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礼的代价到底是什么?
学习是改变人生的一种途径?刘礼就是这么想的。他深深地相信着。
刘礼作为一位出身普通农民家庭的平民,家境贫瘠,家中有父母外,还有他与兄长。因此,刘礼为了改变家境,从小就用功读书,父母和兄长也为了让他读书更卖力干活,只为供他读书。在有钱时就在学堂中向先生讨教,手头紧时便一点点地攒钱买上几本书在家看。早晨与鸡鸣同起,夜晚与明月作伴,共读诗书。
后来刘礼学到了不少,阅卷万篇,最终赴京赶考,得了探花,乃一甲第三。可皇帝见他贫民出身,并不看好他,给他派到了个偏僻的城镇,当了个小官,可刘礼觉得很好,至少不需要再饿肚子了,而且他仍相信自己努力定能升官发财,与家人过上好日子。
在城里的刘礼也不忘记乡下的家人,总会命人去给家人送物资,并打算把家人带到城里来。想法是美好的,可天有不测风云,他的上司并不同意他的家人来城里。其实在刘礼就职后,他的上司便瞧不起他,毕竟一位来小城做小官的探花,一定是得罪皇上或达官贵人。
刘礼没办法,只好将此事延后,待日后升官,再接回家人。
于是刘礼做着最小的官,所执行的事务却与之不符。
“定是那高官小人!”
刘礼虽然劳累度日,却也感到快乐,在执行公务时也总爱帮助百姓。不论是小如鼠蚀粮食,还是大至红白大事,刘礼总会抽出时间力所能及。因此这位心善的年轻人受到百姓们的爱戴。
“好人一定有好报!”
刘礼是如此的相信这由卜筮书中所言。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转过头来,刘礼已经离家五年,现在也有了一定的积蓄,于是有了回家的念头。刘礼向上司发出公函请假,望能放他归家探亲。可这只包揽万千事务的大肥羊怎么可能会放回去,刘礼还是太年轻了。上司以人手不足的理由弹回了刘礼的请求。
“人手不足?那府上百余人都是什么?荒谬!他就是不想让你走!”刘礼的好友对这件事很是气愤,对高官欺负老实的刘礼很是不甘。
可刘礼也没办法,只好再等等,或许哪天不再需要他,就会放他回去吧。
再等等。
又过几天,刘礼收到了父母寄来的信件,于是大喜,想着终是有了家里的消息。
信封里有一沓粮票和一张写着粗糙大字的纸:
“儿啊,爹娘等不了了,这些粮票你自己留着吧,家里都知道你孝顺,但你兄长前些日子寻药为咱俩老头续命,至今未归。爹娘最舍不得的就是你们,现在你尽孝了,和兄长好好活着吧。—爱你的娘亲”
两行不止的眼泪从刘礼的眼眶上,如雨滴打在石头上一般,顺着脸上的纹路,直流向刘礼企图打断泪水的双手。
“爹娘!孩儿不孝啊!”颤抖的声音打湿了刘礼抱着的粮票和信件。
刘礼绝望了,完全不故信中父母的寄望,直往城墙顶走去,带着所以的失望跳了下去。
真是让人感到可惜的故事。可刘礼并没有死,而是倒在一片阴暗的世界。他睁开双眼,哭红的眼睛模糊看见了那所孤独的老宅,与站在老宅门前的青年,貌似与刘礼相仿。
“这是地府吗?”刘礼如释重负。
思空并没有理会。或许是太累了,刘礼直接昏睡了过去。再次睁眼,已然在府邸中。不知是谁将他放在房间中的床上,刘礼疑惑地走出房间,眼前映出的是思空府邸中的苍天大树与一位名为思空的青年。即使刘礼并没有见过真正的地府,可眼前的一幕让他无法与之相匹配。这时他突然想起民间相传的传说—思空。那是一个相传在几年前,有一个人误打误撞发现了思空,后得思空相助,实现了愿望的传说。可经历过的人少之又少,于是渐渐淡漠。
刘礼开口询问那位与之年龄相仿的青年:“您是…思空?”
思空没有说话,只是背对着他,用手抚摸着眼前的大树。
时间慢慢过去,客气中弥漫着寂静,仿佛这里没有人,只有大树落下的枯叶,与新枝头上的嫩芽。
刘礼无意中竟无吐一言,像是失了魂。
微风吹过,刘礼从发呆中清醒。“先生,我想要重过一生。”
思空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思得欲望有一,空失代价无渺。”
说罢便把大树上的其中一条树枝用手轻轻摘下。
“这枝条代表了你新的人生,上面的四片叶子代表了你在新人生中可实现的欲望,当他们全部落下,你我交易便结束。”
刘礼接过树枝,充满希望地注视着。“太好了!我第一个愿望就是要与家人团聚。”他抬起头,正想询问代价。他眼前的画面却开始扭曲,不一会就变成了新生婴儿,出生在一户富裕人家。传闻出生时,户前久不生叶的老树上,长出了四片叶子。
……
回到思空宅邸,思空躺在树下的摇椅上,轻轻的挥动着手中的扇子。
“重生之人,四归一枝。得良妻,钱财,名望,唯独无初念所想。还有其一?生而不识前世,便是他首当之欲。代价?丢失的本心,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