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统一配给制度

一万人!

出城迎战的将士!

在柳升带来的五千人填补空缺后,神机营加上五千营共计出动一万人的大军。

出城正面迎击敌军。

剩余在此前伤残的兵将于城内留守。

柳升敢于出城寻求敌军决战,自有其底气。

他常年执掌神机营,在整个神机营的威望很高。

加上五千生力军的加入,他手下这些适应了火器作战的精锐将士,原本就是配合神机营一起行动的北伐大营精兵。

两者之间不存在配合问题,指挥起来很顺手。

在出城之前,柳升还特地征集了大量木车,越大越好……

“若将军能取胜,我有一惊喜给将军,也给所有为我大明奋战的将士。”

柳升无言,只是点点头。

在崇祯十七年的大明衰败之际,一支朝气磅礴的大军要——

逆天而行!

大规模军事行动瞒不过人。

城中的百姓也因此,知晓了这群正在城门外列队的大军的意图——

出城迎敌!

“不可!”

这是大明朝堂君臣上下的第一反应。

勇气,在死亡的逼迫又出现在了胸口。

让他们敢于质问神鬼莫测的太子——

“敌强我弱,焉能以卵击石?!”

一张小册子。

那张小小的册子来自城内的府库。

“此乃府库的调动记录文书……”

“城中无粮!”

不少官员闻言低下头。

京畿之地屡遭灾祸,自天启年间起就没有安宁过,之后到了崇祯年间,战乱、瘟疫等等天灾人祸,狠狠踹了这个病危的巨人一脚,彻底令其无法翻身。

京城的衰败每一个人都看在眼里,可——

谁又有办法阻止。

地方的税越收越少,乱子却越来越大。

中原有天灾、辽东有外患,又要剿匪、又要抗击外敌,每年到朝廷的就那么一点银子,还不够有司分,却要内供剿匪所需,外养九边大军。

穷!

穷啊!

可大明真的穷吗?

“可城中,真无粮?”

又是一本册子。

这张小小的册子很不正规。

上面记录的是一些权贵豪族在围城期间的日常开销。

“杀鸡二十六、猪二、羊……”

这些来自守在权贵门前的大兵口述,又让一些人低下了头。

皇帝很是惊讶,宫中的用度也开始缺乏起来。

可下面的臣僚中,却有人还过着奢华的日子。

“何人?!朕想问是何人?!”

皇帝怒了。

太子却很淡定。

“大明老了……”

“二百七十六年了!”

“算起来有几个王朝能有这般长久,繁盛如唐不也仅二百八十九年国祚,该死了!该入土了!老朱家的天命该没了!!!”

在大明的京城,在大明的皇城,在奉天殿前——

一声声大逆不道的怒吼肆意回荡,却无人敢呵斥。

“你们想的没错,是该死了。”

惊!

百官震惊地看着上方的太子。

皇帝也不例外。

朱慈烺不为所动,他厌恶这些欺软怕硬的官员。

十五次的轮回,足以让他看穿这些伪君子的面目。

他们需要得到一点教训,但——

现在还不是时候。

“可我不想让大明就此入土,父皇也不想,尔等皆为明臣,一个个说起来吓人,这个国公那个侯爷,这个阁老那个宗伯,你们就不能动脑子想一想,世上谁人不眼馋尔等的富贵……”

“尔等以为自己很有能耐?屁!没了大明,你们屁都不是!”

“城外的是谁?那是一群流匪,他们进了城,你们能有好果子吃?!”

“甚至不需要他们进城,百姓无粮则为流民,内城百姓何以忘记,他们腹中无食,尔等大快朵颐,你们说接下来会如何?!”

朱慈烺长吐出一口浊气,将心中的不满尽数发泄后,转身对皇帝一拜——

“父皇,儿臣有君前失仪之罪,但请念在形势危急,可否留日后再责罚。”

皇帝大手一挥——

“准奏。”

“儿臣还有一请,请求将宫中一应粮食器具集中统一调度,并优先供给军需。”

皇帝大手又是一挥—

“准奏。”

宫中粮食都拿出来,这是一个榜样更是一个借口。

百官不蠢,能爬到这个位置的都是聪明人,尽管他们的聪明头脑很多用错了地方。

但——

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是改朝换代之惊变。

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不下去,新朝的权贵怎么上来。

若非形势太差,谁……谁又愿意背个贰臣贼子的名号——

遗臭万年。

一个人站了出来。

在百官惊诧中,成国公朱纯臣率先出列。

气氛骤然紧张。

百官悄悄打量着太子。

谁也不知道,这个自称有天命,拥有神鬼莫测手段的太子。

在被他们反对后,会有何等滔天怒火。

在紧张的气氛中,朱纯臣开口了。

他上前跪请:“臣愿将府中存粮一并献出,由太子殿下集中统一调度。”

百官面面相觑。

随后,英国公、定国公等等勋贵接连出列。

一众勋贵所奏,全部出人意料。

无一人反对太子,全是拥护。

在百官惊诧中,当朝首辅出列。

“臣东阁大学士魏藻德附议!”

反应慢一拍的人暗骂一声“不妙”后。

连忙上前——

“臣附议!”

“臣附议!”

……

朱慈烺松了一口气,不得不感慨这些家伙的膝盖还真是软

白费他他做好的两手准备。

若是搞定带头勋戚、官员的情况下还不行的话,他也只好让他们见识什么叫太子的怒火。

硬有硬的好处,政策执行起来更干脆、利落,却难免落人口实。

这也就是看在现在在位的是崇祯皇帝。

若是永乐皇帝……

那下面这些人大部分估计就不是跪在奉天殿前了。

权力无形,存在于人类每一个生产环节。

在孤城中,掌握分配物资的人,就掌握了权力。

大战一触即发。

对于守城一方而言,实行统一的配给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事。

趁着兵锋正盛,彻底掌控全城是必要的。

一旦败了,再想收权就难了。

未虑胜,先虑败。

不是他不信任柳升和神机营。

相反,他很有信心。

他甚至在研究以后的政策——

没错!

他在研究赢了之后该怎么为大明续命!

统一配给制度是什么?

是集权!

他曾在某一次轮回中,成功验证了的制度。

权力集中起来后,这些人再想拿回去就难了。

权力是一种不断滋生的无形之物。

大明皇权早已被下面的豪族、权贵侵蚀的千疮百孔,空有一张谁也使唤不了的天子名头又有何用。

在十五次轮回中,他早就受够了做个提线木偶的滋味。

他要一点,一点——

一点点收回权力!

不起眼的、临时性的小小权力。

待以时日,足以撬动整个天下!