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

figure_0096_0104
《论衡》书影
《论衡》的主要观念:1.以自然元气说,否定神学、天命。2.以自然元道观为基础,批判谶纬之学、天人感应等。3.以命定说讨论人性和社会哲学。《论衡》的主要内容:1.揭穿荒诞的迷信,排斥鬼神和禁忌。2.反对盲目的崇拜,批评夸张的记载。3.开厚古薄今之风,宣汉朝之德。

《论衡》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中的一部唯物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作者王充(27~97年),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他一生仕途不顺,晚年著《论衡》。全书篇目共为85篇,其中《招致》一篇有目无文,所以今天实际上仅存84篇。关于书名“论衡”的意思,在书中作者有相关的解释——“《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也就是说,《论衡》是对东汉及以前的各种学说、思潮加以衡量比较,评定是非曲直,从而达到批判虚妄之说的目的。书中内容以唯物主义观点为主,批判“神创论”、“天人感应说”,以及“因果报应”等各种神学迷信思想。书中提出元气自然论,宣传无神论,承认历史发展,这些观点都属于唯物主义。但《论衡》中的一些思想也有陷入不变论的倾向。《论衡》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巨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对后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中国唯物主义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