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您几位别太上头!再打下去咱就赢了!

拥挤在吊桥上的安南兵马被明军一波又一波的箭雨射得鬼哭狼嚎,再次利用小船渡河登陆北岸的人马又被强势压在河里上不去,安南人的这一波攻击自然又宣告失败了。

不过再次挫败了安南人进攻的黄中、赵恒等人此时面色却都不太好看,黄中一张冷脸盯着冷径关关头,沉默不语;赵恒脸色涨得通红,表情讪讪;传旨太监也从后面走上来,一脸好奇左看看右看看;周世贵等四个广东卫千户所的千户官脸上带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表情,调侃地看着赵恒。

“老黄,这次确实是咱得不是,给你赔礼了!”赵恒左思右想,终于还是及其光棍地朝黄中拱了拱手,“回头到了王爷出,咱自请处罚!”

黄中眼珠子转了转,嘴角稍微勾了勾,却依旧不答话。传旨太监从周世贵等人处问明白了刚才赵恒打红了眼、带着几个人脱离军阵欲要攻击安南大人物的事情,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会儿听到赵恒服软,便开口劝道:“黄佥事,莫要着恼。赵千户也是为了擒贼先擒王!如今我们五千兵马都在安南人的地盘上,可不能起了龌龊!”

“内侍言重了!”黄中可以不理赵恒,但却必须得对传旨太监的话做出反应:这可是皇帝身边的心腹!“也不是生赵千户的气。诚如内侍所言,如今我们置身于安南人的层层包围中,正是需要精诚合作的时候!”

黄中当然不是生赵恒的气!赵恒当时确实是脱离了军阵,但当时那种情况,那汉王卫的军阵也根本不需要指挥官多做指挥,按部就班一一剿灭陆续登陆的安南人即可,赵恒的暂离并不会对战场态势产生什么影响。而若是赵恒当时一击能中、真的杀死甚至俘获了那安南贵族,恐怕对大军安然撤离安南还有好处。

之所以不说话,是生怕自己忍不住笑出来:不是说这位汉王府仪卫司司正是要在此次行动中架空自己的么?为何这会儿变成了这般模样?

不过也能看出来,赵恒还有广东卫的四名千户官都不是泛泛之辈,一个个能打能拼,对得起朝廷正五品武官的俸禄。而且汉王卫和广东卫的兵马也算得上强兵,甚至汉王卫这支千户所战力远超自己预料。这么一来,对于此次行动的最终目标——尽最大可能减少牺牲、将如今主动钻入安南人包围的明军安然带回大明,黄中有了更多的信心。

而确立了这五千人中最高指挥的地位,就是黄中信心的来源之一。

“冷径关里的安南人这是怂了?”传旨太监眯缝着眼同样打量着冷径关关头。这会儿冷径关前吊桥重新被吊起、关头原本密布的旌旗此时却稀稀落落,原本伫立关头趾高气扬的安南将领这会儿也不见了踪影。唯有河流两岸被丢下的安南伤兵的呻吟声不断传来,而安南人明显也没有将这些伤兵抢回去的意愿。

“我们损失多少?”黄中回过头来问道。

“丢掉性命的袍泽七十八人,重伤一百零三人,轻伤三百余人。多是箭伤。”传旨太监刚才就在后方见到了明军伤病,也拿到了损失的数据,此时听闻黄中询问,便直接开口答道。

黄中微微点头,伤亡并不算太大,还算是能够接受。

“看来这冷径关的埋伏也就是这样了。”周世贵摩挲着下巴上粗硬的短须道,“他们真以为这样的兵马能把我们留在安南?”

“夜郎自大罢了。”传旨太监摇头不屑道,“在占城、广西土司手里占了便宜,便觉得自己英雄了得。怎识得大明天军的厉害?!”

虽然这话是夸奖,但黄中脸色莫名一黑,觉得等回头应该亲自教导一下土司兵马。

“关键是如今怎么办?”广东卫的另一名千户官吴维昌开口道,“总不能就在冷径关头耗着吧?还是直接将那安南王子送给安南人、我们掉头回去?”

“那安南王子如何了?”黄中好像这会儿才忽然想起来,自己军阵的后方,还有一位安南王子呢。

“受了些惊吓。”传旨太监微微摇头,简单答道。

他没说实话。那名叫陈天平的安南王子可不是仅仅只受了些惊吓而已,明明是已经被吓破了胆子。他也不是个傻子,看到安南人敢埋伏明军,就知道哪怕这五千明军将自己送回安南升龙城,自己也绝对会把性命丢掉。刚才几乎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祈求传旨太监将自己带回大明。传旨太监废了好大口舌才将他安抚住。

“先埋锅造饭吧。”黄中抬头看了看已经走到头顶的太阳,道,“这会儿急的应该是安南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其余几人并无异议,经过了一上午的战斗,消耗确实不小。最关键的是,他们如今真的将安南人看成了土鸡瓦狗,并不怕安南人接下来的反击。

而安南人竟然也十分老实地让明军在冷径关下安安稳稳吃了顿午饭。

一直到了未时半,冷径关中依然没有动静。黄中皱着眉头思考了半天,又将传旨太监和赵恒等人一起叫过来商议,刚决定要派个人充当使者到关下问问安南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忽然便听得西边的山坡上一阵呼喝呐喊声。众人心中一惊,赶紧朝那边望去。

西边的山坡过于陡峭,黄中早就看过,以为并不适合伏击,上午的时候便将侧面防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东边的山上。当时也却如黄中所料,西边的山上一直安安静静,一直到上午的战斗打完了,那上面便是一只狗都没出现。却不想此时却有一支安南兵马忽然从山上冲了下来。

而且并不仅仅是人马。因为山坡更为陡峭的缘故,从半山腰还滚落了许多石头。虽然经过树木和藤蔓的阻挡,仍有不少直落明军阵中,似乎眨眼间,离着山坡最近的明军便有伤亡出现。

黄中、赵恒等人怒不可遏,发一声呐喊,中军中战鼓擂响,令旗摆动。几名千户官打马朝着自己所部的千户所军阵赶去。而军阵中的百户官、旗官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反应过来,安稳住军阵,又根据中军号令调整阵型,防守住了安南人的第一波攻势。

但这个暗亏是吃了。也正因为吃了这个亏,黄中、赵恒、周世贵等人似乎一瞬间上了头,眼看着冷径关关头依然安安静静,仅有极少的几个安南兵躲躲藏藏观察着战场形势,关前河流中也并无其他兵马出现,黄中便只留下三个百户所防守正南方冷径关方向,将几乎所有的兵力都对向了西边。

冰冷的箭矢不断朝着山坡抛洒,虽然同样被树木阻挡了不少,但密密麻麻的箭矢总有一定概率带走从山坡上一拥而下的安南人的生命。而从山坡上冲下来的安南人虽然看起来气势十足,但这陡峭的山坡委实并不适合快速冲锋。十个中总有五六个因为控制不住脚步,还没到山脚便一个跟头跌下,滴溜溜滚了下来,也不用明军上前厮杀,便只剩了半条命了。

哪怕从山上安然冲下来,还没等站稳脚跟,明军的长枪便刺到了胸前。似乎如同安南人自己将胸膛递到枪尖上,太快的脚步控制不住,直直撞上明军的长枪,兀自抛洒下鲜红的血水。

黄中眼中神光闪动,逡巡着战场,寻找这支伏兵的指挥者。刚刚锁定了目标引弓欲射的时候,传旨太监从旁边扯了一把,这支箭便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