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算计和技巧

刘谷的话让孙卫东彻底凌乱了。

他迅速把从刘谷口中了解到的“传闻”在脑子里进行整理:

周玲和周梅是周父跟一个下乡女知青生的私生子,但最后周父把女知青给杀了。

所以,周玲知道事情真相后,才会恨周父和周母,跟他们有了不可调和的隔阂。

一个是从小对自己不好的继母,一个是杀了生母的亲生父亲,换做是谁也不可能和他们和谐相处。

这么推断,事情倒也说的通。

但,真相是这样吗?

如果是真相,事情细节似乎又经不起推敲!

比如,周母为什么对同样是私生子的周梅那么好?甚至比亲生儿子周冬还要好,却偏偏对周玲不好?

还有,周父是村里有名的老实人,平时连只鸡都不敢杀,他那儿来的勇气杀人?

而且孙卫东前世见过周父,也打过交道,确实很老实,并不像个人面兽心的禽兽,能干得出这么骇人听闻的事来。

最关键的是,杀人这么大的事,而且还传出了风声,难道整个马山屯的人都包庇周玲的父亲?

可要不是真的,周玲是被人遗弃的,为什么又和亲生的周梅长得那么像,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孙卫东沉吟了片刻,说:“你这传闻是从哪听来的?”

“我小时后村里有个傻子,那个傻子是知青,听村里老人说是闹运动时被迫害傻掉的,大概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吧,那个傻子就死了,据说是冻死的。当时我们村的大人都教育孩子说,傻子话不能信,更不能传,谁信谁就会傻掉。”

“这么说,马山屯很多老人都知道这个传闻?”

“比我岁数大的,基本都知道,不过自从傻子死掉后,村里就没人说这件事了。”

孙卫东问:“周冬也知道这传闻吗?”

“知道。周冬和我同岁,那时候已经懂事了。”

“他是什么反应?”

刘谷沉吟着说:“小时后的反应就是生气,发脾气,还打过那个胡说八道的傻子。大了以后村里就没人说了,没啥反应。”

孙卫东点头,说:“周冬小时后家境怎么样?”

“家境比现在好,那时周冬的爷爷是治保会主任,运动结束后得癌症死了,我记得好像是食道癌,瘦的跟麻杆似的。”

“周总爷爷死的时候,周总多大?”

“大概三四岁吧。时间太久了,我那时候还小,还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孙总,你对这件事感兴趣?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到我们村找一些老人了解情况,那些老人肯定比我知道的多,也详细。”

孙卫东忙说:“谈不上感兴趣,周总跟家里人关系不好,我想找出问题所在,帮周总化解家庭的矛盾。”

刘谷说:“周总从小就好强,也不太爱说话。我觉得这应该和周总的性格有关系。”

孙卫东又问了几个问题,刘谷没给出有价值的信息,孙卫东就让刘谷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孙卫东抽了支烟稳定心神,又把关于周玲的传闻琢磨了一遍,然后开始工作,开启加班模式,完善关于酒店建设的文案。

一直忙到了凌晨四点多,孙卫东困得实在不行了,才躺在沙发椅上补觉。

第二天上午,林舒凡离开了天河,孙卫东和周玲亲自送林舒凡上了火车,在回公司的路上,孙卫东问:“公司总部有个叫刘谷的保安是你介绍来的吗?”

周玲想了想,说:“不是。后勤这方面都是张亮负责,怎么了?”

“没事,那个刘谷说,和你是同村的。”

周玲说:“名字听着倒是有点耳熟。”

孙卫东恍然大悟,原来周玲并不知道这件事,刘谷说周玲知道他来公司上班,不过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让人觉得她是托周玲的关系进的公司。

两人回到公司,孙卫东把和毛青学谈建酒店的经过,简单和周玲说了一遍。

周玲问:“你觉得这件事能成吗?”

“有一半的概率吧。我看得出,毛青学对建酒店很感兴趣。”

周玲点头说:“毛青学感兴趣就好,这件事要是成了,百汇公司又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孙卫东赞同的说:“何止是质的飞跃,百汇公司不仅能成为天河最大的民营企业,还能成为整个江东省最大的民营企业,你我甚至都能成为江东省的首富。接下来就看毛青学的了。”

周玲惊讶的说:“首富?不会吧。”

孙卫东笑着说:“没错,首富。建一栋酒店,以十层为例,造价至少要两千多万,酒店建好后,市值马上就会翻翻,你算算多少钱。”

“你不是说,需要八百多万吗?”

“我故意说低的,说的太高,市里和区里会认为我没实力接下这个工程。”

“可要是区里同意和我们合作,我们没钱怎么办?”

“政府是大股东,政府会比我们着急。”

“孙卫东,你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算计政府。”

孙卫东笑着说:“政府也不傻,施工前肯定会核算成本,先让政府把王玉龙回绝,不就剩下我们了么,再说,王玉龙也在算计政府。”

“可我觉得,你还是坦诚点。”

“我没不坦诚,这是谈生意的技巧……”

在孙卫东和周玲谈论少报预算是算计还是谈判技巧时,东城区副区长毛青学正在市委办公室,等市高官兼市长的习正初。

习正初正在开常委会,毛青学已经在办公室等了一个小时了,毛青学昨晚一宿没睡满脸的倦容,不过还在专注的翻看着手中准备的资料。

忽然听到开门声,毛青学忙收起资料,看向门口。

是习正初开完常委会回来了。

毛青学忙站起来打招呼,习正初笑着示意毛青学坐下,说:“我听秘书说,你都等了我一个小时了,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毛青学忙说:“书记也没多久。”

“找我什么事?”习正初把笔记本放在桌子上问。

毛青学说:“我想跟你聊聊,建酒店的事。”

习正初在办公桌后面坐下,说:“昨天在座谈会上,你会上说的不少,还有什么不好在会上说的事吗?”

“昨天开完会,百汇公司的孙卫东找到了我,他和王玉龙有同样的想法,也想在面粉厂建酒店,他给我说了一个思路,让我挺受启发的。所以我来跟书记谈谈。”

习正初说:“孙卫东也想建酒店,他当初租下面粉厂那块地,是不是就已经做好了打算?”

“是。”

习正初笑着说:“商人啊,真是会钻营。”

毛青学说:“书记说的是,不过也正是有像孙卫东这样会钻营的商人,我们天河市的个体经济才会比江东省其它城市做的好。”

习正初点头赞同,说:“具体说说吧,孙卫东给了你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