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罗斯战役中唐朝军队结局如何

唐玄宗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安息节度使高仙芝以西域藩国石国没有对大唐行番臣之礼为由出兵征讨,石国当时迫于唐的强大军队力量而请求投降,高仙芝原本允诺与石国和好,但是不久又出兵攻占石国,将石国国王斩首。石国王子逃脱后向当时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食阿拔斯王朝求救,大食遂答应为石国出兵。

唐军将领高仙芝得知大食将要出兵,于是召集唐军本部,联合当时臣服于唐的西域小国葛逻禄及拔汗那等部,共有3万余人,打算纵深入敌,先发制人。

唐联军大军急行,深入敌方700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相遇,这就是公元7世纪,发生于东、西方两大强国之间,在中亚地区展开的著名战役——怛罗斯战役。

据记载,怛罗斯战役共持续了5天,开始时大唐步兵因为战斗力强悍无敌而占了战争的上风,然而战争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时,唐联军中的葛逻禄部族突然倒向大食军队,致使唐军步兵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身陷重围。大食军队趁机出动重骑兵,攻打孤立无援的唐军步兵,高仙芝左支右绌,最终因为无力支撑而溃不成军。

在军队涣散之时,唐军副将李嗣业劝高仙芝弃军逃跑,别将段秀实出言反对,并批评李嗣业的想法是不仁不义,胆小懦弱。最终,高仙芝同副将李嗣业、别将段秀实共同收拾残部,突出重围,一路逃回安西。

高仙芝当初集结部队时,号称3万精兵,这其中包括葛逻禄部族和拔汗那部族,唐军占联军总数的三分之二,有两万余众。而兵败之后,随高仙芝逃回安西的唐军只剩下1000余人了,估计有1万余唐兵被大食军队俘虏,剩下的1万余唐兵则战死沙场,连尸骨都来不及掩埋。

从历史角度看,怛罗斯战役是唐王朝和大食阿拔斯王朝这两大东、西方强国为争夺中亚霸权所发生的一场必然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唐王朝惨败收尾,极大地巩固了以大食为代表的阿拉伯文明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加之唐朝随后爆发的“安史之乱”,国力衰退,使西域各国逐渐脱离了唐王朝的控制,致使唐朝逐渐退出了对中亚地区霸主地位的角逐。

从客观上讲,战争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大食掠去的一万多唐军俘虏中,有很多都是小手工业者,比如造纸匠、金银匠,画匠等,这些人被大食军队带回本国,把唐朝的造纸术传给了阿拉伯人,后来阿拉伯人又将这些技术传给西方。

高仙芝部下有一个叫杜环的书记官,做了大食俘虏之后在大食国居住了十余年,亲眼见到唐朝的士兵在大食国内从事纺织、造纸、金银器加工、绘画等工作,将唐朝的很多先进工艺传播到中亚,再由此传播到西方。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后期,撒马尔罕所建立的西方第一家造纸工坊就是由中国工匠传授技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