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什么要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信用秩序混乱,不仅会大大降低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制约和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严重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败坏社会风气。

(1)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和要求决定的。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与其他组织和个人进行交换、交流、交往,才能实现存在价值和发展价值。市场经济体制,依靠竞争和信用两种机制,离开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能成功,而且会导致经济体制的瘫痪。

(2)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是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市场经济秩序混乱问题始终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否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初步形成,但是信用不良的状况难以一时根本扭转。在社会上,特别是经济领域中,信用缺失、信用恶化问题广泛存在。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0年消费者对于虚假广告、假冒商品、计量不足、欺诈骗销等厂商失信行为的投诉达12.5万件。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把强化全民信用意识作为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好。

(3)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为了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问题,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在全社会深入开展诚实守信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培育公民“信用至上”的现代意识,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扬善惩恶,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观念深入人心,使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