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姜淑琦
- 我装假庙祝,却成真神仙
- 攒钱买华为
- 2221字
- 2024-11-12 01:22:02
至于理发匠,算他运气好,沾了孩子的光。
理发匠松了一口气,“应该的,应该的!其他地方看个骨折,哪个不是几十两银子起步。
还要再拿上几十两银子的药煎煮,贵且不说,还酸苦难咽!
朱子哥这符水,好的又快,又不遭罪,莫说是一千钱,五千钱五万钱也值得!”
朱大夫撇嘴,真要了五千钱你又不给...
妇人也觉得一千钱合适。
这可是救命钱,才一贯。
虽说也占了小半积蓄,但总比送命合适。
“仙师送朱子哥这信手礼是什么意思,送礼,一般是说要有求于人。
朱子哥医术这般高,连仙师都要送礼讨教吗。”妇人没着急回家取钱,又好奇问了一句。
“你这小柳,治好了孩子,胆子就大了,连仙师都敢编排了。”
朱大夫笑着说。
“仙师说他对世俗的医术有些好奇,想要了解了解,便要让我去黄家庄,去为他讲解一下世俗医术。
若不是好奇,以仙师的本事,什么病治不好?
符水不行,仙师也还有法术啊!
这是在我家里,你说两句,我不给你说出去。
在外边,你若是编排仙师,被人告到仙师那里去。
那可别怪人家老爷们非要宰了你,去仙师面前请功去。”
仙师为什么不找别的大夫,要找我?
说明我的医术,在这十里八乡,确实是数得着的啊!
朱大夫颇有些自得。
但也赶紧劝说妇人,莫要傻大胆,仙师也是你能编排的?
妇人也知道自己惊喜之下,有些忘形,急忙找补,“我的意思非是如此。
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仙师找朱子哥,而不找其他人。
是因为朱子哥的医术,就连仙师也要正视啊。
那朱子哥,我回家拿钱去了,你在这里等一会。”
朱千诺看着两人离开,拿出剩下的九张符篆。
细细思索之后,将其中三张珍而重之的找出盒子收纳起来,再给盒子上锁。
这种东西,要至少为自己和后人考虑考虑,留下一些。
剩下这几张,也不能给类似理发匠这种不要紧的伤病用了。
起码得是妇人孩子这种。
这次是仙师有事找他,随手赠予,等下次再有机会获得符水,就不知道该是什么时候了。
“交流医术....我这三脚猫的医术,有什么好交流的呢?”
“而且是黄老爷来的信...这里面少不得有黄老爷出的力。”
“人家为我牵桥搭线,是我欠人家的人情。”
“还得找些东西,给黄老爷送去。”
朱大夫又准备了准备。
他准备先准备充分再启程,到时候先去黄老爷家中探探口风。
再问一问,那大婚是什么流程,他需要邀请哪些人。
事关仙师,不能不重视。
...
后姜镇。
姜盛家中。
大姜老爷和小姜老爷齐聚一堂。
姜盛有些拘束的给两位老爷倒上茶水。
这屋子还是大姜老爷刚借给姜盛爷孙的,颇为宽敞,大厅中摆着两主四次六把椅子。
三家人聚在一起也不显得拥挤。
“阿盛,你不要太紧张,我们过来呢,不是因为其他事情。”
“是因为你孙女快出嫁了嘛...我们这些当兄弟的,就来看一看,问一问。
看看你家里还缺一些什么东西,还差点什么家伙。
婚事上还有些什么要求,什么流程。
你是淑琦的亲爷爷,淑琦父母走的早,我们族里边这些年也没重视,亏欠了你们爷孙。
你现在有什么要求,可以先提嘛!
这是族内欠你的!
不要不好意思。”
姜盛是个教书先生,与孩子交际比较多,和老爷们交际太少。
两个老爷都莅临寒舍,七八个奴仆站在厅堂里边,乌压压一群人,让他浑身都有些不自在。
“我家中已经不缺东西了,老爷您也别说族里亏欠这种话。
要不是大老爷您慈悲,我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吃食。
我就认识这么几个字,能进族学中教书,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全靠大老爷您当时那一句话。”
大姜老爷不悦,“唉!说的哪里话!咱们从族谱上数,那是没出五服的表兄弟啊!
胜似亲兄弟!
你跟兄弟说话,怎么能这么客气呢?
这都是兄弟我应该做的,更别说什么进族学什么我一句话。
兄弟你的本事,我还能不知道吗?
教一个小小的族中蒙学,那都是埋没了人才啊!
可惜当下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去处,你年纪也大了,不如这样。
兄弟你安心在家中养老,该发给你的薪水,还是发给你。
族内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们,我再给他们找一个年轻的先生。”
姜盛恐慌,“这是要辞退我了吗?”
大姜老爷急忙起身,“哪里话!哪里话!这是要给兄弟你养老啊!”
小姜老爷一拍桌子,说:“大哥你说话还真是拐弯抹角,不如让我来说。”
他对姜盛说:“兄弟,你孙女这婚事临近,眼看叶仙师是没有拒绝的意思。
你的苦日子到头了,以后啊,就全是好日子啦!
咱后姜镇这边,这个土地庙,那庙祝年纪大了,不想干了。
你也别从蒙学干了,又累又容易生气。
你去庙里干庙祝,姜家每年给你开五石的俸禄,外加一月百钱的薪水。
兄弟你意下如何?”
“我...这...庙祝..我没做过啊...”
“不用你做什么,你每天就在家中等着数钱就行!”小姜老爷说,“庙里有其他人主持,你就挂个名字。”
“我...这岂不是不劳而获...我...”
“哎呀兄弟!”小姜老爷头都要大了,“什么不劳而获啊!你可是有个好孙女呢!你这孙女,嫁了个好夫君啊!
你就当你孙女给你养老了呢。”
“我...这...”姜盛有些慌乱。
孙女的婚事,是他嫁到了黄家庄的妹妹给说的。
他听闻对方也是个读书人,妹妹说他文质彬彬,颇有风采。
在村里土地庙当庙祝,月俸一石,香火也盛,吃穿不愁。
姜盛也就认了。
谁知道没两天,有个胡道长来义诊,义诊的时候,带来了孙女婿的消息。
借着孙女婿的名头插队,姜盛觉得已经很狗仗人势,已经令他羞愧。
若不是唯一的孙子病重病的急,他也做不出那种事。
但好像这位孙女婿...比他想象中还要厉害一点...
这几天两位姜老爷换着法的给他拿殷勤,他一把年纪哪里见过这种势头。
镇子上说一不二的两位老爷,天天往他家里这么凑。
他是接也不敢,不接也不敢啊!
“两位老爷,有事直说便是,莫要拉扯我爷爷了。”
一道声音从厅堂后传出来,听起来清脆悦耳,是个豆蔻年华的小姑娘。
两个老爷蹭一下就立正了,恭恭敬敬的等着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