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徐梵澄国学三书:唯识菁华
更新时间:2024-07-30 11:16:15 最新章节:附录二 肇论
书籍简介
唯识学,创始于玄奘,堪称佛教哲学之极致,亦是中印思想交流之硕果。徐梵澄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精神哲学家、翻译家和印度学专家,被誉为“现代玄奘”,“只留下背影的一代大师”。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加入中印文化交流计划,赴印度泰戈尔国际大学任教;1951年入南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任华文部主任。1960年代是徐先生对于中国传统学术菁华的宣扬期,以英文著出《唯识菁华》,意在向西方读者介绍唯识学,并于1990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后收入《徐梵澄文集》卷三,2006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在书中,徐先生以批判哲学探究了唯识论的起源、发展及佛教衰落之主线,并以问答方式解疑,力图沙中淘金,剥去千年层累之糟粕,揭示唯识学之菁华。
品牌:世纪文景
译者:梁珏
上架时间:2024-07-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世纪文景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举办的“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诠释研讨会”的论文结集,汇集众多礼学研究大家及学术新锐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诠释等方面探讨相关议题,以推进礼学研究的多维度发展。哲学31.5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经学研究”“版本校勘”“专人专书”“儒学新论”“域外汉学”等六部分,收录了《丧屦形制考》《荀子对孔子正名论的逻辑化发展》《佚诗考》《关于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单疏抄本流传考》等文章。哲学31.3万字
- 会员“中华经典百句”和“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是中华书局推出的当代各领域名家、大家讲读中华经典的“大家小书”。“中华经典百句”,选取国人必知的经典金句,纵横古今、贯通中西地进行讲解和阐发,导引读者轻松自由地汲取中华经典的文化菁华,建构立身处世的精神世界。王阳明是十六世纪明代中国的大儒,他的思想被后人称作“阳明心学”,是宋代程朱理学之后儒家哲学发展的又一理论高峰。而记录王阳明论学语录和书信集的《传习录哲学8.1万字
- 会员李翱哲学影响儒家思想发展的全局,是汉唐儒学向宋明理学过渡的津梁,其不仅关涉心性结构的创新,还深刻影响到儒家新思维方式的形成。本书全面研究了李翱的哲学思想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史、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以中国古代人性论的精神转向为核心,阐述了李翱哲学在儒家人性论转折中的分水岭作用,分析了其对宋代“心统性情”说和性二元论的重要影响;从法象思维、体用论、理一分殊发展的视角,探讨中国古代性与情之间双重关系的发展哲学29.1万字
- 会员公孙龙是战国后期著名的逻辑学家和辩士,其著作《公孙龙子》是先秦名辩学派至今尚存的唯一完整文献。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立足于《公孙龙子》六篇文本,进行详细校注、今译、英译和注疏,重新整理和编排顺序,并运用文史互证等方法,探求公孙龙思想发展的轨迹,以重建公孙龙的思想体系。下编将公孙龙的思想分为逻辑学、语言学和一般哲学,分别结合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欧陆语言分析哲学和西方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多学科的分析和对哲学3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