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前缘番外 残卷(清·茗篇)

《清梦·残卷》

……

琴灵姑娘渡过百千载,终于寻到了仙君。

她与他在人间相爱,像平凡夫妻一般,许下白头偕老的誓言。

或许是巧合,他们因战乱辗转来到了清江古渡畔的山头定居。

岁月静好,日子一天天过去……

某个早晨,琴灵姑娘出门去给爱人收集烹茶的露水,

归来时大雾封山,怎么也找不到回山居的路了。

沿途碰到一个老婆婆,她便向老人家问路。

“阿婆,请问哪个方向是上山的?”

阿婆看了她大半会儿,“姑娘,你来的好早啊……

唉,一定是在林子里迷路了。

这几天天气不好,山路也滑。

来,婆婆带你先走出林子。”

她牵起琴灵姑娘的手,穿过山雾,

向着前方的一点光走去。

很久,日头一点点西斜,琴灵看向树影后的云,

思念之情如寸草,忽而生,

明明才,分别了几个时辰。

她心想,

“此刻的风景,你也看见了吗……”

深厚云层中的日暮,光影自天幕徐徐洒下,

而在看不到的山那头,也许是黑夜里的月初了。

日和月是可以并存的,

虽然只有那短暂的一瞬,

恰如人交会的一生。

他曾告诉过她,不必沉湎于过往,

不必恐惧与未来,

因为当走过千重山、万重水的那一刻,

回首往昔,心中自有一息风淡云轻。

她的思绪被老婆婆的低语打断,

“姑娘,小心脚下,

咱们啊,要过桥了。”

老婆婆牵着她,一步步向前走,

“这座桥,叫做无奈,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

传闻中,若是过了这座桥,尘世的烦恼,就忘得一干二净咯。”

“忘?”

琴灵忽而停住了脚步,

“婆婆,等一等。

我……我好像忘了什么东西。”

老婆婆摇了摇头,“这都走到一半了,姑娘,要知江水东去焉能复返……

你现在回去,老婆子待会可不一定在给你引路咯。”

琴灵垂眸沉思,“抱歉,婆婆,我好像把很重要的东西……

落在——”

她看了看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的那间小屋子,

袖手指去,“落在——那边的山上了。”

她的眸子和唇的被晚霞的光染了色,仿佛落在阴影中的只有单薄的躯壳,

老婆婆耐心地劝她,可她只道了谢,便提起白色的长裙,朝山的另一边跑去。

身后有风声在呼啸,江边惊涛不止,激起千万层浪花。

她奔跑了很久,直到江对岸那座山完整的轮廓在眼前浮现,宛若朦胧画卷徐徐铺开。

她迎风站在雾里,朝江岸望去——

有人在岸边望她。

那人好像认识她,朝她轻轻挥了挥手。

她只是看到他,心中便溢满了开心的情绪。

倏忽间,徐徐暖风拂过心头。

……

清越也朝那人挥了挥手,心中轻声和对岸的世界道别,

向着山峦,飞鸟,落英,八角亭。

对岸的天色渐暗,无茗点亮了一盏莲花灯。

素月,栖于天穹。

莲花,映在水里。

轻飘飘的风吹着她乌黑的长发,

她解下腰间的玉佩,珍惜地,放入悠悠的江水中。

再见,恬静多雾的江畔;

再见,心中的日月。

存在一息,便不曾忘却。

一息,便也值得,

任它岁月千百度,转瞬如流沙。

当人生的旅途接近尾声,归去的暮鼓已敲。

云海间,或是麦浪翻涌,或是永恒寂静。

山脉下,或是岩浆缓流,或是坚冰深筑。

“它”未被定格在海潮平息的一刻,亦或在历史竹简的一节,

被赋予的一切已然消解,“它”是自然,

可岿然不动,可来去如风。

瞻望之人,所见为云崖;凭吊之人,所观是古迹;

思它之人,所望是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