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晓《当代西方政治制度导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3字
- 2021-05-28 19:35:17
第一章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概述
1.1 复习笔记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是政治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对政治制度的研究开始于古代西方,并且为政治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指近代以来产生于西欧、北美等国的政治制度。西方国家政治制度首先是明确的地理区域所属概念,主要集中于西欧、北欧及北美地区。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一方面表现出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特征,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其制度模式的广泛影响性。
一、政治制度基本概念及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1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
政治制度,即英文political institutions,是人类社会复杂的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
(1)政治制度的定义
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运作以及有关国家政治过程的一系列规则和安排,它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国家结构;包括依据国家宪法和法律建立的国家权力机构及其运作程序;包括社会一切政治参与行为及其制度,如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决策过程等。
(2)政治制度的性质特征:
①政治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与一定的经济体制相适应,并构成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政治制度一经建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社会经济结构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政治体制一般不会改变。
③政治制度的运行还会受到其他社会制度(如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等)及外部环境(如国际关系、自然环境等)的制约。
④政治制度的确立往往决定着统治者的统治方法,即统治者如何运用国家权力机器。
⑤从本质上讲,政治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建立或维持一定的政治秩序。
2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产生
欧洲国家于17世纪率先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并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具有法律规范的民主政治制度。影响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建立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市场经济发展对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形成的影响
具体地说,商品经济发展致使西方社会产生以下主要的社会、政治变化:
①商品经济发展是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②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生产方式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出现社会利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③商品经济发展有益于经济繁荣,而经济繁荣发展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④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
(2)西方古典政治制度及其文化的历史传承
①民主制度及其原则的确立。
最初的民主概念就是公众进行直接的政治参与、直接选择管理者(统治者),并以此说明人民行使统治权力。
②共和制及其原则的产生。
共和的概念指的是公共的事务,意含国家政治发展是基于共同的财富、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权力。共和的原则,内含平民大会制度、公民选举制度等,既有公民直接民主的形式,也有通过选举产生官吏的间接民主形式。
(3)限权原则
限权即限制统治者的权力。在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限权思想始终贯穿其中,并形成政治原则指导各国政治实践。限权思想源远流长,在古希腊、古罗马建立的政治制度中都体现了这样的政治思想;进入中世纪以后,限权原则开始作为某种法律制度确定下来。
(4)公民权利原则
在西方社会,公民概念的产生由来已久,古罗马时代以民法形式确立了保护私有财产原则,应该说是对公民权利最重要、最具体的保护。正是在对公民财产权利保障的基础上,他公民权利内容相应产生。而且,保护私有财产权原则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制度保障,从而也成为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的基础。
进人中世纪后期,关于公民概念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讨论再次兴起。自由主义政治学理论、自然法学理论和社会契约论等为后来公民权利原则的提出和论证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3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发展完善
(1)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及民主制度的主要内容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的概念在不断充实,它逐渐成为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建渚法律规范之上的一系列制度的总和。
①代议制。
代议制是现代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构成一定的政治行为方式及其准则。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逐渐建立起来的。
a.代议制强调国家要建立专门的立法机构。
b.代议制表明为一种政治行为方式,强调不同阶级、不同利益阶层的参与以及通过议事的方式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
②普选制。
普选制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指标。它既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代西方国家确定其政权合法性的唯一标准。
③多党竞争制度。
政党政治作为一种现代政治结构和行为模式,它摒弃了封建家族政治模式,对促进社会政治沟通、利益聚合、政治参与、政治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调整了政治权力分配原则。在多党政治的条件下,确定了政治竞争的基本形式,各个政党通过合法的竞选争取国家的执政权,并且处于各种政治力量的制约之下。
④以分权制衡原则建立的政府制度。
分权制衡原则是西方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原则,它是针对封建专制体制提出的,旨在限制国家权力,防止政府滥用职权。
⑤确定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西方国家民主制度体现了以实现人的基本价值为终极目标的政治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宪法规范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并且建立切实的保障制度。
⑥政治监督制度。
在西方国家政治权力运作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权力监督机制在发挥作用,有政府机构之间形成的政治监督,也有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政治监督,由此形成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总之,西方国家民主理论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从民主原则到民主制度,民主思想从精神领域的培植到现实政治生活的体现,通过民主制度的运作将民主原则变为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有形的规则等。因此,民主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衡量社会政治发展的价值标准。
(2)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国家面临有效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恢复公平竞争原则,有效调整社会矛盾、妥善解决社会不公问题,有效整治政治腐败现象、确立政治合法性等一系列问题。对此,西方国家基本通过完善政治制度和加强社会管理两个层面加以解决。
①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政府内部管理。
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政府内部管理。规范政府行政权的操作,建立严格的政府责任制度,加强政府的行政效能;同时还通过完善和实现普选制、完善社会监督和司法监督等民主制度等,扩大社会政治参与,形成有效遏制政治腐败的机制,从而缓解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②强化行政管理能力,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
a.西方国家政府进一步强化行政管理能力,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为有效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一方面通过完善税收制度等手段增加国家收入,并建立社会再分配机制;另一方面则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制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
b.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特别是加强应对经济危机、战争等突发事件的管理职能,有效承担社会责任,消除民众的不安全感。
总之,上述治理措施有效解决了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矛盾,基本恢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秩序,极大地促进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巩固。
二、国家形式
国家形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即政体;另一方面则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机关与地方机关之间的关系结构,即国家结构。
1政体
政体即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通常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的组织结构、产生方式、职权范围、运行程序等。
(1)议会制
目前西方国家中实行议会制政体形式的有两种类型,即议会君主制和议会共和制。
①议会君主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君主制是从封建君主制演变而来的一种政体形式。
概括来说,当代西方国家议会君主制政体的主要特点有以下方面:
a.议会既是立法机关,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通过全国普选产生议员,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内阁。
b.内阁对议会负责,当议会多数对内阁所实行的政策提出不信任案时,或内阁向议会提出要求信任案但未被议会通过时,内阁需要集体辞职以示承担政治责任,或提请国家元首(国王)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由新选出的议会决定本内阁的去留。
c.国王是虚位元首,世袭产生,终身任职,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现在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西班牙、比利时、挪威、丹麦、荷兰、瑞典、卢森堡、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等。
②议会共和制
a.在议会共和制政体下,议会不仅是国家立法机关,而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为国家政治权力中心。
b.议会共和制国家的总统由选举产生,而且规定了一定的任期。议会共和制下的总统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因此,他具有相应的政治责任,这一点与议会君主制国家的君主不承担政治责任有所不同。
当代西方国家中,德国、意大利、芬兰、奥地利、葡萄牙、希腊、冰岛、印度、新加坡、捷克等很多国家都实行议会共和制。
(2)总统制
总统制是共和体制,即通过选民选举产生国家元首,作为一种政体形式,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行政首脑。总统领导的政府行政机构与立法机构、司法机构权力分离、相互制衡。总统制最早是由美国创立的政体,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稳定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权组织形式。总统制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
①总统掌握国家最高行政领导权,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对议会通过的法律行使批准权,并负责贯彻和执行国家法律;有权对有关国家行政的一切事项作出决定,有权指挥和监督国家一切行政机构执行行政决策;有权任命法官;作为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拥有最高军事统率权;拥有与外国缔结国际条约等外交权。
②议会由选民选举产生,行使国家立法权,并有权监督政府行政,对总统以及高级官员违宪或渎职等行为可予以弹劾。
③总统领导下的行政机构设有内阁,但内阁作为总统的咨询机构,只对总统负责,而不对议会负有政治责任,议会不能以通过不信任案的方式推翻内阁。
现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还有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塞内加尔、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韩国、乌克兰等国家。
(3)半总统制(semi-presidential system)
半总统制亦称混合制政体,即是融合了议会制和总统制某些特点的特殊政体形式。混合制政体具有以下特征:
①从融合总统制政体的特点看,其总统拥有重要的国家政治权力。在行政方面总统有权主持内阁会议,有权任命国家工作人员;在立法方面,总统有权对议会通过的法律提出进行重新审议的要求,对此要求议会不得拒绝;总统有权将有关公共权力机构组织的法律草案提交公民投票(全民公决);总统有权在征询总理和议会两院议长的意见后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总统作为军队统帅负责主持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在一定的条件下采取非常权力;在外交上,有权对外派遣或接受外交使节,有权议定和批准外交条约,审查并批准国际条约;在司法方面,总统作为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是司法独立的保障人等。
②从融合议会制政体的特点看,以总理为行政首脑的政府掌管行政事务,议会有权监督政府行政,总理就政府的施政纲领或某一政策向国民议会承担政府责任;国民议会可以通过一项小信任案追究政府责任;如果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或对政府提出的施政纲领或政策表示不赞同时,总理必须向总统提出政府辞职。
(4)其他政体形式
①瑞士委员会制度
瑞士委员会制接近于议会共和制。其联邦议会是经过选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国家最高立法权,并拥有通过选举产生国家(联邦)行政机构的权力。所谓的“委员会”实际上是瑞士联邦最高行政机构。
②二元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是一种在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过渡进程中出现的特殊政体形式,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a.君主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
b.尽管二元君主制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但它与封建君主制有很大区别。在体制上,开始有了宪法和议会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元素,对君主权力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在司法方面,确立了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依法审判,法官实行终身制等原则。
总之,二元君主制是封建国家在效仿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中行成的过渡性政体形式。历史经验及现有二元君主制国家的发展状况表明,这种政体有可能转向议会制政体形式。
2国家结构
国家结构指的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或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般说来,国家结构有两种形式,即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
(1)单一制国家
①对单一制国家可以归纳出以下方面的特征:
a.单一制国家有全国统一的宪法,有统一的国家权力机构,国家拥有一个司法系统,其司法人员由中央任命;
b.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c.国内各地方政权和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对外不具有国家的外部标志;
d.单一制国家在对外关系上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②西方社会单一制国家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历史因素。
a.资本主义经济规模迅速发展。
从14世纪到17世纪初,以新兴资产阶级为主的政治力量首先争取的就是国家的统一。建立统一的国家,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等资本发展机制,形成资本经济自南流通的大环境。
b.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
在中世纪后期欧洲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封建国王和新兴的资产阶级暂时组成了同一阵营,成为促进封建集权国家形成的主要政治力量。这场政治斗争最终以世俗政治力量的胜利而告结束,现代民族国家开始建立。最初的民族国家即是以单一制国家为其特征的,英国、法国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由此促成了现代单一制国家的出现。
③当代西方国家,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单一制,其中如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挪威、瑞典等国家。
④单一制国家就其国家权力集中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中央集权制国家和非中央集权制国家两种。
a.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地方权力较小,地方政府由中央任命并授予权力。地方政府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指令。
b.在实行非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中,地方权力机构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性,即所谓地方自治,地方行政首脑或立法机构通常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立法机构可以就地区一般性事务进行立法;地方政府在解决地方事务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因此,是否实行“地方自治”成为衡量国家权力控制地方程度的重要标志。
(2)联邦制国家
联邦制国家具有以下特点:
①整个联邦拥有统一的宪法(国家的根本法)和法律,拥有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作为一个国家实体存在,在对外关系上是一个独立的国际法行为主体,其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③联邦各个组成单位也拥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但其原则和内容不得与联邦宪法发生抵触,否则以违宪论之;
④联邦各组成单位拥有通过民选产生的立法或政府行政机构,在其区域范围内行使权力;
⑤在对外活动中,不具有国际法主体的地位,不具有独立外交权;
⑥联邦及联邦组成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依据宪法而划定其不同的权力范围。
当代西方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瑞士、巴西、比利时等实行联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