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三编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三编

梁景和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中国史29.3万字

更新时间:2021-04-23 18:37:52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本土萌生的社会文化史从1988年至2018年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本书是对2015年至2018年四年间其发展状态的一个关注,主要视点仍然聚焦于理论与方法、书序与书评、学术综述等三个部分。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学术视野、路向和学术志趣多种多样,而中国本土萌生的社会文化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这一部分的努力与前行,能为中国社会文化史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梁景和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55.8万字
  • 会员
    本书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为高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在这部作品里,吕先生对中国自上古时代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军事、社会与文化等作了全面、简明的叙述与梳理,文字平实,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不失为一部上佳的中国通史读物。此次再版,对发现的字词、历史知识点等错讹一一予以订正,以期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版本。
    吕思勉历史29万字
  • 会员
    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
    樊树志历史40万字
  • 会员
    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
    樊树志历史41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48.7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50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45.9万字
  • 会员
    唐史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大唐王朝的崛起与衰亡。从隋末天下群雄并起,李氏家族招兵买马,艰难建立大唐;到盛世形成,万国来朝,长安一片繁华盛景;女性开始走向权力舞台;上层阶级从生活上的奢靡走向思想上的堕落……全书用76个故事,展现了二百余年的历史,展现了唐太宗、唐玄宗、李白、杨贵妃等代表人物的命运走向与时代风云。
    蔡东藩著 汪锋编历史14.7万字
  • 会员
    拨天洞穴中的灰烬,依稀可见火光在四壁投下的阴影。解读伏羲神农的传说,似能想象先民生存的艰辛。夏桀无道,成汤吊民伐罪,取而代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盘庚迁殷,四处游移的都城,从此有了定所。殷商杳杳,拂去甲骨上的尘埃,那笔划质朴的文字,不觉间已伴随华夏千年。文王治岐,万发咸和。三分天下有其二,仅在弹指百年间。周命维新,圣人代出。文王拘而演《周易》,武王伐纣,《牧誓》长流传。
    龚书铎 刘德麟主编历史13.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晚清中国的光与影:杜德维的影像记忆(1876-1895)》是作者在中国任职期间拍摄的摄影集,记录了1876-1895年间北京、福建、江浙沪、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人物、风光、建筑、物什及作者家人和朋友,这230多幅照片记录下了作者眼中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是晚清重要的实景资料。这些照片不仅是19世纪末中国的面貌,也是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中国的侧写。透过西方人
    (美)杜德维中国史1.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广东江门(五邑)的银信为素材,通过研究银信邮史与侨史,揭示银信对五邑侨乡社会的影响。全书以台山银信为立足点,包括获奖邮集《广东五邑银信(1896—1949)》复印件、台山现存50家银信机构遗址及相关的银信档案、银信邮史研究论文以及台山侨批故事等,精选近千封银信档案,阐析银信邮史,介绍台山银信机构的历史发展轨迹,展现丰富多彩的银信文化,描摹侨乡文化的斑斓面貌。
    李柏达编著中国史13.7万字
  • 《这里是中国2》以近代以来一百年为时间尺度,讲述现代化进程之下,中国的地理变迁和中国人的创造,呈现这个蓝色星球上伟大的地表塑造。通过原创摄影图片及充满情感温度的文字,描绘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让我们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自身所处的自然世界,并以可感知的方式收藏大自然的美好。100年,我们重塑了一片山河100年,我们振兴了一个民族100年,我们改变了一个国家从没有一根钢
    星球研究所中国史12.5万字
  • 会员
    《清王朝的最后十年:拉里贝的实景记录》是作者拉里贝在法国公使馆内负责安全保卫工作期间拍摄的摄影集,拍摄地主要在北京及周边地区,这些照片记录了1900年到1910年之间清末中国的各种人物、家具、服饰、戏剧、建筑、街道、佛像石刻等。透过这些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百年前真实存在过的中国。这些照片不仅是19世纪末中国的面貌,也是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中国的侧写
    (法)菲尔曼·拉里贝中国史1.2万字
  • 会员
    本书书是姜鸣先生继《天公不语对枯棋》之后的又一部详细写晚清政局和人物的作品。晚清,是中国新旧时代的交替,在这变化中,既有对旧事物的执着,又有对新生事物的渴望和好奇,在这个时代不论是文化、思想、体制、技术等都在不断的变化,随着掌权者的思维变化着、碰撞着。正是这种碰撞给这了这个时代的人物以特别的关注,关注着时局和人物的细微变化,值得每一位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一读。
    姜鸣中国史18.3万字
  • 会员
    辽宋夏金时代正值我国出版业的黄金时期,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权继承了辽与北宋已有的出版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为推动我国北方地区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元朝的出版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目前学界对于金代图书出版的研究尚存在许多薄弱的地方,无法全面地认识金代的图书出版。并且现有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于金代图书印刷的研究,有关金代图书编纂、金代刻书地点、金代图书的流通等问题还需进行深入探讨。本书稿
    李西亚中国史1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