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绳结

云雀结/反云雀结

用于起头与中途加绳,云雀结与反云雀结互为正反面。起头一般采用云雀结,也可采用反云雀结,只要统一即可。轴线可以是单股或多股绳子,也可以是树枝、金属环等其他材料。

有些绳结需要围绕轴线进行编织,如固定结、平结、斜卷结等。起到支撑作用的中间的绳子我们称之为轴线(轴芯),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动,而围绕轴线进行编织或者缠绕的是编线(绕线)。

云雀结

步骤1 绳子对折后,放在轴线上。

步骤2 将轴线上方的绳环向后弯折,放在轴线下,并将绳子末端从前向后穿过绳环。

步骤3 向下拉紧绳子,结头位于正面。

反云雀结

步骤1 选定需要打结的位置,将绳子下端绕到上端绳子下,形成一个绳环。

步骤2 将绳子下端从前向后穿过绳环。

步骤3 向下拉动绳子,将绳结拉至选定的打结位置。

单结

用于起头、临时定位、收尾固定或穿珠定位等。

单股

步骤1 绳子对折后,压在轴线下。

步骤2 将绳环向前弯折,并将绳子末端从后向前穿过绳环。

步骤3 向下拉紧绳子,结头位于背面。

固定结

用于临时固定或者编织完成后的收尾固定。固定结的编法与单结相似,只是多了中间的轴线,轴线可以是单股或多股。

单股轴线

步骤1 蓝绳为编线,白绳为轴线。将编线下端逆时针绕到两条绳子下,形成绳环。

步骤2 将编线下端从前向后穿过绳环。

步骤3 拉紧绳子,将绳结固定在选定的位置。

多股轴线

步骤1 任意一条绳子为编线,其余均为轴线。将编线下端逆时针绕到所有绳子下,形成绳环。

步骤2 将编线下端从前向后穿过绳环。

步骤3 拉紧绳子,将绳结固定在选定的位置。

单绕结/轮结

用于编织竖条状编织纹。重复同一方向单绕结即可形成轮结。根据编线和轴线的位置关系,共有4种编法,如果不需要特别强调方向,只需要掌握其中一种即可。在轮结编织过程中,轴线是不动的,可以是单股或多股。编线一般是单股,朝着同一方向缠绕后编线自动旋转,当编线转到后面时可将其调整至正面,方便操作。

步骤1 蓝绳为编线,白绳为轴线。将编线逆时针从轴线下绕过,并从编线上穿出,拉紧,完成一个单绕结。

步骤2~3 重复上述操作,形成轮结。

左右结

用于编织竖条状编织纹。左右结由单绕结演变而来,用两股或两股的倍数的绳子交替转换编线编织单绕结即为左右结。与单绕结不同的是,左右结中两股绳子分别交替充当轴线与编线,当一条为轴线时,另一条则为编线,轴线需绷直。

步骤1 蓝绳为编线,白绳为轴线,编织一个单绕结,并拉紧。

步骤2 白绳为编线,蓝绳为轴线,编织一个单绕结,并拉紧。

步骤3 重复步骤1~2,两股绳子互为轴线和编线,直到所需长度。

梭织结

又叫连续云雀结,用于起头、轴线空白处装饰,分为横向梭织结和竖向梭织结。不管是横向梭织结还是竖向梭织结,编织方法都是一上一下进行交替编织。

横向梭织结

步骤1 将绳子用云雀结固定在轴线上。

步骤2 右侧绳子向上弯曲压在轴线上,形成绳环。绳子末端从后向前穿过绳环。

步骤3 右侧绳子向上弯曲放在轴线下,形成绳环。绳子末端从前向后穿过绳环,完成一个完整的云雀结。

步骤4 左侧绳子重复步骤2~3。注意左侧绳子是先压在轴线上方,然后再放在轴线下方,按照这个顺序编织出来的绳结才是整齐的。

竖向梭织结

蓝绳为编线,黄绳为轴线,编织一个单绕结,拉紧。编织一个相反方位的单绕结,拉紧。重复上述操作,直到需要的长度。

本结

又叫无轴芯平结,用于装饰和连接,用两股或两股的倍数的绳子编织。下面示范2种编法:穿绕法和对折法。穿绕法可以连续竖向编织,但不能承重,上下的拉力会使绳结变形。对折法适合制作两股绳中间的起始结,编织羽毛时常用此法。

穿绕法

步骤1~2 白绳向左弯折,压在蓝绳上。蓝绳向右绕到白绳下,形成交叉。

步骤3~4 白绳向右弯折,压在蓝绳上。蓝绳向左绕到白绳下,形成交叉。拉紧绳子,完成一个本结,此时结头位于左侧。

对折法

步骤1 白绳对折,形成绳环。

步骤2 将蓝绳的中点放在白绳上。

步骤3~4 将蓝绳的两端从下往上穿过绳环。拉紧绳子,完成一个本结,此时结头位于右侧。

平结

又叫双向平结、方平结,由本结延伸而来,区别是平结有轴线,本结无轴线。平结经常用于挂毯编织,经不同的排列组合可形成多种图案样式。根据第一步绳子位置的不同可以有4种编法,只需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手法便可。编织时,一左一右为一个完整的平结。从起始的结头开始数起,结头数量即为平结数量。

平结至少需要三股绳子,中间的绳子为轴线,至少一股,也可以多股,两侧为编线。本书中的平结一般采用四股绳子,四股更容易计算绳子用量,方便图案设计。

步骤1 中间两股白绳为轴线,轴线两侧的蓝绳和粉绳为编线。

步骤2~4 蓝绳向右弯折,压在轴线上,并放在粉绳下。粉绳向左弯折,绕过轴线,并从蓝绳上穿出。拉紧绳子,此时为半个平结。

步骤5~7 蓝绳向左弯折,压在轴线上,并放在粉绳下。粉绳向右弯折,绕过轴线,并从蓝绳上穿出。拉紧绳子,完成一个平结,结头位于左侧。

步骤8 重复上述操作,可得到竖条状的平结绳。

步骤9 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编线编织时正反面刚好相反,如图8和图9所示。如果用同色线编织,正反面则一样。

虾球结

用于在挂毯中编出立体的效果。一般编3~5个平结即可,平结越多突起越高。

步骤1 在编虾球结前预留一点距离,然后编织4个平结。

步骤2 将两侧编线穿过预留孔。

步骤3 拉紧编线,再编一个平结用于固定。

旋转结

又叫单向平结,与平结不同的是,旋转结是重复同一方向的半平结,形成螺旋纹。旋转结至少需要三股绳子,中间的绳子为轴线,至少一股,也可以多股,两侧的编线重复同一方向的半平结。本书中的旋转结一般采用四股绳子,四股更容易计算绳子用量,方便图案设计。

同平结一样,旋转结也有4种编法,只需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手法便可。侧面的结点数加一便是旋转结的数量。

步骤1~3 白绳为轴线,蓝绳和粉绳为编线。蓝绳向右弯折,向下穿过轴线,压在粉绳上。粉绳向左弯折,越过轴线,并从蓝绳下穿过。拉紧绳子,完成半平结。

步骤4~5 重复上述操作,编织同方向的半平结,绳结会自动旋转,形成旋转结。

卷结/横卷结

卷结在挂毯等设计中是常用结,而且变化非常多。根据轴线走向角度可分为横卷结、纵卷结、斜卷结。卷结由轴线与编线组成,轴线不动,编线围绕着轴线有规律地缠绕两次,便完成一个卷结。

步骤1 蓝绳为轴线,白绳为编线。起始时轴线必须位于编线上方。

步骤2 编线向右上弯折,并向后绕过轴线,注意轴线要拉直。

步骤3 编线向左上弯折形成一个绳环,然后向后绕过轴线,穿过绳环。

步骤4 拉直轴线,拉紧编线,完成一个卷结。

横卷结

横卷结是将数条编线连续缠绕在同一条水平轴线上。

步骤1 右侧蓝绳为轴线,将其水平拉到左侧编线的上方。

步骤2 从紧挨轴线的绳子开始,依次编织卷结,每一个卷结都要紧挨上一个卷结。

步骤3 一根轴线上可以编织多个卷结,形成横卷结。

纵卷结

纵卷结,也叫竖卷结,与横卷结的不同在于,纵卷结是将同一条编线连续缠绕在不同的轴线上。

步骤1 左侧白绳为编线,蓝绳均为轴线。编织时轴线必须位于编线上方。

步骤2 从最靠近编线的轴线开始编织卷结,注意轴线要拉直。

步骤3 在接下来的每一条轴线上,用同一条编线编织卷结,形成纵卷结。

斜卷结

斜卷结常用在挂毯等编织作品中,主要做线条设计,可以创造出变化丰富的图案样式。编织方法和横卷结相同,只是轴线倾斜。

步骤1 右侧蓝绳为轴线,白绳均为编线,将轴线向左倾斜拉到编线上方。

步骤2 从最靠近轴线的编线开始,依次向左下编织卷结,每一个卷结都要紧挨着上一个卷结。

步骤3 一根轴线上可以编织多个卷结,形成斜卷结。

注意

不管是横卷结、纵卷结还是斜卷结,关于卷结的编织手法有几点需要注意。

1.在挂毯等设计中用到卷结时,任意一条绳子都可以是轴线,所以卷结的组合变化非常多。

2.编织时先确认轴线和方向,轴线向哪边延伸就用哪只手拉直轴线。

3.编织卷结时,轴线要位于编线的上方。

4.编线缠绕两圈完成一个卷结。

5.轴线一定要拉直,不要与编线卷在一起。

反卷结

一般运用在对称纹理的中间点。反卷结与卷结互为正反面。

步骤1 白绳为轴线,蓝绳为编线,编织时轴线位于编线下方。

步骤2 编线从右后方绕过轴线,并向下弯折。

步骤3 编线向左上弯折形成绳环,然后向后绕过轴线,穿过绳环。

步骤4 拉紧绳子,绳结呈X形。

步骤5~6 在同一条轴线上,用不同的编线向左编织反卷结。

三股辫

用于编织竖条状编织纹,使用三股或三股的倍数的绳子编织。

步骤1~2 A绳压B绳,C绳压A绳。

步骤3~4 B绳压C绳,A绳压B绳。

步骤5 重复上述操作,左压中,右压中,直到所需的长度。

四股辫

用于编织竖条状编织纹,用四股或四股的倍数的绳子编织。编织口诀归纳为:最左边绳子压第2条绳子,挑第3条绳子,压第4条绳子(压2挑3压4)。

步骤1 A绳压B挑C压D。

步骤2 B绳压C挑D压A。

步骤3 C绳压D挑A压B。

步骤4 D绳压A挑B压C。

步骤5 重复上述操作,并拉紧绳结,直到所需的长度。

玉米结

用于连续编织竖条状编织纹,可分为圆玉米结和方玉米结。玉米结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编法,下面示范顺时针编法。

步骤1 如图所示,将两股绳子或四股绳子垂直摆放。

步骤2~5 沿着顺时针方向,A绳压B绳,B绳压A绳和C绳,C绳压B绳和D绳,D绳压C绳和A绳,并穿入A绳的绳环内。

步骤6 向四个方向拉紧绳子,形成“田”字形。重复步骤2~5,完成一段玉米结。

圆玉米结(圆柱结)

重复编织同一个方向(同顺时针或同逆时针)的玉米结,即可形成圆玉米结。

方玉米结(方柱结)

按照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编织玉米结,即可形成方玉米结。

秘鲁结

用于单线结尾、加绳或装饰,一般用单股绳子完成。

步骤1 左手握住绳子的一端,右手拿着另一端。

步骤2 将右手端的绳子围绕着左手食指和另一端缠绕三圈左右,若要绳结长些可多绕几圈。

步骤3~4 从食指上取下绳圈,绳圈握好不要散开,将右手端的绳子穿过绳圈。

步骤5 慢慢拉紧绳子两端,并调整绳圈的整齐度。

凤尾结

多用于尾端装饰,一般用单股绳子完成。

步骤1 绳子上端固定,下端预留稍长些,逆时针向上弯折,并放到绳子下方。

步骤2 下端穿过绳环,向右拉出。

步骤3~4 下端左右交替穿过绳环并拉紧,直到所需长度(一般为6~8次)。

步骤5~6 向上拉紧绳子,并用钳子整理绳结。

步骤7~8 用胶水粘好绳子与绳环交界处,防止开脱(此步骤可做可不做),然后剪掉绳子下端的线头。

8字结

主要作为装饰结,不可作为承重结,重物下拉8字结会变形。

步骤1 绳子上端固定,下端逆时针向上弯折,压在绳子上,形成绳环。

步骤2~3 下端向右弯折,压在上端绳子下方,并由前向后穿过下面的绳环。

步骤4 拉紧绳子两端,调整绳结的松紧与结构,形成“8”字形。

双钱结

主要作为装饰结,不能承重,上下拉扯绳结会变形。

步骤1 白绳和蓝绳上端固定,白绳弯折形成绳环,并将绳环压在蓝绳上。

步骤2 蓝绳下端向左上弯折,压在白绳下端上。

步骤3 蓝绳下端向右穿过白绳上端。

步骤4 蓝绳下端依次压白绳、挑蓝绳、压白绳。然后拉紧绳子,调整绳结的松紧与结构。

缠绕小球

多作为装饰结使用。下面以三圈小球为例进行示范。

步骤1~2 将绳子放在手指上,用手指做缠绕工具,围绕手指缠绕三圈。

步骤3 将珠针水平插入绳圈作为临时固定,并将绳尾穿过绳圈。

步骤4 以绳圈作为缠绕工具,横向缠绕三圈。

步骤5 将珠针垂直插入绳圈作为临时固定。

步骤6~7 将绳尾穿过第二圈绳圈。以第二圈绳圈作为缠绕工具,缠绕三圈。

步骤8~9 按缠绕顺序拉紧绳圈,必要时可借助镊子,完成三圈缠绕小球。

缠绕结

用于捆扎绳子、悬吊设计的起头、绳子的收尾等。

步骤1 绳子弯折形成绳环,短端放在需要捆扎的绳子上。

步骤2 将长端弯折,压到短端上,并保证短端预留出一截线头。

步骤3 长端逆时针缠绕,直至所需的长度(建议7~10圈)。将绳尾穿过下面的绳环。

步骤4 向上拉紧步骤2预留的线头,绳尾和绳环就会被收进缠绕结里面。

步骤5 剪掉两端的线头,可以适当地涂抹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