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年终尾祭
- 影视:流窜诸天的气运打工人
- 六个麻子
- 2052字
- 2024-08-10 22:59:47
穆霓凰从苏宅出来已是月明星稀。
次日,穆霓凰就上奏给梁帝,称是愿意为太皇太后守陵,卫陵。
这也是穆霓凰能想出对抗梁帝把她嫁出去的唯一一条路。
梅长苏和萧景桓都只是勉强答应。
因为他们确实也没有更好办法。
毕竟,穆霓凰去卫陵比去云南更让梁帝放心。
这无论是对南境军还是穆青都更有好处,况且他们最希望的就是霓凰安然无恙。
不要卷入任何的危局之中。
...
言府。
眼看,离年终尾祭越来越近。
言阙心中已是大定,成败就在此一举。
这些年,他沉心于修道,一方面他确实是喜欢道法,另一方面就是掩人耳目。
自从十二年前,宸妃林乐瑶自尽于自己的寝殿,他言阙就等着为自己心爱女人报仇的这一天。
咱们的言侯爷就是甘愿冒着灭族的风险要在年终尾祭这天炸死梁帝。
什么大逆不道,弑君之罪他已完全不在乎,只要能替她的乐瑶报仇!
其实萧景桓也希望言阙这个便宜舅舅能成功。
炸死梁帝总比他萧景桓造反逼宫来得强。
加上如今太子萧景宣也只有谢玉一个铁杆追随者了。
其他朝中势力早已被萧景桓和梅长苏剪除地一干二尽。
六部重要位置都已经是萧景桓的人。
至于军中,萧景桓可是早就布局其中,收买了禁军、巡防营的中高级将领。
也就谢玉这个巡防营统领还蒙在鼓里。
言归正传。
言阙还以为天衣无缝,要不是萧景桓在梅长苏面前替他打掩护。
梅长苏早就找上咱们的言侯爷。
萧景桓知道梅长苏当初之所以找上言阙,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言阙放弃炸死梁帝的计划。
无非就是为了靖王萧景琰。
毕竟那时候靖王萧景琰在朝中的根基薄弱,一旦梁帝被言阙炸死。
不出意外,太子萧景宣就是第一怀疑人。
只有太子萧景宣在城西有一处私炮坊。
那他梅长苏为靖王做的这些,都为誉王做了嫁衣。
搁谁,谁都不愿意。
好在的是,现在梅长苏投靠的是他萧景桓。
萧景桓没有去打扰便宜舅舅的计划,就算失败了,无非就是造反逼宫而已。
最坏的打算,萧景桓已经做好了。
...
言皇后也是恰好在训话宫中妃嫔年终尾祭之事,当众病倒在地。
年终尾祭的事宜就被梁帝交给越贵妃。
言阙确实用软蕙草给他这个妹妹下了毒,但是被萧景桓的人给换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毒药。
为的就是被静嫔看出端倪。
萧景桓的人就是自家母后身边的女官其红。
这种无色无味的毒药,只是一种让人瘫软倒地,双眼眩晕的轻微毒药。
对言皇后的身体并不会有什么大碍。
静嫔虽有怀疑,但她也没探查出什么异常。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萧景桓听闻自己母后病倒,就急匆匆地带着贴身太监小喜子乘坐马车来到皇宫。
入了宫门,二人就径直朝着言皇后的正阳宫快步走去。
萧景桓被言皇后身边的女官其红领到正阳宫,言皇后的床榻前。
萧景桓边走边焦急地询问:
“其红,母后现在是什么情况?”
“回禀殿下,太医已经诊治过了,说娘娘没有什么大碍,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其红如实相告与萧景桓。
萧景桓拍了拍胸膛: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殿下如此孝心,娘娘知道了肯定高兴不已!”
萧景桓来到言皇后榻前,看着已经醒来的母后,赶忙上前关心道:
“母后,你这是怎么了?”
“桓儿来了,母后没什么大碍,就是一时头晕眼花。”
“可能是这些时日操持年终尾祭事宜太过劳累了。”
...
言阙在听到妹妹病倒后的消息传到言府,心中的大石已经落下。
虽说这些年言侯爷与妹妹言皇后因为宸妃一事不合,但总归是血浓于水。
他也不希望妹妹给那梁帝陪葬。
言阙找到自己在寒钟观的好友陈老道长:
“一切都可安排妥当?”
“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您放心。”
言阙无奈地跟自己这个十多年的好友说道:
“好,多谢你替我谋此大事,事成之后你怕是要远遁江湖了。”
“贫道明白,贫道有言侯您这位知己,平生足以。”
陈道长言辞恳切地说道。
言阙知道自己这位好友已经抱以死志,不再多说什么。
转身就离开了天坛。
陈道长看着好友言阙的背影自言自语道:
“言侯,我们只能来世再见了!”
...
很快就到了年终尾祭这天。
开文二十八年,冬十二月三十日,清晨。
太子萧景宣出列向梁帝禀报道:
“启禀父皇,年终尾祭一应事物,礼部准备得非常精细,请父皇放心。”
“嗯,此事礼部做的不错,等年终尾祭结束,太子与礼部陈尚书当赐赏!”
萧景桓心中暗暗嘀咕:
“到时候就不是赐赏了,而是赐死!”
梁帝有了太子的话,就带着朝臣和宫中众妃嫔前往天坛进行年终尾祭。
依照礼制,陛下主祭天地,二品妃以下内宫不得上台陪祭,需跪侍于外围。
太子萧景宣身为储君上台撒酒祭天之后,须手扶梁帝和越贵妃的衣裙触地,以示尽孝。
萧景桓看着梁帝、越贵妃和太子萧景宣三人走向祭坛。
先是太子萧景宣拿起太监端上来的御酒,撒酒祭天。
随后就是梁帝接过礼部尚书陈元直递上来的祭文,随即向天地宣读:
“开文二十八年,岁次癸丑,除夕之吉良辰。”
“大梁皇帝具香烛、三牲、酒醴(li)之仪致告于上天下地列为神明。”
“前而告曰:天开地辟气象新,礼仪心诚择除夕之良辰迎请神榜大吉昌。”
“皇天之下曰:天地之道,伏气冥佑,惟愿丰年,今值岁末,悠久无疆,吾等吉昌,降福众苍。”
“祖宗神位列庙上,宗支繁衍,兰桂藤芳,礼备品尝。”
“尚飨(xiang)!”
“敬告天地、祖宗之灵。”
梁帝点燃祭文后随手扔进了香炉。
香炉里的火药捻被梁帝的那份祭文点燃,很快就燃烧到了埋藏于香炉底下的黑火药。
只听“嘭”地一声,香炉里火光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