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布鲁斯化的伦理书写:理查德·赖特作品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2 17:35:46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非裔美国学方向的专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理查德·赖特作品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的整体框架由五章构成。第一章围绕着“流变的布鲁斯与黑人生存伦理”以及“赖特布鲁斯化的伦理书写”这两个中心论题展开论述。后面四章则将理查德·赖特不同时期的四部小说《土生子》《黑孩子》《局外人》和《父亲的法则》视为一个动态的作品体系,将这些小说的主人公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男性主体群进行研究,以此来辨析黑人生活的伦理环境以及他们身处的伦理关系与他们做出的伦理选择间的内在联系。本书通过比较理查德·赖特小说体系与布鲁斯音乐主题呈现的相似性,分析其中隐含的伦理价值观念,阐明了理查德·赖特在其小说中历时地勾勒出了黑人男性从男孩—男人—父亲的伦理身份的转型,实则是对布鲁斯传统的继承与对黑人生存伦理的书写。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怡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承续楚风流韵和丁玲、周立波文脉,“文坛岳家军”及所谓“文学德军”集体走进新的世纪,经过近20年来的淘洗、冲刷、冶炼和转型,洞庭湖区域再次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诗人,形成湖区特有的文学气象,而研究和推介洞庭湖区域文学创作,亦成为本土文学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全书共分4篇9章53节。第一篇“现象论”集中论述“桃花源诗群”和“武陵小小说现象”。第二篇“作家论”重点研究昌耀和少鸿两位作家。文学28.5万字
- 会员全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侧重网络文学批评的历史呈现,从文本形态、批评主体、传播方式等角度,对网络文学批评做了系统的分析;下编则侧重以批评理论解读网络文学批评观念、批评标准、批评功能、批评影响力。同时,本书的导言强调网络文学必须入正统文学史,结语又对网络文学批评做了进一步追问,对于当代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来说,批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欧阳友权教授长期从事网络文学研究,是当今学界网络文学方面研究权威。文学26.9万字
- 会员本书在现代空间理论视阈之下全面考察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的文学作品,以空间的不同层次: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和精神信仰空间为经,以英雄史诗、抒情诗歌、圣徒传记、智慧文学等不同类型的文本为纬,探讨了重点文本所阐发的空间概念及地景特征。研究聚焦不同人物群体与居住地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了盎格鲁一撒克逊作家们积极致力于将空间这一抽象而广泛的概念转化为能够体验和感知的地点、景观、区域、边界等具体的空间表文学16.1万字
- 会员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主要呈现为诗意化和写实化两类范型。诗意化形象往往与“内倾型”人格的生命形态相关联,昭示了主体人格对于“诗性”生命形态的体验与守望;写实化形象往往与“外倾型”人格和意识形态高蹈的社会生活相关联,折射了主体人格逐渐趋向现实人生的境遇,彰显了“合理性”旨归。本书首次系统化探讨了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与生命“诗性”、“合理性”等精神文化内涵的“互文性”问题,具有独特的文体文学19.5万字
- 会员本书旨在以卡波特小说的早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鼎盛期(60年代)、晚期(70至80年代)四个阶段的创作特征为研究对象,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伦理学、心理学、新历史主义批评、消费主义等理论,对四个阶段代表作品和小说的总体创作特征进行解读,试图以独特的视角来呈现卡波特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该书既是卡波特小说的学术研究专著,也是介绍卡波特其人其作的入门读物。文学16.7万字
- 会员科学主义滥觞于中国,肇自近世。甲午战争更使构筑科学信仰成为中国人的普遍认知。此后,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扬波,科玄论战中科学派的续流,及至与机械唯物论的联姻,科学之念自“器”而“道”,成为统摄百年中国思想领域的科学主义,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产生了复杂动态、深层次、全方位的影响。本书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归纳、文本细读等方法对20世纪具有科学主义表征的中国文学史文本进行了系统化的个案研究,力求考据文学25.7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谷崎短篇小说,以其短篇小说的艺术研究为对象,以文本细读为基本方法,从谷崎短篇小说的题材处理、心理描写、叙事人称、语言艺术、其他艺术以及对中国现代文坛的艺术影响六个方面,深入、系统地阐述谷崎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质,掲示谷崎短篇小说创作精美的主导艺术风格,展示其“东西结合以东为主”的艺术创作道路,以此呈现谷崎短篇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文学20.8万字
- 会员“二次元”特指以ACGN为代表的网络文化,它与代表传统文化、工业文化、大众文化的三次元之间存在着代沟。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实践倾向于打破这个隔阂,改编实践即是其中之一,当下学界业界更是以“破壁”二字表达两种文化圈层在情感与价值上的互相尊重。在历时性地梳理了网络小说改编剧大量文本的基础上,本书以互文性切入改编实践,通过类型化、民间化、性别叙事三个层面的分析,推论出价值共融的文化发展方向文学2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