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纳兰词全编笺注(增订版)
更新时间:2021-05-08 17:18:30 最新章节:第10章 附录
书籍简介
《纳兰词全编笺注》是由苏缨笺注、收录了纳兰容若全部词作的一部作品。清代词坛中兴,纳兰容若作为梁启超盛赞的“清初第一才士”,其词独树一帜,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学术大师王国维更在《人间词话》中誉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殁后,平生师友为其编刻《通志堂集》,录词四卷,共三百首,皆为顾贞观手订,张纯修亦编刻有《饮水诗词集》。其后纳兰词迭有刊刻,校勘日精,现可确定纳兰词共三百四十八首,于本书全部收录。另精选纳兰代表诗作十一首,以期更完整呈现纳兰诗词创作风貌。纳兰词虽素以明白如话著称,因其学养深富,实则用典精深、含义幽微、婉转曲折。前人释读注本很多,但仍有很多漏释、误读,由此产生对词作主题理解的偏差。苏缨广采众家之长,精心考订材料,从创作背景、文字训诂、古事今典、史料知识、修辞章法等方面增补纠谬,更对相关重要文献如顾贞观、吴绮两篇《饮水词序》与鲁超《今词初集题辞》做了笺注。透过苏缨新注,我们更能感受纳兰词深情婉约的风致,更能接近他至真至性的精魂。
品牌:博集天卷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博集天卷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从明代诗学内在问题出发,在中国诗学整体理论视野中,展开对清代诗学的全面探讨。作者提出,真伪、正变、雅俗三对基本观念制约明清诗学的历史进程。全书十六章,在充分占有并深入研究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揭示清代诗学的演变轨迹及整体特征,探究各时期诗学的理论问题与价值取向,考察各诗学流派的群体构成及理论主张,比较各派之间的承嬗关系与诗学异同,阐述重要诗学家的理论体系及独特贡献,对清代诗学的历史与体系作了论文学48.7万字
- 会员本书是“跟着诗词游浙江”书系之“浙东唐诗之路”卷。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自钱塘江经绍兴、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再达新昌,直至台州天台及温州的诗意之路。本书以诗为起点,以路为依托,以场景、故事和风物为叙述载体,记录蕴含于自然风光、传统村落、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代生活空间中的浙江人文风韵,以此传递出诗路浙江所包含的最安静的风景和最沉默的文明,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独特而又鲜明的东方生活美学。本书充文学3.9万字
- 会员《中国诗歌研究》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栏目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在海内外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是广大诗歌爱好者和广大师生的重要参考书。文学23.4万字
- 会员隋炀帝开大运河,为后世中华文化中心的南移做了铺垫。如今的大运河东西两岸,沉淀着诗歌,埋藏了诗人,延续着诗景,逸散着诗情。大运河诗路主线沿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域为核心,是历代诗人寻迹江南的重要文化水脉。本书以诗为起点,以路为依托,以场景、故事和风物为叙述载体,记录蕴含于自然风光、传统村落、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代生活空间中的浙江人文风韵,以此传递出诗路浙江所包含的最安静的文学3.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