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在线阅读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

(美)戴维·凯斯勒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心理学心灵疗愈14.5万字

更新时间:2021-06-24 17:33:34 最新章节:致谢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2020年初,一场突出其来的疫情让地球人感到惊愕与无措。面对势不可挡的病毒,面对这场艰巨的战斗,全人类正在共同努力,顽强抵御。我们明白,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当人生中大大小小的灾难来临时,脆弱的生命显得愈发无常。而那些失去人生挚爱的人,在哀痛的巨大阴影下,他们如何振作起来?如何继续生活?如何找寻生命的意义?五十多年前,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提出了“哀伤五阶段理论”。她认为,哀伤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这五个阶段。之后,罗斯博士的得意门生戴维·凯斯勒传承并实践着哀伤理论,他关于哀伤的治疗也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与信任。2016年,凯斯勒的小儿子意外离世,引发了他对于哀伤本质与死亡意义的更多思考。他发现,哀伤五阶段之后还有第六个关键阶段,那就是找寻生命的意义。凯斯勒认为,当面对人生意外的、毁灭性的打击时,我们需要慢慢接受现实,用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方式纪念逝者,找到能够与逝者保持联结的方式,并下定决心重新投入生活,用爱化解痛苦,认真书写余生。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刘颖 孟宪妮
上架时间:2021-06-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戴维·凯斯勒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畅销全球的《生命的重建》一书的姊妹篇。露易丝·海以生命演进的时间顺序叙述,从童年遭遇巨大创伤起笔,到爱情的纠结、工作的迷惘、健康的忧虑、老年的关切,甚至面对死亡的恐惧,娓娓道出了生命的真谛:我们对自己和人生存有怎样的信念,我们的未来就会变成什么模样。露易丝·海还广泛探讨了如何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植入全新的正面激励,选择更好的人生信念。爱生活,爱自己,我们能创造美好的未来。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心理
    (美)露易丝·海心理9.8万字
  • 会员
    心理治疗大师、家庭治疗的创始人弗吉尼亚·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冰山,能被看见的只是外在的行为。我们在人际沟通中,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行为,因为复杂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都隐藏在水面之下——那是我们真正期待被看见的部分,也是深层次沟通发生的地方。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不但能用于自我探索,更是人际沟通的利器。沿着冰山脉络展开对话,只需寥寥几句,就能带来惊人的神效。因为那是真正“直抵内心”的对话,是让
    李崇建心理8.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畅销全球的《生命的重建》一书的姊妹篇正念篇。露易丝·海以生命演进的时间顺序叙述,从童年遭遇巨大创伤起笔,到爱情的纠结、工作的迷惘、健康的忧虑、老年的关切,甚至面对死亡的恐惧,娓娓道出了生命的真谛:我们对自己和人生存有怎样的信念,我们的未来就会变成什么模样。露易丝·海还广泛探讨了如何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植入全新的正面激励,选择更好的人生信念。爱生活,爱自己,我们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美)露易丝·海心理7.2万字
  • 会员
    在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中,高敏感者就像一群拥有奇妙触角的精灵,他们能够捕捉到生活中最微小的美丽和最细腻的情感。但有时,这份特殊的天赋也会给他们带来困惑和压力,甚至让他们在喧嚣中迷失方向。作为一位高敏感者,本书作者卡罗琳·科昂·林将用她那支充满魔力的温暖画笔,陪伴着我们走入高敏感者与众不同又丰富细腻的内心王国。
    (法)卡罗琳·科昂·林心理1.1万字
  • 会员
    自我疗愈,是一种激发自我力量,让人重新焕发活力的过程。当我们受到伤害、感到疲惫时,自我疗愈让我们有机会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在本书中,作者布朗博士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思维方式——“心灵自愈的四大支柱”,即呼吸、睡眠、饮食和运动。布朗博士研究认为,优化这四大支柱有助于我们获得目标感、平衡感和满足感,并充满希望地生活。他通过分享自己和患者们与抑郁症斗争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这四大支柱如何影响着我们的
    (美)格雷戈里·斯科特·布朗心理9.4万字
  • 会员
    《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是《心理医生对你说丛书》中的一册。身处不断变化的时代,社会发展的压力使人们越来越难以找到自我。焦虑、烦躁、愤怒、失落、紧张、恐惧等情绪在无形中蔓延,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日渐渐凸显,这已经成为困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主要问题。
    朱建军心理13.6万字
  • 会员
    我们生命中的困惑、挑战、挣扎,常常都集中于两个核心问题:我所想的和我体验到的不同。我想成为那个人,但我体验到的是自己并不是那个人。这两种冲突让我们发起了一场内在战争,产生了消极想法、负面情绪,甚至负面行为。于是我们总想着改变自己,去掉那些“坏的”部分,以为去掉“坏的”就会剩下“好的”。然而这种努力改变往往让我们陷入无形的泥沼,我们的天赋、创造力、生命力不断被抑制和消耗。“其实每一种负面行为背后都有
    黄仕明心理11.6万字
  • 会员
    记忆是创伤疗愈的核心问题。治疗师必须探究患者的过去如何在当下上演,才能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未来。创伤记忆不同于其他普通的记忆。普通记忆是会随时间改变和衰退的生命故事,创伤记忆则是再现的身体感觉与动作,伴随强烈的恐惧、羞耻、愤怒和崩溃等消极情绪。心理创伤的痕迹不是对储存为一件过去发生的坏事情的叙述,而是一种被体验为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的身体感觉,而且这种威胁会被感知为发生在此时此刻。本书讲述的是我们如何
    (美)彼得·莱文心理9.1万字
  • 会员
    当卡里亚德只有十五岁的时候,她成了那个失去父亲的人。哀痛如潮水般反复袭来,她选择向悲伤“五阶段”模型寻求帮助,却发现这一理论难以涵盖她混乱的悲伤体验。十多年后,仍走在自救路上的卡里亚德开始做《悲伤播客》,与更多的悲伤者一起反思各自的经历,谈论死亡。在倾听与被倾听的过程中,她逐渐获得了解放。本书分享了卡里亚德从对谈中得到的关于悲伤的知识,记述了她一路负重前行学到的一切。书中谈到不存在正确的悲伤姿态,
    (英)卡里亚德·劳埃德心理1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