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探2010-2013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优秀调研报告优秀论文选
- 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
- 7250字
- 2025-02-20 04:02:12
中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健康状况分析报告
广东省台山市第一中学 叶巧灵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教师面临着许多挑战,这给教师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势必影响百年大计。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是教育界及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教师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减轻心理压力。
关键词:心理压力;心理健康;减压
一、我校教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一)调查背景
中国青年报11月3日报道,2008年春天,北京“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与一家教育机构联手,搞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心理调查,对象是2000多名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结果不乐观: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中国人民大学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开展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90%左右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30%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
(二)样本总数50份
(三)数据与分析:(比例约等于)
第1题 你感觉教学快乐么?

第2题 你时常感到教学有压力么?

第3题 你平均每天工作的时间?

第4题 你是否经常在工作时感到困倦疲乏,想睡觉,做什么事儿都无精打采?

第5题 你在工作上碰到一些麻烦事时是否会急躁、易怒,甚至情绪失控?

第6题 工资及福利待遇带来的压力?

第7题 你有没有觉得组织待遇不公,常常有受委屈的感觉?

第8题 和同事的关系疏远是否有压力?

第9题 对学校主要根据学生成绩来考评教师是否有压力?

第10题 对学生的议论和评价是否有压力?

第11题 对工作环境的感觉?

第12题 你一周是否经常课外运动?

第13题 你常体检么?

第14题 对自己身体的感觉?

第15题 你的家庭压力大吗?

第16题 社会对教师期望太高,要求太多?

第17题 你认为目前中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处于(包括经济地位、职业声望地位和权利地位三方面)

第18题 如果让你再择业,你:

第19题 目前你感到对教师职业出现了倦怠吗?

二、现状分析
这一份对本校50名教师的调查显示,60%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80%的老师感到心理压力大,教师压力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职业压力
有人曾做过大致统计,从早晨6点左右早自习开始到晚上10点左右晚自习结束,一个老师在校时间大约有十二三个小时。教学任务繁重,耗费时间长,几乎成为中学教师工作的普遍状态,由此也带来不少生理和心理的问题。调查显示,只有4%的老师“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下”,26%的老师每天工作8小时-10小时,70%的老师每天工作达到了12小时以上。学校和学生的评价带给老师的压力也较大,70%的老师认为有压力;在对工作压力的调查中,只有2%左右的老师认为“没有什么压力”,另外84%的老师认为压力巨大。只有34%的教师感到教学快乐,不快乐的占22%。很多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倦怠,只有30%的教师认为没有。
(二)社会压力
80%的教师认为社会对教师的期望高、要求多,因此而感到压力很大的占40%;认为中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处于中下层的占40%左右;选择再择业“坚决不再当老师”有22%;另外选择“说不清”的有36%。说明一些教师在职业生活中逐渐对教育失去热情,甚至恐惧教育工作,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觅出路。
(三)家庭压力
在这项调查中,只有12%的老师认为没有压力,认为压力巨大的老师有14%;其中认为工资福利带来压力的占48%。
(四)身体健康压力
只有2%的老师认为自己精力充沛,有24%老师觉得自己精力不足;经常进行课外活动的老师占36%,从不活动的老师有18%;经常体检的老师占20%;经常在工作时感到困倦疲乏的老师占30%。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综观本次调查的结果,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压力关系密切。在职业生活中,以下几种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的压力
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大多数社会成员不得不面临更大心理压力,教师也不例外。教师职业要求教师无私奉献。社会舆论也常把教师比喻成“红烛”“人梯”等等。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为人师表,社会对教师形象“神化”不把教师当“人”看,政府、社会往往认可宣传的都是教师模范的一方面,从而人们总是要求教师是榜样。教师偶尔的行为过失会遭到周围舆论的强烈谴责,他们无法接受教师的一些“凡人”表现。但是在目前社会急剧转型的形势下,教师待遇之微薄,工作之繁重,责任之重大,是其他行业所难以比拟的。所以,中国民间有“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三教九流,教为末”等说法;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教师实际社会地位的失落感之间产生的反差也容易让教师在内心深处产生角色冲突。
(二)学校的压力
一所学校是否能够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和环境,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心理承受的压力的大小。升学率、学生考分排队、实行淘汰的聘任制、教师的职称评定、对教师的奖惩条例等,都使教师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
一是工作量过大。调查发现有大多数教师抱怨工作量大的问题,这在所有问题中居首位。教师的工作量除正常的教学工作如备课、上课、批改大量的学生作业外,还承担了许多繁杂的非教学任务,如维持纪律、管理学生值日、卫生、上操等。二是升学的压力。升学压力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升学压力还加剧了同事之间的竞争,成为教师心理矛盾的又一个重要来源。目前升学压力不仅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杀手,教师也深受其害。三是班级竞争。安全责任、保姆式管理、班级综合评比等,加上家长推波助澜,经常呈现一片“喊杀声”,教师为了分数、班级名次,各班之间争个你死我活,教师的沉重压力可想而知。四是对教师的评估机制的压力。目前的教师评估机制仍按“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来考核教师。教师们忙于应付上课及名目繁多的检查、考评、验收。
(三)学生与家长方面的压力
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特点:自我中心、任性而为,“对物不珍惜、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尽力、对己不克制”。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已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同时,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迫切,把孩子发展成才的希望都寄托在教师身上,有的甚至把孩子的学习好坏、品德的优劣归因于班主任教师。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过高期待,势必对班主任造成心理压力。许多老师对此深有感触:“学生进了学校,老师就要对他负责,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把老师当成了保姆。”一些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很聪明,在家很听话,怎么到了学校就学不好、不听话了呢?肯定是你们老师没教好。对于家长的这些看法,老师往往觉得很委屈,本来教学压力就很大,再加上学生家长不理解,导致教师心理负担很重。
(四)家庭的压力
教师家庭的压力主要表现为:一是子女的学习、就业的压力。老师这个职业需要教师比别人多担一份责任,许多老师说:“大家总说我们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由于教师工作繁忙且工作的时间不固定,每天用在学生身上的时间最多,而用在自己子女身上的时间相对减少了,以至于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有些老师把别人的孩子送进了重点大学,自己的小孩学业却出现了问题,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孩子,这成为老师心中永远的痛。再加上教师工作是三尺讲台,他们的社交面狭窄,在子女工作安排问题上是找人无人,送礼无门,愁闷痛苦可想而知。二是经济状况的窘迫。在调查中发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相对比较严重的教师群体,如男教师、年轻教师、班主任等,对经济收入都相对不满意。这说明一方面教师的经济收入确实比较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的收入与其劳动付出不相配。三是家务负担沉重。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女教师居多,她们既要搞好学校的工作,又要把家务搞得井井有条,即使是男教师,也觉得家庭负担沉重。我校的许多老师经常是忙到没有时间煮饭而吃快餐了事,学校家庭难兼顾。四是家庭成员不理解。一部分人不理解教师工作,对配偶早出晚归有怨气,觉得他们把家里当成旅店,并不支持配偶工作。个别的家庭因此而产生矛盾,夫妻不和,有的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
(五)教师自身的压力
一是教育教学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信息的普及化程度大大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早已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了,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和掌握,都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注定了教师是一份终生学习的职业,在承担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他们时刻需要为自己充电,不断学习,可是由于许多教师毕业后疲于教学工作,没有重视进修学习,所以在新的要求、新的形势下就显得能力不足,力不从心。二是躯体素质削弱的压力。教师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导致躯体素质削弱,严重地影响了身体健康,从而给教师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我校就有几位老师因长期伏案工作,造成视力严重下降,从而无法从事本职工作,导致消沉异常。三是性格因素导致的压力。不良的或易感的性格因素,如过敏、脆弱等内向的性格,斤斤计较的性格,偏激的性格等等在有害的外界致病因素冲击之下,易出现心理障碍,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心理承受能力低,缺乏调节心理障碍的技术与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及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等。
四、缓解教师心理压力的建议
(一)社会减压
1.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坚持深入调研,关心和了解教师的实际问题,对教师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一要改善教师生活环境。关心并重视教师的劳保、福利、住房等待遇情况,落实政策,不断提高待遇水平;为教师排忧解难办实事,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真正体会到社会的关爱;二要优化教师工作环境。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要加强正面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要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检查验收和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活动,使学校和教师能潜心教育。
2.改变社会对教师的传统观念。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视为蜡烛,燃烧自己,点亮别人;视为园丁,桃李满天下。所有这些都表明教师职业的伟大与崇高。然而,教师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与帮助。现在的教师好累,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已经让教师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教育的实质是教书育人、共同进步,不能把教师的牺牲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要有一定的尺度。教师首先是一个自然的人,有人的自然需求,有人的七情六欲,社会对教师形象不要“神化”,要把教师当“人”看,对教师不要太过于苛求。有位心理学家曾说:“别再要求老师当蜡烛了,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您自个都烧没了,还照谁呢?您自个儿都枯竭了,哪还有能量给别人呢?”
3.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许多研究发现,相同的压力情境对不同的个体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那些较少发病的个体与受压力影响较大的个体相比,有着更多的社会关系。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压力情境下,那些受到来自伴侣、朋友或家庭成员较多心理或物理支持的人,比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为健康。”卡耐基曾说过,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占85%,这充分说明人际关系的作用。教师因为工作方式的相对独立性,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人际协作有限和自我封闭。因此,当教师出现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时,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无援、痛苦。俗话说:“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一个人感到有可以依赖的人在关心、照顾、尊重和爱护自己时,就会减轻挫折反应的强度,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和适应性。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教师获得朋友、亲属及社会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帮助教师抵御沉重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若要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要信任,处处以诚待人;能客观地了解和理解别人,能够接受对方,包括对方的优点和缺点;与别人相处时,正面态度多于反面态度,即尊重、理解、赞美、喜悦多于仇恨、怀疑、妒忌、厌恶等;积极与他人真诚地沟通,懂得与同事合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人际关系良好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二)学校减压
1.人文关怀。要认真搞好教代会建设,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凸显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对学校重大决策,特别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职称评定、福利待遇、评价标准等规定要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否符合大多数教师利益,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教职工的建议随时进行修订;努力建设好“教职工之家”,及时了解教职工的困难和需求,减轻教师工作压力,避免教师超负荷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教职工服务,增强教职工的归属感。成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专门机构,聘请心理专家担任兼职咨询人员,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监控,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疏导、早治疗。设法协助教师解决物质生活上的困难。物质生活不仅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对教师的工作情绪有重大影响。许多调查表明,教师的心理冲突与情绪困扰,常与他们因物质生活水平不高,而不能安心工作有关。增加教师进修机会。教师进修,一方面能增加和充实教师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进行身心调节提供时机。更主要的是要帮助教师更新观念丰富经验,为个人更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创建温馨校园,营造和谐人际氛围。学校可以通过改变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创设温馨的场所(例如创建“咖啡吧”、教师活动室),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教师生活情趣,充分激发教师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引导教师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调整心态,积极、乐观地工作和生活,教师只有休息好,才能工作好。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2.消除或减少压力源。职业倦怠与外部环境中存在的巨大压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要从职业倦怠中复原,彻底消除压力的来源是一种建设性的做法,如果不能完全消除,则要尽量减轻它们的强度。因此,学校应该帮助教师找出并且消除那些不必要的压力来源,如额外的工作任务、过多的会议、不合理的考评制度等等。学校尽可能地不以学生学习成绩好坏、升学率高低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教师,通过发展性评价机制,让教师不断进行工作反思,修正和弥补工作中的偏差和不足,实现专业成长。此外,学校应采取一种重用和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业务上的高要求,另一方面也时常给予能够满足教师们个人需要的激励,建立积极、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自我减压
1.缓解压力靠心态。“心病还需心药医”,既然压力是由心产生,当然也是依赖好的心态应对。现代人应对压力的关键在于能否正视这个时代,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不可控制的事,“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教师要理性对待客观现实,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恰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反应适度、行为有序、安详稳妥地处理学校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积极主动参与教师聘任制等有关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对涉及自身利益和发展的有关要求,如升职晋级、提高待遇等,要明确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之间矛盾存在的普遍性,不要一味怨天尤人,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现实与现实的关系。人生旅途经常会出现一些坎坷、挫折和大大小小的不顺利,为了健康地、无忧无虑地生活,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平和自己的心态。
2.提高自我修养。正确地对待自我,自我接受。一个缺乏一定程度的自我接受的人,绝不可能有其真正的成功与幸福。人无完人,每个人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容颜、身材、才能及财产等。自我接受就是既承认自己的优点,又接纳自己的缺点。另外一种是过分夸大自我形象,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结果傲视一切、有恃无恐,这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就会到处碰壁,因而造成更深的自我伤害。因此,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善待自己,当遇到心理困扰和挫折时,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通过各种正确的途径来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减轻压力。
健全人格。健全的人格是抗压的有效药,教师要保持性格开朗,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有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学生观,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要磨炼意志,增强抗压性,顺境不傲慢,逆境不悲观等。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性,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懒惰、恐惧、紧张、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扰。
3.放松情绪,减轻压力感。放松训练。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控制紧张情绪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和呼吸的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能量的消耗,从而达到控制情绪强度的目的。
调换环境,转移注意。“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长期的精神紧张之后,要学会放松自己。可外出旅游,饱览大好河山,经常进行体育锻炼,适当从事家务劳动、丰富业余生活等。这可以调节教师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情绪得到松弛,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感。同时,又能陶冶性情,使人心胸开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让时间冲淡一切。有些人总爱用过去做错的事和不愉快的事来烦恼自己。其实,不佳的心绪,只能靠自己去“平息”。最好的方法就是丢掉和忘却,过去的一切就让它过去吧!吸取教训,反思昨天,都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住今天。时间往往会冲淡一切。
4.进行心理治疗。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孰能无感呢?这种“情与感”在一定限度内,个人是能够把握的。然而一旦有些问题超过了个人能力限度,尤其是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就要求助于专家的指导并进行有效心理治疗。教师在有些问题上容易走入误区。由于教师的角色特征及职业特点,往往自视清高,或无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或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讳疾忌医,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需要接受心理治疗的教师并不多,但教师一旦形成心理疾病,就会对其个人及工作影响极大。特别是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职业,教师承担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理应自己身心健康,如果一旦患有各种心理疾病就应积极治疗,尽快恢复。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成长。笔者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教师营造一个融洽、温馨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章永生:《教育心理学》,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