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吉日良辰,为即将成书的《中医抗癌进行时7——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写几句话,感慨万千。正如当红明星董宇辉所说:“能力决定下限,运气决定上限。”我实在是运气好,中人下了笨功夫,多亏当年练好了童子功,又能心无旁骛,一条路走到黑,“少小功夫老始成”,在中医抗癌这条道路上越走越顺畅。这与从2002年就开始写作、传播的《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系列丛书关系密切。因为前六本的积淀,不仅为患者及其家属增强治病信心展示了依据,也为同仁提供了参考借鉴的素材。

了解我抗癌细末和真实情况的人多了,前来求诊的患者就多了,行医时间长了,复诊患者自然多了,也就更容易积累成功案例了。尤其是我退休以后开始招收的秘传弟子,不知不觉已接近百人,他们认真学习,勤于总结,积极写作,使出书的速度更快,内容更加振奋人心。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总览前后,从当初的青涩拘谨,到如今的从容自信,尽收眼底。

我自己经方抗癌的探索实践之路——“践行仲景如登山”在这几本书上有很明显的标识,也与我的代表作——2024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抗癌临证新识》第3版遥相支持,相映成趣。从另一方面来看,弟子们的文采不仅使我教学相长,自叹弗如,这样不断地练习,也为他们日后成为名医打下了基础。名医名医,读书、看病、写文章,缺一不可。

尽管他们不一定都能成为肿瘤专家,但这种积极面对患者,拥抱社会的态度和方法无疑是有实际意义的。就像最早写《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的军医王星,这么多年已经成为心脑血管养生保健科学普及的网络红人,一样可以造福社会。古语云:“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贤。”前几日微信网友宋彬说:“你的弟子杨保社理论和实践水平高,写的文章的功力高,可以当教授。”是耶非耶,看看本书就会真相大白。

要感谢微信的普及,使中医知识的传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都广。“王三虎”公众号创办4年,粉丝量七万四千多。这为我们将中医防癌抗癌知识“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只给少数人讲还不行,要让广大群众都知道”提供了最好的平台。也使本书病例原始影像资料的查找有了着落,这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可想象的。本书内容都是公众号发表过的。需要说明的是,病历都是我手写的,本来写的字就拿不出手,门诊又太忙,顾此失彼,只求真实,难免贻笑大方。

中国中医出版社刘观涛担纲的《中医师承学堂》已经成为当今中医书籍中的响亮品牌。我的《经方人生》《经方抗癌》《中医抗癌进行时4——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王三虎经方医案·肿瘤篇》《王三虎经方医案·杂症篇》《王三虎经方医话·临证篇》《王三虎经方医话·感悟篇》幸列其中,多所畅销。即将面世的《中医抗癌进行时5——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中医抗癌进行时6——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和这本《中医抗癌进行时7——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也将砥砺前行,不负众望。

常言说人不如旧,物不如新,我40多年前在渭南中医学校的老同学,云集西安,常有交往,刘吉祥、黄琳娜、杨瑛、胡翔、郭伟民、姚锦林、史星文、樊海、吴成等,哪个不是耳熟能详,各主一方,成名成家。他们是我以前文章著作的支持者、拥趸者。本书有幸刊载原西安市莲湖区卫生局局长徐明寿同学书法题词,又有如今北京中国气象局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陈宗林同学作序,增光添彩,不亦说乎。

王三虎

2024年1月1日于西安过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