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报应
- 重返85:从卖牛仔裤开始崛起
- 胡不说
- 1920字
- 2022-06-06 12:42:12
蝎子被抓的新闻刚见报,王鸿信就打来电话,让孙卫东不得不多想。
他接通王鸿信的电话,笑着说:“王总,什么事。”
王鸿信语气轻松,说:“卫东啊,不好意思,我为李坤鹏担保的三千万,还不了你了。大唐地产已经在申请破产,破产流程估计需要半年的时间能走完。”
孙卫东说:“我的三千万就打水漂了?”
王鸿信说:“我是担保人,大唐地产无力偿还,肯定是由我来还。但是,我现在也拿不出那么多的资金,所以我决定按照我们当初签订的合同,把正东街抵给你。你觉得怎么样?”
孙卫东当然愿意,因为正东街未来的价值肯定超过三千万。而且王鸿信主动提出用正东街抵债,是在好不过了。
要是走法律程序起诉,这种事情没个一年半载也解决不清。
不过孙卫东肯定不能一口答应,他说:“王总,远恒贸易生意遍布全国,不会连三千万都拿不出来吧。我现在资金也紧张,正东街只改造了一半,后期还得增加投入,你现在把正东街抵给我,等于是给了我一个花钱的窟窿。”
王鸿信心里骂娘,心说孙卫东真会得了便宜卖乖,他苦笑说:“孙总,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你就多担待一点吧。远恒贸易外面有很多债要不回来,要账的人也天天给我打电话,我现在也很头疼啊。”
在我国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最著名的“三角债”危及此时已经开始显现,进入九十年代后,三角债危及才彻底爆发,并在91-92年达到了顶点。
三角债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摩擦和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
孙卫东说:“好吧,那我们什么时候办手续。”
“等我下个月回天河吧,到时我给你打电话。”
“你没在天河?”
“没在。我在浙江。公司总部出了点棘手的问题。”
“蝎子被抓住了,你知道吗?”
“知道。那个混蛋当初李坤鹏让他搞拆迁,拆迁发生群体性事件后,李坤鹏还动用关系保住了他,没想到他居然恩将仇报,把李坤鹏杀了。这种人就该千刀万剐。”
“是呀,我也听说蝎子这人有反骨,把他大哥的产业全都侵占了。”
“这我倒是没听说过,我和蝎子也只见过两面,但对他的印象不太好。我还建议李坤鹏不要用蝎子,可他不听劝。好啦,卫东先这样,我还有些事要忙,就先不给你说了。”
“好,好。”
王鸿信挂了电话,孙卫东点了一支烟,想到王鸿信现在的处境,不由得笑了。
李秘书走进了办公室,说:“孙总,有个叫刘谷的人想见你,他说自己是马山屯的。”
孙卫东愣了一下,说:“让他进来吧。”
很快李秘书带着刘谷进了办公室。
刘谷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竖着大背头,手腕上还带着一块手表,看样子混的不错。
刘谷谄媚的点头哈腰,说:“孙总,你好。”
孙卫东点头,说:“坐。”
刘谷坐在了沙发上,孙卫东走过去,说:“李秘书,给客人沏茶。”
“好的孙总。”
李秘书出去沏茶,孙卫东打量刘谷,说:“刘谷,混得不错啊,也做生意了?”
刘谷笑着说:“嗯,康总出钱帮我开了一个砖厂。砖厂生产的砖供应百汇建筑,效益还不错。”
孙卫东好奇的问:“在哪开的砖厂?”
“就在马山屯。”
孙卫东心头一动,觉察出这件事不简单。
马山屯地理位置偏僻,梁县经济也不好,在马山屯建砖厂,无形中会增加运输费用。
所以,孙卫东断定康佳楠帮刘谷在马山屯建砖厂,是有特殊用意的。
孙卫东问:“你来找我什么事?”
刘谷笑着说:“我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水泥厂快不行了,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而且每月还要还银行十几万的贷款。”
“怎么会这样?”
刘谷立刻来了劲头,说:“自从村委会那帮忘恩负义的王八蛋,收购了你股份后,百汇建筑就停止了与水泥厂的合作,百汇建筑是水泥厂的大客户,水泥厂的效益一下掉了大半。
后来水泥厂在县委的帮助下,联系了几个大的客商,开始还挺好,可没过多久就收不回账来了,据我所知现在外面欠水泥厂一千多万的货款,水泥厂资金不能回笼,就没办法给村民发工资,没办法继续投入生产,机器坏了也没钱修。你说当初跟百汇建筑合作的多好,都是现款现货,从来不拖欠货款,真是自作自受啊。”
百汇建筑停止是用马山屯水泥厂水泥的事,孙卫东是知道的。康佳琪找了范长友,范长友一听马山屯水泥厂如此对待孙卫东,宁可用贵的水泥,也不用马上屯的水泥。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都是报应。
马山屯水泥厂变成如今这样,完全是自己作的。
孙卫东沉吟了片刻,说:“当初说,县水泥厂会和马山屯水泥厂合并,现在合并了吗?”
“没有。县水泥厂资金周转也出了问题,哪还有精力与马山屯水泥厂合并。孙总,现在外面做生意的,各个都缺钱,每人手里拿着一堆白条子。你说,钱都去哪儿了?”
孙卫东笑着说:“我不也不知道。你的砖厂生产的砖,只供百汇建筑吗?”
“对呀,虽然运输不太方便,费用也比较高,但能马上结账。现在做生意只要手里有现金,宁愿赔钱也想把手里的货处理掉。像百汇建筑这样,直接给结账的企业,真是不多了。”
孙卫东不由得点头,同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