 陶东风 胡疆锋 周计武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理论29.6万字

更新时间:2021-04-29 18:43:52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对“记忆”和“历史”的关系进行深入阐述,通过揭示两者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呈现它们在记住、解释、建构过去的意义方面的作用;对科幻文艺的研究既有对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细致解读,又有对西方科幻电影中的“隐私”主题、“元叙事”问题的深入分析;聚焦于新媒体环境中的青年亚文化的生产、消费与话语建构,涉及网络话语中的“自我矮化”问题、网络游戏的文化批判、泰剧粉丝的跨文化想象问题等;深入梳理“情动”理论在西方人文学术界的研究动向,以及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前沿思考。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研究了英国新左派如何发展出一系列关于“文化”的特殊观念,从而为后世的左翼批评理论寻找到了更为丰富而可信的对象,并提供了不同于欧洲大陆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新左派的文化观念是英国左翼在二战之后极为不利的形势下面临的多方压力以及寻求突围的冲动。新左派思想家以历史和经验的丰富性来对抗理论的抽象和还原倾向,提出了“普遍文化”“感觉结构”“文化唯物主义”等重要思想理论,丰富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从而形成了
    程祥钰文化22.1万字
  • 会员
    本书系是清华大学戴木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三册,系统研究阐发中华传统文化中核心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突出了传承弘扬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
    戴木才等文化21.1万字
  • 金融文化深刻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从古至今,金融文化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变迁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本书以五千年文明根系为锚,以“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根本途径,从文化基因层面探究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从国际比较视野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特色,从中总结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理论意蕴和实践要求。全书围绕“五要五不”的核心范式,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
    董昀文化14.6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中西方文学中经典喜剧性作品的解读,比较研究了中西喜剧意识的文化发生、中西喜剧意识的审美要素、审美本质、审美特征、审美风格和中西方关于喜剧意识的理论思考,阐发了中西喜剧意识审美意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从最概括意义上说,西方历史理性主义文化中的喜剧意识主要源自社会历史的微妙,中国伦理主义文化中的喜剧意识主要源自伦理道德的迷醉。
    马小朝文化18.8万字
  • 会员
    十方普觉寺位于北京海淀寿安山下,系清朝雍正皇帝赐名。该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初年,寺内供奉一尊檀香木卧佛,元代英宗时,复铸造五十万斤铜卧佛一尊,供奉于寺内,民间俗称卧佛寺。十方普觉寺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寺庙之一,自元代以后,皆为皇家寺庙,规模宏大、等级崇高、藏经众多、景观奇特,而在京师寺庙中颇负声誉。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曾经扩建,且建皇帝行宫。今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樊志斌文化17.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研究的专著,从精英批评研究延展至大众批评研究是本书的科研脉络。上篇精英批评研究,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为主要研究对象,各个章节的研究内容均立足于中国语境,研究议题均经由中国视角提出。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任务,解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策略,论述了突破西方文化影响的焦虑的方法,从美学角度探讨了唯物主义的伦理学理论,并对西方自由人文主义的悲剧观、无利害
    贾洁文化13.3万字
  • 会员
    一群相约星期二晚间读书会的师生以阅读作为交流,追求基于传播问题的跨学科阅读,感受读书生活的交流意义,沉浸于与作者的对话,达成主体间的意义分享;通过体验连接文本与现实,建构同情式理解;以诠释性阅读和参照式阅读丰富协商式理解,用问题式阅读和批判式阅读抵抗单向度理解。这群以改善人类交流为志业的师生,试图从跨学科阅读中寻找交流智慧,祈望通向“随波逐流”式的开悟状态,以超越交流的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本
    肖劲草 单波等文化25.1万字
  • 会员
    《华语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以获奖华语影片为例,以文化研究的视角,从具体的文本话语环境、叙事本体和接受对象出发进行文化认同的解析。综合跨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叙事文本和批评文本,以比较的视野分析海峡两岸和香港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由此来审视华语电影叙事中所涉及的文化身份问题,从而考察身份建构的复杂层次话语系统和权力关系。
    陈明华文化12.9万字
  • 会员
    本书系是清华大学戴木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三册,系统研究阐发中华传统文化中核心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突出了传承弘扬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
    戴木才等文化2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