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珍藏版)在线阅读
会员

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珍藏版)

(英)马特·里德利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18.4万字

更新时间:2021-05-13 17:18:08 最新章节:谁偷走了集体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这样雄心万丈的任务几乎难以完成,上述所有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我都不敢说自己拥有最终的发言权,我甚至不能确信我在本书中讨论的很多思想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其中的一些思想最后被证明引领着正确的方向,我就会感到很满足。我的目的是要让你相信,一定要设法走出自身的局限,回顾一下我们这个有着各种缺憾的物种。自然学家都知道,每种哺乳动物都可以根据其行为差异轻而易举地对其加以辨别,恰如根据外表辨别它们一样容易,我相信人类也一样。我们也有一些怪异的、人类独有的行为方式,将我们和猩猩、宽吻海豚区分开来——简单说来,我们有着进化而来的本性。我这样一说,听起来好像显而易见,但是我们真的很少会这样说。我们老是把自己拿来和自己的同类比,这种狭窄的视角委实令人沮丧。所以,假如说有个火星上的出版商要你写一本讨论地球上的生命的书,你会为每种哺乳动物各写一章(这本书肯定会成为大部头),不仅描写它们的体型,同时也会描写它们的行为习性。你已经写到猿这类动物,现在你的任务是要描写一下智人。对于这种看起来很好玩的大型猿类,你怎样去概括它们的行为特征?最先出现在你脑子里的一个想法就是“群居动物”:它们生活在较大的群体当中,并且个体成员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也正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吴礼敬
上架时间:2021-05-01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马特·里德利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利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2008~2010年的数据,区分受雇就业与自营就业,重点考察农民工工作转换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不同的工作转换模式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差异,最后从职业流动和人力资本回报角度来诠释工作转换无法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原因。研究发现,工作转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的作用非常有限,要真正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需要改变农民工就业环境,使农民工实现稳定就业、适度流动。
    明娟社科8.6万字
  • 会员
    中国政府创建社会服务的构想大致始于2010年,但当时社会服务的碎片化特征明显,远不能适应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和要求。2018年底,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为社会服务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本书把社会服务的发展与公共政策分析相结合,将社会服务制度框架设立为基本社会服务制度设置、行政制度设置、供给制度设置和监督检查制度设置四大板块,从公共政策与公共治理的理论视角来分析如何创设社会服务制度。
    李兵社科10.3万字
  • 会员
    村改居是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社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多为不断产生的、新的、现实性问题。村改居带来了社会保障、户籍改革、环境等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也带来了民众利益保护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书主要立足于长三角区域,以问题为导向,描绘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诉求的新形态。
    赵定东社科32.4万字
  • 会员
    《社会学刊》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刊登国内外社会学及相关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研究述评、新书书评等。本书是第2期,其中专题研究部分基于上海社会研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针对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社区老龄化、社区意识、城市地区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以及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译介部分则介绍了目前社会学对城市社区研究的相关理解,或者是提出了一种针对社区问题的网络分析方
    刘欣主编社科14万字
  • 会员
    过去20年,中国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中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型。尽管在这期间中国的基层社会出现了一波城市暴力兴起的大事件,但总体上保持了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稳定,这在某种意义上颠覆了亨廷顿悖论:现代性带来稳定,现代化却滋生着动荡。如何理解这一中国经验?本书尝试从基层的视角,从微观机制的角度,探讨亨廷顿悖论何以在城乡中国的治理图景中失效。
    魏程琳社科19.5万字
  • 会员
    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农人才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关注了中国三农人才政策制定过程本身。本书选取了近年来运行较为成熟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这一典型政策案例,运用托马斯·戴伊提出的过程模型理论,对中国三农人才政策制定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全景式的分析。通过分析,本书认为当前中国三农人才政策仍然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中国三农人才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应进一步借鉴法治思路。
    孙大伟社科14.9万字
  • 会员
    曾被拿破仑称为“睡狮”的中国,在近几十年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巨大的社会变迁。人们在思考,这对于既有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经验?本书主要探讨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社会学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作者全面梳理了近代以来社会学传入中国之后,有影响力的代表性学者和著作,将学术思想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线索统一起来;其次是用社会学的学科视角分析中
    李培林社科23.2万字
  • 会员
    至少在近几千年,家庭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世界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载体。在近代中国,家庭却沦为革命的对象。本书研究近代中国的家庭革命,探讨这一反常的现象何以发生及怎样发展。在传统政教体系崩溃的进程中,家庭面临国家、天下(世界)、个人、社会等力量的冲击而丧失了其作为社会基石的地位。家庭革命是相当复杂、深刻的,既包括进步改良之意,也包括根本废除之意。中国在近代国际竞争中的失败,造成读书人不仅激烈
    赵妍杰社科30.9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政治发展理论与社会治理理论,回顾了明清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并对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学理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并从实践角度探讨了我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
    吴丕 王怀乐 任刚强等社科15.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人工智能的进步咄咄逼人,似乎在不远的未来将让我们中的许多人失业。但我们当然不想坐以待毙,而且我们还有一个强大的秘密武器,那就是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通常你会听说我们平常只用了大脑10%(或者20%,30%......)的潜力,这是假的,因为大脑的能力可大可小,全看你怎么用它,没有人知道它极限的潜力有多少,更不用说算出这个百分比了。与人工智能所用的机器学习类似的是,我们人脑的
    周林文社会学9.4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客观和主观的双重维度呈现社会分层研究中的一系列重要发现。客观维度方面,主要从阶级阶层结构、中产阶层、性别不平等、科学界分层等探讨转型时期的中国不同领域的社会分化与不平等问题。主观维度方面,主要从分配观念、阶层认同、地位流动主观影响等入手,揭示客观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化在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反映。本书的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社会治理、社会稳定尤其是社会安全阀机制的构筑提供理论与经验启示。
    秦广强社会学14.5万字
  • 会员
    本书精选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8级劳模班16位学员的故事汇集成册,这些学员都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受到各种表彰奖励。全书采用口述体记述,由先进人物亲口讲述自己的故事,其中有个人成长的经历,有亲情、爱情、友情,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委屈,甚至逆境中的辛酸,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一个个真实的、在大众中成长起来的先进人物的形象。
    吴麟 李珂社会学21.4万字
  • 会员
    本书精选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7级劳模班16位学员的故事汇集成册,这些学员都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受到各种表彰奖励。全书采用口述体记述,由先进人物亲口讲述自己的故事,其中有个人成长的经历,有亲情、爱情、友情,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委屈,甚至逆境中的辛酸,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一个个真实的、在大众中成长起来的先进人物的形象。
    李珂 吴麟社会学2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异地城镇化(农民工)”及“就近城镇化(农转居转型社区)”双重视角,基于横向调查与纵向监测数据,阐释当前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及阶层分化现状、特征及问题,提出城乡差异化融入的应对策略,并对转型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及家庭发展进行评估,通过社会工作实务介入开展失地妇女就业促进、儿童抗逆力培养行动研究,提出构建系统化的家庭发展政策体系,以应对社区急剧转型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刘建娥社会学11.8万字
  • 会员
    本报告利用我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公布的数据资料,并利用多种来源的专项老年人调查资料,认识和把握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变化情况,着重报告了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分析研究了相关的老龄社会政策、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现状及问题,从学术研究和社会政策的视角,提出了各方面的解决措施以及对策建议。
    姜向群 杜鹏主编社会学1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