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中华钩活术钩针治疗颈胸椎退变性及软组织疾病》专著的评价

《中华钩活术钩鍉针治疗颈胸椎退变性及软组织疾病》一书,由钩活术疗法的发明人魏玉锁先生独著。其所创立的钩活术疗法,是在古九针和新九针之锋勾针的基础上,以中医学、针灸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解剖学、生物力学、影像学、骨伤及软组织外科学等,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钩提针,对相应腧穴进行常规治疗,达到钩治、割治、挑治、针刺、放血、减压、减张、疏松、温补、平衡效果的一种无菌操作技术。

该著作系统阐述了钩活术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尤其是在针具、新夹脊穴、坐标定位法及其理论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钩活术技术针具的创新,源于新弯弧形制的钩提针,从钩头的钩尖、钩刃、钩板、钩弧到钩头、钩身、钩柄、钩尾乃至系统分类,均按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进行配伍设计,共5类、83型。系列钩提针是国药准字号医疗针具,共9项专利,1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

中医适宜技术是基层中医药的立足之本,钩活术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10项适宜技术之一。该技术专著由我本人和乔晋琳主任进行了评审,对其语言和文字进行了精密锤炼,如新夹脊穴定位规律是根据脊椎的发病规律而命名的,穴位计数为解剖体位自下向上升序排列。2010年4月,王国强局长主编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发行。

2013年4月16日,由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组织专家,对钩活术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进行论证,我和董福慧教授等人参加论证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逐步拓展临床治疗的病种,明确其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的处理。2016年1月,钩活术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出版发行。

该著作针对临床常见的颈胸椎退变性及软组织疾病,科学严谨地阐述了钩活术的辨治理论和操作过程,尤其是在辨证分型、辨证选钩、辨证钩度、辨证用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是医生进行钩活术操作的实用临床工具书。

该著作立足于临床,条理清楚,图文并茂,结构合理,是一部难得的临床实践指南。我推荐其参评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

2018年1月25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