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永宁河(二)

安整好了一切,再把弥足珍贵,自己呕心沥血才制作的重兵器留在军营中,历时一月,陈国再也不敢小瞧边境这支曾经谨慎的慕军了。

明明这么久不见这支慕军出战,为何一战便拿下陈军十几座城池,还带着从未见过的重兵器,此番大捷,陈国的探子来报,是慕国的八皇子身先士卒,亲自参战,此外身边还带着个一身玄衣,一把弦琴的俊美公子,此人功不可没,在慕军中声望更是越发高涨。

看到慕军的战绩,受君王的旨意,从都城中抽出半成禁军,乘胜追击,从始至终,哪个君主都是有野心的人,一旦开始,不管胜与败,这场战争已经不会轻易停止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卿本布衣,却天惠聪颖,屡立奇功。更不辞辛劳,于是夜仍不忘问问大事,朕心甚慰。着吏部从重议奖,晋文渊阁大学生,加封一等。”

千里迢迢宫中匆忙而来的内院公公头发花白,手中拿着圣旨,以严肃的语气念完了圣旨,待手中的圣旨被人接去,他便立刻转了脸色,变得和悦。

“恭喜学士大人,快起来接旨吧。”

历代大学士一般由殿阁培养的学子担任,是国家最优秀的贤才,陛下破例也就罢了,但如此年轻便被封为大学士,前途不可限量,念完圣旨的人弯下身把圣旨递过去。

“臣领旨隆恩。”

玉衍垂下眸子,恭敬的接过。

让这位公公奇怪的是,如此封赏这个人的脸上竟然没有一丝喜悦,如一潭清水一般平静,漠然,好似事不关己,虽然态度如此,但礼数周到,让人厌不起来。

他是自当今圣上还是太子之时就留在身边伺候的,身份无可比拟,接任皇帝身边的大事小事,他见过很多人,受封之后无一不是和颜悦色的,这个人,到底是生性冷淡,还是...有不同的追求。

如此淡色平静的眸子,更让他想起了一个人,多年前逝去的前朝宰相南槐安。

可惜啊,可惜,他年纪轻轻就逝去了,此去经年,大慕国已经不会有那样的旷世奇才了。

“如今已传达陛下的旨意,八殿下,奴才就先告退了。”

他又看向东方南犰,恭敬的弯腰行礼,一脸笑意,许久未见,八殿下身上的气质都变了,越来越有当年陛下的风采,这一身戎装倒也和他相称,要是陛下站在这里,肯定会忍不住夸赞几句吧,跟大殿下身上的戾气不同,八殿下更多了一分稳重,虽然大殿下是嫡长子,但自古以来慕国都没有立嫡子为太子的规矩,都是以贤能为先。

这皇位到底会在谁手上,不到最后一刻,还真不好说。

“公公不留下喝杯茶水么?”

“不了,宫中事务繁多,奴才还得赶着回去禀报陛下边塞情形,就不耽搁了。”

谢绝了东方南犰的挽留,他便退出了营帐,内院公公前脚刚走,荀殷便立刻进来了。

“公子,马已经备好了。”

对于公子交代的事情,他可不敢有耽搁。

玉衍轻轻点头,然后转头看向东方南犰。

“殿下,我们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