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评说明

现存有关何鸿舫医案的书目有:《清代名医何鸿舫医案》(学林出版社,1982年11月),《横泖病鸿医案选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3月),《何鸿舫先生手书方笺册》(学林出版社,1984年10月),《名医何鸿舫事略及墨迹》(学林出版社,1988年4月),《重固三何医案》(学林出版社,1989年2月)卷下。《横泖病鸿医案选精》中仅有1例医案是他书所不载的,与《清代名医何鸿舫医案》大多重复;《重固三何医案》卷下所载何鸿舫36个案例,与他书均重复。

本书以《清代名医何鸿舫医案》为底本,以《横泖病鸿医案选精》《重固三何医案》为校本,补入缺漏医案及剂量。《何鸿舫先生手书方笺册》载有医案313例(已剔除与他书重复者5例,字迹模糊缺漏者4例),以及《名医何鸿舫事略及墨迹》中“药方墨迹九纸”有医案5例(已剔除与他书重复者4例),一并收入本书,并做出处标注。所收医案据病证归入各门中。

本书在编撰中做以下修正与改动:

1.病证门的增删:目录基本按照《清代名医何鸿舫医案》,删除“诸虚”“二便”门,因与其他病证门重叠,此二门中的医案按主症归入其他病证门中。原“杂症、调理”门,分列为“杂证”和“瘥后调理”二门。增加“肺痈”“不寐”“水肿”“噎膈”“呕吐”“便秘”“疝”等七门。

2.病证门名称的修正:原“劳伤、失血”门,改为“劳伤失血”,以与“劳倦”门有别。原“酸、痹、痛”门,改为“痿痹”。原“脘痛、闷胀”门,改为“胃脘痛”。原“痞积、鼓疾”门,改为“痞积、鼓胀”。原“下血”门,改为“便血”。

3.原各门中的医案,有分门不妥者,按病证重做分门归类,尤其是原“杂症、调理”门中的医案,有些归入新增的病证门中。

4.对与文义有关的文字出入,给出校注;对于错别字、通假字改正,不出校注。

5.原书中有关何鸿舫的介绍,因多有重复,或有不全,故删。重新整理编写“何鸿舫生平传略”,可见于书首。

6.何鸿舫医案方笺收藏者较多,各自装订成册,并有学者为其写序,本书保留三篇序,附于书后。

7.何鸿舫编年事略原载《名医何鸿舫事略及墨迹》,今移入本书附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