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预烘
预烘的目的是去除绕组中所含的潮气和挥发物,以提高绕组浸漆的质量;此外,提高电机绕组浸漆时的温度,当绕组与绝缘漆接触时,绝缘漆黏度降低,可以很快地渗透到绕组里。
预烘的工艺参数是温度和时间,为了缩短去潮的时间,预烘温度可稍高些;但温度过高会影响绝缘材料的寿命。根据绝缘的耐热等级的不同,预烘温度一般可按表4-7选取。
表4-7 预烘温度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D304B/1649976560464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20001.jpg?sign=1739659450-zPZJ7kBKwLdQyMytw4tbfr260Xtf5pAR-0-6ad32ef3f9882992c90622d590cfcb89)
预烘时间一般都是根据实验确定的。绕组开始加热后,每隔0.5h或1h,用绝缘电阻表测量一次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记录所测结果,并同时记录烘箱(房)温度,直到绝缘电阻稳定(连续3h以上,其绝缘电阻的变化小于10%),并不少于浸漆预烘规范中规定的时间为止。根据记录下来的数据可绘制出烘箱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见图4-52中曲线1)和绝缘电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见图4-52中曲线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D304B/1649976560464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20002.jpg?sign=1739659450-DfDFiaNZGcTXGyvW2UW9m2ayVsqZ6R3s-0-4b2968281e6c0c3cfcba5c6bbfaf6146)
图4-52 烘干室温度及绝缘电阻值变化曲线
1—温度变化曲线;2—绝缘电阻变化曲线
从图4-52中的曲线2可以看出,a至b段绝缘电阻逐渐下降,原因是随着温度逐渐升高,绕组内部水分不断蒸发,而导致绝缘电阻开始下降。直到炉温稳定以后,绝缘电阻变化趋向最低值,即bc段。再经过一定时间后,潮气不断减少,绝缘电阻又逐渐上升,如cd段。最后绝缘电阻趋于稳定,说明绕组内部已经干燥。一般容量较小的电机约需预烘4~6h,容量较大的电机约需预烘5~8h。
预烘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绕组必须清洁,不准用木块作垫块,以免炭化引起火灾事故。
②预烘温度要逐步增加。一般升温速度应不大于30℃/h。加热太快,内外层温差大,使潮气由外层向内部扩散,会影响干燥效果。
③在预热升温期间,应使新鲜空气不断与烘箱内空气交换,以加速潮气的蒸发,当大部分潮气已经去除以后,应有少量换气而保持箱内温度,以求烘焙速度较快,节省时间。
④采用热风循环干燥,箱内温度比较均匀,有利于水分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