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准扶贫走向专业化
- 董淑芬等
- 2287字
- 2025-02-17 23:00:56
二 专业化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
(一)项目来源
大爱之行项目的全称是“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是由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于2014年初联合实施的,旨在帮助贫困人群、培养专业社工人才、壮大社会工作机构。大爱之行项目在全国共有20个重点示范项目和90个小额创新项目,而“南京市级重点困难群体帮扶行动”项目是全国20个重点示范项目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的重点示范项目。该项目是在南京市民政局的支持下,以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为主导,依托南京市社会学学会、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河海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培养基地进行申报并组织实施的。
(二)项目的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
该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贫困家庭,是通过民政系统筛选出来的低保和低保边缘群体中亟须解决生活困难的72户贫困家庭(约占当年南京市低保和低保边缘总户数的1/1000)作为帮扶对象,他们散布在南京市11个区的39个街道、11个镇的72个社区。
该项目采用“以个案社会工作为基础的多元资源联动服务方式”。该服务模式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第一,社工介入帮扶以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为基础。鉴于服务对象分布较广不便集中的现实条件,社工服务采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第二,实施帮扶以需求类别划分为根据。按照帮扶对象的主要需求类型将帮扶家庭分为心理疏导、医疗康复、残疾帮扶、贫困助学、就业及技能提升五个类别,分类型、有重点地开展服务。第三,以发挥专业社工和督导作用为依托。在项目服务的过程中,专业社工在重构贫困家庭生态系统,疏导帮扶对象心理障碍,协调帮扶家庭内外部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作用;督导在贫困家庭帮扶中主要起到指导专业社工、协调多方关系及链接资源等作用。第四,实现帮扶效果以多元资源联合为保障。在明确帮扶对象需求的基础上,整合职能部门、民间组织、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志愿者、家庭自身等资源,实现助人自助的帮扶目的。
本项目执行时间从2014年6月到2016年2月,为期一年半多,服务的主要内容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项目准备与全面铺开阶段(从2014年6月到2014年11月底):初步的心理疏导,确定帮扶重点。通过与帮扶对象建立服务关系,充分了解和把握其个人及家庭状况信息,为每一位帮扶对象建立帮扶对象档案。通过掌握的信息,为帮扶对象所在家庭企划帮扶方案,协同社区及社会组织等共同开展初步帮扶工作。
第二阶段——需求分类及资源链接阶段(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6月):实施分类别帮扶,进行多元化资源链接。在前期帮扶方案的基础上,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进行资源链接,通过多方合作,引入医疗帮扶、开展技能培训、加强心理辅导等,努力改善帮扶家庭的生活现状。
第三阶段——深入帮扶与服务效果巩固阶段(从2015年6月到2016年2月):深化帮扶成效,探索贫困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指南。通过前期的资源链接帮扶,取得了初步的帮扶成效,总结介入行动,形成社会工作介入贫困家庭的服务指南。
(三)项目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项目所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提升了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心理疏导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帮扶对象的心理困境,84.5%的帮扶对象认为自己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助学方面,借助爱心企业家和民间社会组织实现了14户家庭、16个孩子的全面助学等。测评结果显示,帮扶对象对项目服务的满意度超过96%。
二是带动了机构和团队的成长。项目办相继组织相关领域专家为项目团队先后开展了6场专题培训,破解入户实践中需要的社工技巧和问题障碍,使得参与项目的社工和督导的理论和实务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是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反响。《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以及南京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该项目持续关注,已有9篇以上的跟进报道。项目办撰写了《南京市级重点困难群体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和《南京市级重点困难群体帮扶行动的做法和启示》发表在《民意专报》和《资政专报》上,以期引起领导的重视。以GC—ZL典型个案为基础,拍摄了《大爱之行》微电影,获得了南京市委宣传部二等奖,进一步扩大了项目的社会影响。
四是产生了一定的政策影响。项目督导团队在服务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贫困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草案),对精准扶贫进行专业化引导,将进一步促进项目在政策层面上的影响。
(四)项目的主要创新点
项目的主要创新点突出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该项目引入专业社工和督导的力量参与贫困帮扶,是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一次有效创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社工和督导的双重作用。社工介入帮扶对象是以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探访深入了解贫困家庭的帮扶需求,在督导的协助下制订明确的家庭帮扶重点和介入方案,并将自己和督导链接到的社会资源与贫困家庭需求进行有效对接。通过专业力量开发和增强帮扶对象的潜能和信心,实现助人自助。
(2)该项目明确每个贫困家庭的帮扶类型和帮扶重点,是“精准扶贫”的一次全面尝试。在明确贫困家庭需求后,项目因需制宜,把握重点,分类帮扶。按照帮扶对象的主要需求类型将帮扶家庭分为五个类别。每个家庭确定一个重点帮扶类型,其他帮扶类型作为辅助。针对五大类型家庭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的资源链接活动。
(3)本项目整合体制内与体制外资源共同参与贫困帮扶,是多元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次成功实践。项目坚持多元资源联动的服务方式,整合多方资源助力贫困家庭的成长。一是与贫困群体密切相关的各政府职能部门及群团组织建立联系,包括妇联、残联、市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人社、市慈善总会等,在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内解决帮扶对象的一些具体问题。二是与民间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及爱心人士建立联系,与他们合作为帮扶对象提供多样化可持续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