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抽空,与我见面。”
陈磊笑着与坐在他对面的亚裔男人告别。
这已经是陈磊来洛杉矶后,见过的第六位好莱坞从业者了。
他们都是田庄庄认识的人,基本上都与北影有点关系。
要么在北影上过学,然后跑到好莱坞进修。
要么是北影厂出身,在上世纪末向往漂亮国的花花世界,不远万里的来闯荡。
怎么说呢,人吧,都是会变的。
在国内的时候,人家可能还会记得田庄庄,还会念着田庄庄在圈子里的能耐。
但在好莱坞,谁认识你是华夏的谁?
特别是,对这些没有想过要回国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接连碰壁之后,陈磊决定自力更生。
他先去导演工会注册导演,又去作家工会注册会员。
这两地方注册会员,都花了陈磊不少钱。
顺带在一个信誉不错的证券公司里开了一个美股账户,等国内的股票卖了,就转一部分到美股里面来。
之后,陈磊便把自己在国内准备好的英文剧本,一份一份的上传到作家协会网,注册剧本版权。
然后,他就开始在网上找剧组的招聘信息。
与演员不同,作为剧组幕后工作者进剧组要简单一些,当然薪水也会更少。
不过,就像国内的大导演们有固定班底一样,漂亮国的大制作也有固定的合作人选。
陈磊能找的,只有一些低成本剧组。
而这些低成本剧组,又往往以恐怖电影居多。
刚好现在是9月份,十月底就是万圣节。
有不少恐怖片剧组打算在9月赶工期,然后在万圣节前后上市恐怖片的DVD。
在漂亮国,电影制作完成之后,赚钱的方法不止有上映一条路,还有一种便是DVD。
也就这地方对版权保护的很好,如果在华夏,想通过卖正版DVD挣钱,那真是能让人亏死。
等新媒体流行之后,这些低成本片又多了一条赚钱的路子,可以卖版权给视频网站。
陈磊虽然是华夏国籍,但在好莱坞像他这样的外国人太多了。
只要有一技之长,又不太过于要求薪水多少,找剧组的幕后工作简直不要太简单。
陈磊刚在工会网站上发布了一条求职信息,两三个小时候他就收到了一封面试邮件。
《活死人杀戮之夜》剧组。
陈磊在收到这个剧组邀请场务面试邮件的时候,一看电影的名字,就觉得是个烂片。
是为了蹭《活死人之夜》的名头,而制作的跟风片。
不止名字粗制滥造,就连面试也很随意。
只是问了陈磊几个专业的问题,简单交流确认英语沟通没问题之后,就定下了人选。
而且,当晚就开始上工。
就这迅速的样子,陈磊总有一种自己是农民工进城,在工地搬砖的错觉。
剧组拍摄地点,是在市区百公里外的郊外,一处农场里。
在剧组呆了几夜,陈磊听周围人闲聊八卦,才知道,原来这部电影,是这农场主人的儿子,为了圆自己的恐怖电影梦而投资拍摄的。
剧组投资差不多一百万刀乐,像导演、摄像师、道具师,甚至演员,都是这位金主外包给CAA,让这家经纪公司给负责的。
而农场主人的儿子,所要求的,只有两点,男主是他,剧本也是他的。
这听起来,像不像国内煤矿老板为了捧小蜜而投资的电影?
不过与国内那群人各种坑人相比,CAA的打包要专业很多。
至少在合同上明文写好了,制作成本控制在一百万以内,一个月内拍摄完成,保证不延误,并会尽力满足金主的要求进行拍摄。
看到剧组导演完全没有主见,金主说怎么拍,就怎么拍。
陈磊意识道,这一点都不像在拍一部电影,这只是在制作一份流水线产品。
这也许,就是陈磊来好莱坞所看到的所谓的电影工业的冰山一角。
也许是因为流水线模式拍摄电影,剧组的人从内到外,都流露出一种敷衍,不上心。
但就算是如此,剧组的拍摄速度,也在按照制片人所规定的进度执行着。
陈磊想过,为什么剧组的人都在敷衍,可拍摄的进度却不差。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陈磊在剧组里面的职务是场务,说起来比较好听,但实际上就是打杂的。
他所负责的是道具这块。
恐怖片里面,要使用的道具还是挺多的。
比如活死人们穿的衣服,片场上要被砸烂的家具,主演们要使用的斧头工具等等。
每一天开拍之前,他都要确认好当天拍摄要使用的道具是否已到达片场。
拍摄结束后,他又要与道具师一起收点道具,确认没有损坏或者遗失。
与陈磊对接的道具师,是个喜欢喝酒的白人。
整天醉醺醺的,从未见过他有清醒的时候,但奇怪的是,对方居然很少误事。
“肯,我整天见你没有清醒的时候,可你为什么就从来没出过错?”
与这位爱喝酒的白人稍稍熟悉之后,陈磊忍不住问道。
“你知道我做这行做了多久么,小子?”
肯一边清点道具,一边转头说道。
“你上次和我说过,你干这行有十九年了。”
“对,十九年。
从我入行起,每天接触的就是这些道具,进的也都是拍恐怖片的剧组。
你觉得我会出错么?”
“你就没去过别的类型片的剧组么?”
陈磊听到他的话,有些惊呆了。
“为什么要去?
我在这儿都混熟了。
只要有人要拍恐怖片,都会找我当道具师。
他们都知道,肯虽然喜欢喝酒,但是非常靠谱的人,从业十九年从未出过错。”
肯理所当然,甚至带着点自豪的说道。
陈磊原以为,肯只是一个特例。
但是,当他有意无意的像其他剧组人员询问时,发现他们都有着很长的从业经历,而且参与的几乎都是恐怖片剧组。
剧组的导演就不提了,陈磊刚入剧组就知道,这位导演入行以来一直拍的就是恐怖片,至今已有八年。
但他没有想到,这个剧组除了演员,大部分的幕后工作者居然都是资深的恐怖片从业者。
陈磊后来,又问过肯好几次,为什么不去别的类型片剧组工作。
肯一直用同样的说法回答,“为什么要去。”
但有一次,肯说了真心话,“小子,你想想,我都在恐怖片剧组待了十九年了,身边也一直是这些认识了好多年的人。
如果我去了别的类型片的剧组,那我是不是要重新去认识人,重新去接触那些新的道具?
那时候,挣的钱没有现在的多,还要受气,又不能喝酒,所以,我为什么要去?”
听完后,陈磊发现自己虽然在剧组,但实际上他是在工厂。
每一个剧组工作人员,都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每日每月每年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流水线工厂生产的产品,保证了产品的下限,让产品拥有了稳定的质量。
但同样的,也不会给人有任何的惊喜和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