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赤焰谋逆旧案

萧景桓如此做为就是为了让谢玉也尝尝绝望的滋味。

算是给梅长苏和那七万赤焰忠魂先出出气。

三十天的服丧期一过,下了早朝的萧景桓就微服出宫,带着小喜子敲响了苏宅的大门。

黎纲打开大门,见是萧景桓,赶忙行礼:

“草民拜见陛下。”

“免礼!”

萧景桓扶起黎纲,

“黎舵主,长苏可在宅中?”

“回禀陛下,我家宗主和霓凰郡主正在后院叙旧。”

黎纲说着还给了萧景桓一个你懂的眼神。

“看来,朕来的不是时候啊!”

“算了,黎舵主你还是带朕前去,搅了他们俩的好事,你到时候推给朕,想必长苏也不会怪你!”

“是。”

说罢,黎纲领着萧景桓和小喜子二人进了苏宅,朝着后院走去。

此时的梅长苏和霓凰郡主正搂搂抱抱,卿卿我我。

正好被萧景桓抓个正着:

“霓凰、长苏,你们还是再忍一忍吧!”

“霓凰(长苏)参见陛下。”

“霓凰妹妹、长苏快快请起。”

萧景桓给脸色红润的二人解释道,

“别怪黎纲,是朕没让他禀报。”

穆霓凰羞红着脸出言询问:

“不知陛下今日微服到此,所为何事?”

萧景桓一点也不见外地坐在主位上跟两人说道:

“朕今日是为赤焰旧案翻案而来。”

“毕竟这是朕当初对长苏的承诺,现在也该到实现承诺的时候。”

“若长苏没猜错,陛下这是为谢玉之事而来吧?”

“还是瞒不过长苏,这些天莅阳姑姑老是跑到朕的养居殿替谢玉求情。”

“朕也是没办法到长苏你这里躲点清静。”

萧景桓当即跟二人吐苦水。

梅长苏对萧景桓的处境很是了解,不过他没有出言安慰,而是直奔主题:

“陛下,您是打算怎么处理谢玉?”

“谢玉犯下的乃是谋反大案,是先帝开恩,只罪其人。”

“朕是打算将其按谋逆案腰斩于市,可考虑到他又是为赤焰翻案的关键。”

“若是他谢玉能够为赤焰翻案,改判为流放岭南还是可以的。”

“要是死在去岭南的半道上那朕就管不着了。”

萧景桓说着看向对面的梅长苏。

他知道梅长苏就不可能放过赤焰谋逆案的罪魁祸首,谢玉和夏江。

梅长苏点点头:

“还是陛下考虑周到,长苏就听陛下的。”

“长苏,你就放心,等赤焰翻案后,朕就赐婚于你和霓凰妹妹。”

“也算是完成十四年前,太奶奶给你们赐下的婚约。”

“多谢陛下成全!”

梅长苏和穆霓凰相视一眼,齐声说道。

萧景桓对二人继续说道:

“说道这里,朕就想到了庭生。”

“没有金匮玉牒,没有内庭司的龙印宝册,就没有皇室子弟的身份。”

“朕和纪王叔、景琰还有长苏、霓凰妹妹都知道庭生是大哥祁王的遗腹子。”

“可庭生毕竟出生在自掖幽庭,冒用了别人之名,只怕再也不能重归于皇室。”

梅长苏知道萧景桓的顾虑,于是开解道:

“皇室宗法严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想当年,惠帝膝下无子尚且不能把遗落在民间的私生皇子带回,又何况庭生。”

“陛下和纪王爷没有跟庭生说过他的身份吧?”

“没有,王嫂和朕都不想让他带着仇恨生活着,跟他说这个干嘛!”

“那就好,庭生这个孩子性情不错,人也上进,将来必有进益。”

萧景桓不无感叹道:

“这世界上有些事情,不知道的时候很知足,可一旦知道了,反而会平添杂念和烦恼。”

“朕只希望庭生他能够安稳地度过一生,方不辜负大哥祁王的在天之灵,狱中托孤之愿。”

“要不这样吧,既然庭生进不了宗室,不如朕就收他为义子,好歹提一提他的身份。”

“就算将来做不成一代贤王,至少,也应该算是朝廷的栋梁吧。”

“陛下替庭生考虑的如此周全,长苏替庭生谢过陛下。”

梅长苏又是一番感谢。

萧景桓趁此时机建议道:

“长苏,有没有兴趣也教一教朕的那些个不成器的儿子?”

“三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

“陛下,长苏可不是什么徒弟都收的,还要经过我的一番挑选。”

“这么说,长苏你是答应了?”

“林殊哥哥不答应,陛下还能饶了他啊?”

穆霓凰替自家的林殊哥哥回答道。

萧景桓和梅长苏相视一眼,随即就哈哈大笑起来。

...

萧景桓带着小喜子从苏宅出来,就去了一趟他专门为宫羽准备的小院。

此时的宫羽已是怀孕三个月的孕妇。

怀的是萧景桓的孩子。

宫羽和萧景桓在一起,还是多亏了梅长苏和穆霓凰的助攻。

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原本萧景桓是想把宫羽接回誉王府,可宫羽跟秦隽娘一样,死活就是不愿。

萧景桓也就只好将宫羽安置在了一处小院,有侍女伺候。

他来此也是看看宫羽和她腹中的胎儿。

坏事,他肯定是做不了。

这一个多月来,一直忙着先帝的丧礼,没有顾得上宫羽和隽娘还有孩子们。

看过宫羽,又去了隽娘的小院。

秦隽娘的五个孩子如今还不知道自己的爹爹就是当今的皇帝。

也是他们的娘亲秦隽娘有意为之。

这一个多月,萧景桓没来,孩子们只是知道自家爹爹出趟远门。

萧景桓今日终是第一次光明正大地走进了秦隽娘的这个小院。

孩子们都在,一见到萧景桓推门而入,就纷纷迎了上来:

“爹爹(父亲),终于回来了!”

萧景桓抱起最小的三岁小女儿秦嬛:

“嬛嬛,想爹爹了吗?”

“想!”

“有多想?”

“幕啊,嬛嬛就这么想爹爹!”

萧景桓顿时心满意足。

这时五岁的小儿子秦思华也吵吵道:

“爹爹抱!”

秦隽娘从厨房走了出来,眼圈红红,一看就是早已思夫心切。

萧景桓放下小女儿,快步上前,一把抱住秦隽娘:

“隽娘,为夫回来了!”

秦隽娘心中的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

“回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