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坊信札在线阅读
会员

磨坊信札

(法)阿尔封斯·都德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外国随笔9万字

更新时间:2021-11-18 14:13:41 最新章节:译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在繁忙的生活中,压力、疲劳、挫折、迷茫,容易使一颗年轻的心陷于焦虑,身心疲惫。天才横溢的法国作家都德,就面对过这样的困境。他选择从很多人向往的巴黎,撤退到家乡普罗旺斯休养身心,游走在法国南方的松林、草地、大海、河谷、山坡等自然风光之中。他用简单直接、纯净细腻的笔触,将鸟语、花香、云的翻腾、风的吹拂、星星的闪耀、海涛的呼啸、悠扬的铃声、薰衣草的味道,奇迹般变成24篇治愈人心的书简,给无数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滋养,陪伴他们走出人生低谷,漫漫长夜不再孤独,被誉为“永不过时的枕边书”。翻开《磨坊信札》,带你发现日常之美,获得心灵的自由!
译者:何敬业
上架时间:2021-08-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法)阿尔封斯·都德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罗马日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裘帕·拉希莉用意大利语书写的最新随笔集,一共二十三篇文章,记录了她学习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寻找一种“新的声音”的漫长过程。这不是一本枯燥的语言学习笔记,而是一位小说家开拓新领域的心灵启示录——语言的、文化的、自我意识的。创作者在某个时刻感到有必要改变路径:这是一种疯狂的冲动,它可能意味着放弃自己作为表达者原有的特性与标志;这也是大胆的纵身一跃,收获的
    (美)裘帕·拉希莉文学5.3万字
  • 会员
    加文·弗朗西斯认为,康复并不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而是一场医生、病人、照护者都要亲身参与的行动。我们要理解康复的节奏并主动投入时间、精力,通过有益的方式改变人生。凭借30年从医经验和来自心理学、文学等多领域的见解,加文·弗朗西斯为康复提供了深刻、实用且充满希望的指南。打破治疗是被动的观念,以智慧的方式展示了我们应当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改善环境,从而走出困境。在医学是科学与良善的结合这一信念的驱使
    (英)加文·弗朗西斯文学3.4万字
  • 会员
    拥有一个终其一生都在享受生命带来的所有乐趣,无缝切换于拳击手、斗牛士、战地记者、丛林猎人、海上渔夫、诺奖作家的硬核父亲,是怎样的感受?一个对孩子的体重和稿子的页数一样烂熟于心的伟大作家,如何让书信成为照射到父子关系上的一束光?本书是海明威与次子帕特里克近三十年通信的精选集。这些家书始于帕特里克四岁那年收到正要赴东非游猎的父亲的第一封信,止于1961年那个被一支霰弹枪结束了一切的夏天。父子两代人通过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美)帕特里克·海明威文学12.6万字
  • 会员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梅内斯,曾在人生低谷期和一头名为小银的小毛驴作伴。小银天真而有灵性,是作者孤独的时候亲密的伙伴。他们一起走过山川小河,感知所有细微的美好:朝阳、晚霞、玫瑰色的云,也感知每一种生命的死亡:金丝雀、老马、小女孩,以及小银。整本书交织着爱与陪伴、孤独和生命的感悟,配以五十余幅治愈彩插,温暖动人。《小银和我》与《夏洛的网》《小王子》并列世界三大心灵读本。如果在你的纯真岁月里,也曾有一个可
    (西)胡安·拉蒙·希梅内斯文学6.4万字
  • 每年数百万人踏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宏伟的大理石楼梯一睹其中的奇珍异宝。但只有寥寥数人能不受限制地探访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就是穿梭其中的保安。帕特里克?布林利曾在《纽约客》杂志拥有令人羡慕的一份工作,不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哥哥患癌症去世后,他发觉自己失去了继续生活的力量,于是他辞去《纽约客》的工作,到他所知最美的地方寻求安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个暂时的避难所最终成为他的第二个家,他
    (美)帕特里克·布林利文学11.6万字
  • “‘不’对他来说并不代表‘不’。”“我知道好莱坞的每个人——我是指所有人——都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但每个人都害怕得不敢说一句话。”“我希望他们也足够勇敢。要知道,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他们的女儿、母亲和姐妹身上。”2017年,《纽约时报》和《纽约客》先后报道了数十名女性遭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性骚扰、性侵事件。本书作者罗南·法罗在《纽约客》发表的相关报道获得2018年普利策新闻奖“公共服
    (美)罗南·法罗文学22.6万字
  • 从秋天到春天,在英格兰东部一片平坦的湿地上,J.A.贝克追逐着游隼的身影。他沉迷其间,痴痴地追随这种鸟,观察它们——在天空中,在地面上,追逐、捕杀、进食、休憩……在日复一日的追逐中,他作为人类的意识逐渐消融,无可避免地被一种鹰的意识所取代……这并不是一本关于观鸟的书,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只鹰的书。关于一个人,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
    (英)J.A.贝克文学12.4万字
  • 会员
    《异端的肖像》是涩泽龙彦聚焦于西方文化史上著名的“非正常”人物群像的随笔集,其中包括建造新天鹅堡的“狂王”路德维希二世,体现了20世纪神秘主义思想的“魔法师”葛吉夫,《追忆似水年华》中夏吕斯男爵的原型孟德斯鸠-伏弗藏萨克公爵,奇书《瓦泰克》的作者、隐居者贝克福德,圣女贞德昔日的伙伴、连环杀人犯吉尔·德·雷,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张处死路易十六的狂热革命家圣茹斯特,以及荒淫而早夭的少年罗马皇帝赫利奥加巴
    (日)涩泽龙彦文学8.7万字
  • 会员
    赫兹里特的散文包罗很广,有政论、有文论、有剧评,还有哲理性的作品。但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的随笔或称“杂志体散文”,可以说,英国的这种文体在他手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本书选译的正是他的随笔代表作。这近二十篇佳作,尤其是《作画之乐》《诗人初晤记》《论平实之体》等几篇,体现出赫兹里特风格最大的特点:善于将闪光的思想与轻松自然的笔调相结合,常能在一般的题目中提出别人意想不到的见解。潘文国先生是著名语言学家、
    (英)威廉·赫兹里特文学15.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不要再沉迷优化人生》如果你厌倦了在这样的时代仍然把一切都做到最好,遵循一堆整理魔法术和断食法的话,那就不要错过这一本可以启发你活出享乐生活态度的书。《休息不羞耻》休息一下像是无关紧要的间隙,一个被规划好的日常生活中的空隙,好似一时兴起的心情,有时难以忍受。毕竟,重要的是发生在之前和之後的事情,不是吗?我们对休息本身如此缺乏关注和爱,是不值得的。事实上,它是一个真正的惊喜袋,一个充满了意义和内涵的
    (德)安德烈娅·格尔克外国随笔12.4万字
  • 会员
    在这个由人类和快速气候变化主导的世界上,大大小小的物种越来越容易灭绝。记者M.R.奥康纳探索了科学家们为拯救这些物种而采取的极端措施,从圈养繁殖、基因管理到灭绝术等。作者在讲述16世纪大帆船发掘、佛罗里达沼泽地黑豹追踪、非洲古代雨林、尼安德特人工具制造和低温DNA库的故事中,奥康纳探究蟾蜍、沙漠鱼、北白犀、旅鸽等的拯救科学,同时,也关注进化、科技、圈养等的伦理问题。书稿文笔优美,对独特物种的特性描
    (美)莫拉·R.奥康纳外国随笔19.9万字
  • 每年数百万人踏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宏伟的大理石楼梯一睹其中的奇珍异宝。但只有寥寥数人能不受限制地探访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就是穿梭其中的保安。帕特里克?布林利曾在《纽约客》杂志拥有令人羡慕的一份工作,不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哥哥患癌症去世后,他发觉自己失去了继续生活的力量,于是他辞去《纽约客》的工作,到他所知最美的地方寻求安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个暂时的避难所最终成为他的第二个家,他
    (美)帕特里克·布林利外国随笔1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