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现场展示的地形图和沙盘形象地展示了钦州港未来的规划,汉王高煦虽然在海边的时候说话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朱三和周咏讲解,但无疑已经显示出来,这位确实是将设港造舰的圣命放在了心上的。
不过虽然看出来了,但广东上下官员似乎一时间很难进入状态。或者说,忽然间接了这么大一个活儿,大家一时间不知道从何下手了。毕竟这大明朝现如今沿海港口不少,但大多为自发形成,一个从无到有的、由官方设计营建的港口到底应该从何处着手,这帮官员并没有概念。
于是回到钦州知州衙门后,一众官员围在朱高煦身边,嘴里说着“皇恩浩荡”的话,恭维着汉王爷“能力拔群”,汉王府的属官“得力知心”。至于这钦州港如何营造、广东上下能提供什么帮助、谁来负责与朱高煦的交接……这些具体的事情既没人询问,也没人讨论。朱高煦原本还笑吟吟听着,不过听了一盏茶的功夫,也就听烦了。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将茶盏随手放在了桌上。
茶盏与底托“当啷”一响,一众广东官员才忽然意识到,坐在上首的那位王爷似乎有些不耐烦了。
王公亮眼珠转了转,朝朱高煦拱了拱手,笑道:“殿下可是乏了?”
“嗯!”朱高煦高深莫测地点了点头。不待王公亮说出告辞的话,便见面前的汉王殿下伸出小指挖了挖耳朵,又将手指放到嘴边吹了口气,才道:“耳朵听得乏了。除了拍马屁的话,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王公亮眨了眨眼睛,消化了半天才明白朱高煦这话的意思。而等王公亮明白过来的时候,心中忍不住便升腾起了怒火。
他堂堂广东布政使、大明朝廷从二品大员、广东方伯,要不是为了这忽如其来的在广东“设港造舰”的圣旨,怎么会放下全省的公务,跑到钦州这小地方来与这位王爷周旋?设港造舰说得轻松,汉王手下那沙盘倒也精巧,但真到实际操作之时应该从何处下手,谁又能说得清?如今这堂中的官员,从他王公亮往下,俱都是文人为官,这匠造营建的事务,难道不应该等工部派遣官员和工匠前来吗?
汉王殿下说话倒是容易,可这营建之事千头万绪,只不过刚去海边实地探查了一番,让谁说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啊!
王公亮微微垂了垂眼帘,余光瞥见堂中广东官员一时之间惊恐失色,忍不住暗自叹了口气,起身朝朱高煦拱手道:“殿下息怒。我广东上下报效君王之心天地可鉴。但这堂中同僚,包括下官在内,俱都不通营造之事。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着手。故随殿下之属官已经设计好了港口布局,下官等也只能等待朝廷派工部同僚与工匠前来主持。”
朱高煦闻言唇角勾了勾,微微摇了摇头,开口道:“王藩台坐下吧。倒不是本王苛责诸位,只是父皇对于此事十分看重,不得不尽早着手。而且,工部的支持你们就别想了,不仅仅是广东钦州港一处,苏州府刘家港乃是此次海巡起点,工部在那边已经忙不过来了,广东这边只能我们自己忙活。所以,各位,不要浪费时间了!”
众人闻言忍不住腹诽:“若说起浪费时间,谁能比得过殿下您带着一家妇孺沿路游山玩水来的逍遥自在?”
王公亮忍不住皱眉,道:“可是这港口营建,少不得工部同僚和匠人指导,若仅靠本地徭役,恐怕……”眼瞅着朱高煦又皱起了眉头,赶紧躬身道,“非是下官推脱,只是国朝历来如此。若无工部同僚和工匠指导,恐这港口难以担负大任啊!”
“没有!”朱高煦十分光棍地道,“本王不是不知道,哪怕陛下赐下座牌坊来,也要工部官员和匠人参与营造。不过这港口并不比牌坊、赐宅,又没有什么僭越的避讳,难道少了工部的人就干不成了?只要这港口行得船、走得舟、避得浪,坚固耐用,便算合格,何必一定要麻烦工部的人从应天赶来?左右这港口设计本王的人已经做好了,既然你们说你们做不得,那本王便要当仁不让发号施令了!”
正说着呢,赵恒从外面匆匆走来,凑到朱高煦耳边禀报了一句。朱高煦便舒展了眉头,笑呵呵起身,将手背到身后,道:“走吧,一起去钦州驿站!”
朱高煦带着全家妇孺到了钦州,自然毫不犹豫霸占了钦州知州衙门的后宅。但这衙门后宅能有多大?带来的大部分亲兵、属官只能去住钦州驿站了。这会儿汉王忽然说要一起去驿站,广东上下官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不明白这位爷到底要搞哪一出。
钦州驿站并不大,一排六间屋而已,住下朱高煦的亲兵属官根本不可能,便将房屋安排给了几个文弱的属官,亲兵仍如行军中一般,在驿站附近搭了帐篷。等朱高煦带着王公亮等人到达的时候,最东边的两间屋已经打通了隔墙,钦州驿的驿丞正哭丧着脸看着汉王府的亲兵在那两间屋中进进出出,忙碌不停。两间屋中的家具床铺已经被搬了出来,却将床板拆下来又搬了进去,又将其他房间的座椅全部集中到了那两间中,房中叮叮当当像是在做木工活。朱高煦等人到来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亲兵将一块平整的木板挂在了那最东边那间的门口。上面墨汁淋漓,分明写着“钦州港营建工程总指挥部”。
朱高煦当先走进去,王公亮等人在那块牌子前站了一会儿,才跟着鱼贯而入。
朱高煦此时已经大马金刀坐在了一张椅子上。只见两间并做一间的房屋中央,用砖石砌起来的桌腿,上面搭上床板,蒙上一块麻布,便成了一个长条形的桌案。围着桌案摆着一圈椅子凳子,朱高煦此时就坐在最东边那张面向所有人的椅子上。桌案上摆着笔墨,每张椅子凳子前面都有一份。
周围的墙上贴满了白纸,上面画着各种方框、箭头,有一些还写了文字。
朱高煦眼看进来的人还有些无所适从地东张西望,便伸手点了点左手边挨着自己的那处座位,示意王公亮坐下来。等王公亮十分不适应地挨着朱高煦坐下了,下面的官员才按照品秩坐了下来——大约是官场中的本能,第一次坐这种座次,居然没有人出错。
朱高煦轻咳了一声,开口道:“诸位,这钦州港营建时间紧迫,希望大家能够通力合作。为此,本王在钦州驿设置营建总指挥部,本王任总指挥,王藩台任副总指挥。营建工程所需人力、物力,营建的计划安排,均从指挥部下发到各位手中。具体到某一人、具体到某一天、具体到每一块石头每一车沙土,都要给本王按时按量完成!考虑到大家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港口营建的事务,许多东西并不了解,所以,先让本王王府的工正周咏,给大家解释一下营建一座港口都需要完成什么事项。”
周咏手中拿着一根竹竿,两个汉王府亲兵抬着一块贴了纸写了字的木板来到房屋西侧正对朱高煦的位置,那边正好没有安排座椅,所有人最多扭一下脖子,就能看到微微有些窘迫的周咏。
王公亮微微眯了眯眼睛,看清楚了周咏身后亲兵抬着的木板上正上方横着写着:“钦州港营建分部分项工程简介”。而在这一排字的下面,画着里面写了小字的方框和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