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
- (春秋)孔子著 裔一译注
- 346字
- 2021-08-27 15:40:01
第六章
【原文】
季氏旅(1)于泰山。子谓冉有(2)曰:“女(3)弗(4)能救(5)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6)!曾(7)谓泰山(8)不如林放乎?”
【注释】
(1)旅:动词,祭山。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山川的资格,季氏只是一名大臣,本不具备这个资格。因此孔子认为季氏的行为僭越了礼仪的规定。
(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此时,冉有正是季氏的家臣。
(3)女:读音“rǔ”,通“汝”,你。
(4)弗:读音“fú”,不。
(5)救:挽救。
(6)呜呼:语气词,表达对不幸的叹息、悲痛之情。
(7)曾:读音“zēng”,竟然。
(8)泰山:这里指代泰山之神。
【译文】
季氏将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季氏的家臣冉有说:“你不能阻止他吗?”冉有回答:“不能。”孔子说:“哎!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及林放,会接受这样不合规矩的祭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