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耕耘
- (美)彼得·A.格洛尔
- 650字
- 2025-02-22 04:47:57
协同创新网络
在协同创新网络中,创新人员组成的小群体会采纳创造者的创意。这是一些由两个到15个成员自发组成的小组,他们为了创造新事物走到一起,他们的动机不是为了得到报酬,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银行存款,而是因为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们因共同的愿景聚集在一起,并期望梦想成真。他们是一群秉持坚定信念的创新者和潮流领导者,坚信自己要完成的事业不可思议并且很酷,而且誓将自己的信念推广到世界各地。
协同创新网络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历史上就有。托马斯·爱迪生因他的发明而获得了巨大声誉,其实他最伟大的发明是建立了门洛帕克——新泽西州的一个研究实验室。在那里,他聚集了其他创新天才,包括致力于灯泡开发的威廉·哈默、忠实得力的助手和多产的电报系统发明家查尔斯·巴彻勒、设计促进者和推动者约翰·克罗西,以及其他数十人,甚至交流电系统的发明者尼古拉·特斯拉也在门洛帕克实验室工作过——这是一个典型的协同创新系统,而且它远在互联网之前就已出现了。
随着现代电信,尤其是互联网的来临,协同创新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球各地。协同创新网络的事务五花八门,从发展中国家的小额信贷机构,到乐高的机器人,甚至包括互联网自身的创建。1991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办了ACM超文本会议,当蒂姆·伯纳斯·李和罗伯特·卡里奥在该会议午餐时宣传他们全新的万维网时,全世界都不知道,一个新纪元即将开始。他们即兴的午餐会谈引起了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兴趣和关注,从赫尔辛基到加利福尼亚,从阿拉斯加到澳大利亚,这个远程合作小组开始一起工作。而接下来的事情,就众所周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