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扶贫接力: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二十年思考
政治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19.4万字
更新时间:2021-11-19 18:35:35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以共青团中央书记贺军科同志在支教团项目实施20周年报告会上的讲话为序。本书作者在大量翔实的调研数据基础上,对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二十余年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20年时间,支教团人数从首届101人增加至2159人,累计派遣志愿者18325名;支教地从初5省7县发展到如今覆盖中西部20省301县,支教中小学达600余所;参与项目的高校由初22所扩大到全国共194所。同时,20年时间,研究生支教团已成为共青团参与基层支教扶贫的重要平台,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载体,为推动西部教育事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出青春的力量。正如本书作者张晓红教授在后记中写道:“本书尽管是对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二十年发展的思考,但我们更希望它能对今后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持续开展有所裨益。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唤起更多人来关注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关注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
品牌: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晓红等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志愿服务条例》为基准,以《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培训课程指导大纲(第1版)》《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指引》等文件为指导,全面总结了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的理论脉络、功能价值、发展现状和实践路径。全书分为政治教育篇、通用知识篇、服务技能篇三部分,共计八章。政治教育篇可以帮助青年理解国家政策、认识社会发展,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与党的执政理念;通用知识篇可以帮助青年学习掌握志愿服务的技能、组织政治16.2万字
- 会员20世纪60年代爆发的美国大学生运动横跨时间长、参与人数多、叠加效应大,曾一度引起全美国恐慌,却在70年代中期消亡了。为什么运动“毫无征兆”地结束?本书深入剖析了导致美国大学生运动衰落的各类因素,指出这场大学生运动是在各种力量的拍打和撞击下退潮的。这其中,既有社会变迁因素的作用,也有大学治理和环境变化因素的作用,更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因素的影响,它是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所组成的多重因素影响之下的结政治19.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20世纪60年代爆发的美国大学生运动横跨时间长、参与人数多、叠加效应大,曾一度引起全美国恐慌,却在70年代中期消亡了。为什么运动“毫无征兆”地结束?本书深入剖析了导致美国大学生运动衰落的各类因素,指出这场大学生运动是在各种力量的拍打和撞击下退潮的。这其中,既有社会变迁因素的作用,也有大学治理和环境变化因素的作用,更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因素的影响,它是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所组成的多重因素影响之下的结工农组织1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